为什么铁矿石期货能掌握定价权(为什么铁矿石期货能掌握定价权呢)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铁矿石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单是铁矿石这一项产业,就几乎占了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7%。而中国偏偏又是对此需求最为紧张的国家之一,超过68%的铁矿石需要从国外进口。看中这一巨大商机的澳大利亚,不仅依仗着该国的出口优势狠赚了好几把中国的钱财,还总想挑起一些国际争端打压中国。如今中国终于忍无可忍,放了个“大招”,澳大利亚再也嚣张不起来了!

而且价格方面,周二(3月6日)商品市场延续弱势,多数飘绿。铁矿石跌近2%。铁矿石近日一再下跌。唐山出台的非采暖季限产方案,及3月两会期间对环保的要求均将对铁矿需求有一定影响,而市场关注的港口库存已接近1.6亿吨,特别是高品矿库存量,持续增加了三个月,所以高品矿供需偏紧的情况将会得以改善,结构性问题对矿价的影响也将弱于前期。因此对铁矿自身而言,其在3月份受补库影响虽存在走强动力,但向上空间预计有限。

其实从2017年开始,全球呼吁铁矿石国际化的声音越发响亮,这就是天时;中国是铁矿石进口大国又有高流动性的期货市场,这是地利;再加上各国交易商的积极态度凑齐了人和的要素,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已是定局。一旦顺利推行,中国自然是最大的赢家,不仅可以彻底粉碎普氏指数操控铁矿石价格的阴谋,掌握定价权,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形式也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增加外汇储备。

从2010年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与国内部分钢厂达成铁矿石短期合同定价协议,定价方式由年度定价逐渐向季度定价、月度定价和即期定价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力拓等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主要的参照标准是普氏指数,因此使得普氏指数成为了钢铁业内约定俗成的铁矿石定价“标杆”。

但是需要知道一个事实是,从近日,钢铁业内流传的《一位钢铁行业的普通从业者致领导的信》中质疑,有境外资本利用普氏MOC现货平台规则漏洞,其操作手法,就是通过不断在普氏MOC平台上买入装期较近的铁矿石PB粉,在无任何对手盘回应的情况下,连续买入,利用平台规则漏洞,不断抬高价格,从而达到操纵普氏指数的目的。普氏指数的算法则是算数平均价,不考虑成交量,无论成交量是一船还是十船,都会出一个指数。这样在行情不好、成交量少的时候就容易被钻空子,一船报高价,整个指数就会被抬高。

而就是靠着这个骗局,在铁矿石市场定价权方面,包括澳大利亚、巴西、英国等国外四大矿山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虽然是进口大国,但一直没有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

而且这次中国言出必行,说道做到,2018年3月5日,大商所就在大连举行“会员单位驻连机构负责人及业务人员铁矿石国际化业务培训会”,就铁矿石国际化规则及业务流程对会员单位驻连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介绍,并就相关规则实施后新老客户参与安排事宜进行了提示。会员单位驻连机构负责人及业务人员14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