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红马车》的惊心剧情
第一部分:创作背景
一九二九年,曾经的国民政府副主席徐树铮发起了一次“抢座戏”活动,旨在将文艺融入到国民党的纳贡政策中去,利用文艺宣传加强统治力,可谓名副其实的“政治文艺”。为此,徐树铮聘请了新文艺协会的几位著名剧作家,编写了《浴血红马车》这部开篇大戏。
第二部分:剧情梗概
该剧分为三幕,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第一幕《红马车》描绘了当时盛行的冤狱迫害,沙地劫匪高兵士被抓进牢里,为给自己洗脱罪名只能靠缘份,最终得以出狱。第二幕《暗夜物语》则是一出家庭悲剧,妻子为救母上吊身亡,丈夫沉浸在悲痛之中,却又发现自己只是被人陷害成为了凶手。第三幕《水上花》描述了农民革命的历程,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徐志摩虽然身世低下却深受百姓拥戴,到了农村却意外陷入斗争,最终牺牲于斗争现场。
第三部分:反响与评价
《浴血红马车》的推出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该剧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上的鼓舞,成为国民党政府实行“文化统战”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该剧在艺术上被批评为“政治剧”,情节过于离奇,人物塑造面貌化,造假成分居多,缺乏真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浴血红马车》标志着中国大陆话剧的起步,为后来大陆话剧作品的繁荣搭建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