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大戏是指什么(什么叫唱大戏)

写戏字

  解放前,写戏字的风俗,在汉中各地都很流行。啥叫写戏?就是某地方或某庙会,邀请戏剧班社去演出,或是班社的写班长(班社里专管联系演出的)到某地去联系演出,皆称为写戏。在双方同意商讨,谈妥条件后,再请人写一张契约(如现在双方写的合同)叫写戏字或叫立戏字。至今群众仍习惯地把请剧团来村里演出叫写戏。

  戏字的写法、用法都很特殊。例:“戏字,某地××庙会,写××班唱大戏三天,自×月×日至×月×日,按会首所点剧目唱”。有“天明戏”(即中戏晚上唱至次日天明。若不写天明戏,那就按常规演出,每天上午和晚上各演一大本戏,下午四个折戏。)该班必须有×××、×××等把式为主。戏资(即演出费)计大米二石五斗(按市价付款),另加灯油三罐(约10市斤为一罐),猪肉30斤。如有戏中需要之松香、黄表等,均由庙会供给。双方议就,立字为凭。(双方签字划押)×年×月×日立字。

  戏字只写一张,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它的剪法很讲究,如演出地点、时间、主要演员部分,由庙会收存。有关戏资、灯油、大肉及其它用物部分,由班社收存。到演出结束之后,双方对戏字交款。如有一方违约,还要商讨解决。

打闹台与开场戏

  汉调桄桄和二簧班社,过去都有打闹台和开场戏的风俗。打闹台就是在每场戏开始前,招呼观人和催促演员上台化妆的信号。打闹台是武场(打击乐队)的事,全用击乐器(如鼓、勾锣、铙、马锣、小锣),其打法很多,技艺讲究。通常用的有《老一声号》、《报春乐》、《十样锦》等等(击乐名称)。号者,即信号之意。凡带有号字的闹合,击乐中必加进喇叭(群众称为二马驹)。打闹台,不但是聚集观众和催促演员的信号,而且也是对台戏中一个比赛项目。

  开场戏,就是在闹台之后,扮一须生,头戴乌纱,身穿官衣上场,先说两句登口诗;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诗罢坐中场,很缓慢地说、唱一些无固定事件,与本场戏并无关连的唱词或诗句。如唱一段慢板:“前三皇后五帝年代久远,有尧汤并舜禹福大理宽……”顺朝代往下唱。这开场戏可长可短。一旦后台演员化妆好,开场戏即可结束,本场正戏遂之开演。

神  戏

  汉中各地,过去的会戏上都有个唱神戏的风俗。所谓神戏,就是专给神唱的戏。它分为大神戏和小神戏两种。

  小神戏均在清晨演出,是配合庙会会首清晨焚香敬神用的。没有故事情节(指戏),一般只扮“福、禄、寿”三星和两个神童(侍从)。三星执笏上场至台口说诗:“金光照四海,红花遍地开,山岳一声响,三仙出洞来”。然后报福、禄、寿三星名。说此地善男信女虔诚善良,理应降福于民。并命仙童向下界抛撒金钱,仙童作撒金钱动作。三星向下星望后说: “金钱已撒满地,要回禀神王”。言罢下场。一个戏只有三、五分钟即结束。(只有中戏的清晨演)。

  大神戏,皆在正会的晚台演出。剧目为大本戏。如《八仙过海》、《蟠桃大会》、《嫦娥奔月》等。剧中人物全是神仙。整个演出,只用锣鼓、唢呐、笛子伴奏各种曲牌,剧中人物全用念诗曲的形式表达剧情(不用弦乐、唱腔)。神仙们个个手掌(或提)一盏彩灯。如天王李靖手托玲珑宝塔灯,观音大士手掌净水瓶灯,嫦娥提玉兔灯,铁拐李背着葫芦灯等。整个舞台上轻雾缭绕,光亮熠熠,舞姿袅袅,五彩缤纷。使戏曲艺术与工艺美术合为一体。

  但这种演出,耗资较大,演员、乐队的表演和演奏的乐曲极为复杂,要求很高,故很少演出。汉中自1939年桄桄戏兆庆班在洋县智果寺晒经会上演出后,再未见其他地方演过。俗称为“大拜神”戏。

提 官 戏

提官戏,是汉中人民的一个口头语。它有两个含意:一是比喻抓了官差,自己该做的事做不成了(或是快要成功的事,被抢走了关键的人或设备)。这个词出自旧社会的戏剧班社,后为人民群众所用。二是真有其事,戏班被官府强制性的抓去演出。 

建国前,在汉中各县(包括汉中府),每年都要调集本地的各专业戏班到县城演出一次,如果外地班社在本县内演出亦可调集,被召集者必须按时到,否则以后就不准你在其县境内演出。如南郑县正月初九的天爷会,勉县三月初三的丰都会,洋县的八月初二等会。这种演出,群众称为官戏。有的班社,正给某地方演出,接通知就得停下来,否则官府会派人来提走大锣,使你演不成(还要带走领班长,迫使你去演官戏),这种事群众亦称为提官戏。

  官戏者,即为官府唱戏。不但是不讲钱(演出费),只管吃饭;而且演出条件非常苛刻。如调有张、王、李三家戏班,却只有一个舞台(也有两台对唱),让班社都住下来挨次演出。规定每班一日一夜(即二十四小时)内,必须唱完八本三折戏,时间不许提前,也不许推后。剧目由官府点齐后,用红纸写明公布于台口。舞台对面,还搭一观戏台,政府派专人监视。如果发现一日一夜唱不完规定的剧目或截戏等现象,还要加罚一日一夜戏。前边的演出有延误,排在后边的只有往下等待。稍有不妥,便要提锣、封箱、抓人(常将领班长或主要演员捆在台口示众)。戏剧艺人在旧社会,被视为下九流,社会地位低贱,生活极度困苦,人身自由,处处受侵害。

  自新中国成立后,戏剧艺术及文化事业,被称为上层建筑,文艺工作者被誉为人民灵魂工程师。戏剧演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生活有了保障,使传统的戏剧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提官戏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

打 加 官

  打加官,原是乡间会戏第二天(即正会时)一些善男信女给神还愿的戏;后来戏班在赴堂会,赶庙会,或演出卖戏(即售票演出)时,也给当地的地头蛇和显贵们打加官;久之便形成一种习俗。同时,这也是旧时演员们向地头蛇和显贵们讨要尝钱的手段。

  打加官是一出独角、独场的哑剧。打加官分男女两种,化妆不同,内容却一样。

  男加官:只用一个演员扮天官。身穿红色蟒袍,头戴金翅雕相帽,戴白面微须假面具,手执牙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

  女加官:头戴凤冠,身穿霞披,手执笏板,不戴面具,扮正旦。称女天官。

  加官出场踱着慢步(小锣、鼓点送)男加官显出尔雅温文的大员风度,女加官现出娉婷端正的贵妇姿态。当加官出场表演时,外场员(解放后改称捡场,不化妆)站在舞台口,面向观众,双手展开捷报一 幅用绸锻做成的约二尺长,一尺宽,上有四个楷体竖行的大字;男加官用天官赐福;女加官用万福来朝。两个捷报不能错用。

  天官上场,不说不唱。绕场一周,便向捷报用笏一指;外场即高声喊道:“某某长升官,赏钱若干元!”女加官表演时,外场就报“××长太太万福,赏钱若干元!”外场报赏钱时历来都有赏一报十的习俗,这一则颂扬赏钱者大方,二则表示戏唱得好。打加官可连续进行(如台下有数位官长和太太,可挨次打加官),台下红纸封钱的赏包,便纷纷飞上舞台,外场依据赏包上的官街报赏。

  据说,打加官是借古讽今。加官是指五代时的冯道,他朝秦暮楚地历事梁、唐、晋、汉周五代十君为宰相。朝代改换一次,他的禄位高升一级。这本是厚颜无耻,他却以为光荣,自号长乐老。舞台上演加官戴面具,正是形容他厚脸皮,没气节的特征。

对 台 戏

  对台戏,即同时两个班社在同一地点,同时演出的戏(多在一个场地上,两个舞台口相对搭看)。这种演出,多为一些大庙会上同时写两班戏,让其竞争。两班演出,犹如两军对垒,比剧目,比演员,比演技,赛行头(即服饰、导具)。若哪个班把式多(名艺人),对演得好,台下观众就多,同时会上或观众就会给班社挂红(一截红绸子)于台口,并燃放鞭炮,提高这班子的荣誉,同时也会提高班社的威望。

  过去,除一些大庙会(如各地的天爷会、城隍会)上唱对台戏,有些有声望的乡绅、财主为显示其威望和财力,也有同时写两班戏唱对台的。如洋县东韩村的刘继德,他每年过生日都是两班戏唱对台(在他家大门外的广场两端搭两个舞台)三天,待客三天。

  对台戏,也有三个班社对垒的,也有大戏和小戏(木偶)唱对台的。如洋县、城固一些乡间庙会上,喜欢请一个大戏班和一个木偶班唱对台。像城固县蔡寿山木偶班和洋县孝友家木偶班经常和大戏班唱对台。因这两个有名的木偶班唱家多,签子耍的好,经常在对台时形成“大戏班无人看,小戏台下挤出汗”的景象。

堂 会 戏

  堂会戏,即在庭堂里演戏。这是旧社会一些官吏、豪绅、军阀、富户人家祝寿、婚嫁、乔迁、修建、婴儿满月或迎宾、饯行等喜庆之时,邀请戏班子在私人住宅(多在客庭、堂屋里)进行的演出。剧目内容多是祝贺升官发财、长寿多福、富贵美满、吉祥如意等。如《大升官》、《满床笏》、《五福堂》、《锦绣图》等。

  有些官吏、军官、恶霸、豪绅,他们以权势欺压人,也可随时派人去叫班子里某几个演员到家里给他一人唱堂会。或看上某女演员,借唱堂会之机霸占其身。如1948年秋的一个夜晚,因原国民党驻汉中的航空第八总站站长马桂芳(有名的色鬼)叫堂会,逼得秦腔青年演员(后为陕西名家)孟遏云连夜离汉中逃回西安。当然,许多人叫“堂会”戏是为了热闹、喜庆,或是迎宾、谢客。班子里唱堂会戏也可得些尝钱。像1921年,京剧名家高小楼曾去城固上元观为衡寡母祝寿唱堂会,戏完后衡寡母为戏班子添置一些箱幛和一百个银洋的赏赐。民国29年秋(1940年),汉中化民社赵化俗、雷化文、刘化鹏等也曾在陕南警备司令部,为蒋经国唱堂会戏。

庙 会 戏

  有庙会就有戏,这是汉中人的习俗。汉中地区庙宇殿堂较多,一年四季皆有神诞圣日,逢会必演戏祝贺,以祈求神灵保佑地方风调雨顺、物阜民康。演戏,方显得对神的虔诚,庙会的红火。因之,会前庙会主持人就要据其庙会时间,提前写(请)戏,规定时间、剧目、主要演员及演出报酬。会期一般都是三天,加上一些会有诵经、社火等,非常热闹。

  像各地的天爷会、东岳会、关帝会、财神会、丰都会、观音会、龙王会、土地会等,都要唱三天戏。

撵 台 戏

  撵台戏,多在一些大豪绅、大财主祝寿或官员升迁的庆贺时才演。所谓撵台,就是主家同时请两家戏(两个戏班),搭两个戏台唱对台戏时(也有只搭一个戏台,两班戏轮流唱);中戏这天,让两个班子各出一本戏,在一个戏台上同时演出——即甲班演完本戏的每场停下,乙班又演本班所演本戏的第一场。两班一场一场套着演,皆由第一场演至末尾方止。

  这种戏,要求甲、乙两班所演的剧目长短相似,故事结构及剧中人物、服饰、化妆相仿。如甲班演《春秋配》,乙班便演《蝴蝶媒》:两个戏都是黑大净、青衣、文生、丑角等人物。看起来相似(脸谱、服饰等),但剧情不一样。这主要是演员比演技,比唱功;乐师赛乐理,赛伴奏技巧的热烈会演。例如洋县城过去的八月三大会,洋县谢村刘继德每年过生日都唱撵台戏。 

天明戏与连台戏

  天明戏、即“中戏”的晚台戏,开演之后不许停,一直要演到第二天的天明日出为止。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论台下有无观众。这在写戏字时都要写上,一般都要两本两折天才明。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南郑县新集镇的观众仍喜观看天明戏,剧团售票演出时亦是如此。

  连台戏,这里说的不是以剧情连贯的剧本(或数十本)的连台戏,而是指三天内日夜演出不停,群众叫“挂锣不提锣”的戏。这种戏,多出于干旱祈雨时,或是豪绅恶霸对戏班的惩罚时。建国后,这种恶习已完全消失。

大 反 串

  过去,在农历腊月三十日晚上,戏剧班社里有反串演出的习俗(群众也有观赏的习俗和爱好)。每当除夕之夜,或为村镇上的绅士、富户邀请,或为班社演员与当地群众联欢,城市里,班社在剧院售票(提前出海报)预售除夕戏票演出。

大反串戏演出与平日不同,演员之间要打破行当界限,一改平常面貌;原来演小生的改演旦角或净、丑;演旦行的改演小生、须生;演净角的改演老旦、老生、丑等。故称为大反串。这样的演出很风趣,很热闹,引得台上台下一片欢笑;能起到欢娱群众和演职人员自娱——除夕晚会的作用。过去很受群众欢迎。  

打台 扫台 踩台

  打台,是一个地方在新春的会戏上,或是为祈雨(驱旱魔)、禳灾(驱虫害、病疫等)之时,在演出的头一天清晨,由大净(有名的)演员扮红灵官,在锣鼓鞭炮声中登场念诗。如:“头戴七星宝金冠,云里显圣露金砖;南天门上吾大坐,金花财神王灵官”。说罢诗,坐高台(台中的方桌上加椅子)。念韵白。其内容是:说此方有灾难,特奉神王旨意前来驱邪除魔,降福人间等及一些吉祥词语和祝愿。并打五雷碗,即在戏台的四方及中央甩碎五个大碗。并念道:“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三星高照,四打四方平安,五打五谷丰登”。然后杀鸡(一只公鸡)洒血祭神(有的是灵官用嘴咬断鸡脖子)结束。

  扫台是在会戏的第三天晚上戏完之后演出的。扫台戏简单,仍由大净扮黑灵官登台。亮相、扫视四方后说几句吉祥平安的话,烧些黄表纸,放鞭炮结束。

  踩台是新修乐楼或某地新建剧院(舞台完工后,都要邀请戏剧班社去踩台)。据说,新建了乐楼(舞台),恐有碍当方某些鬼神,怕日后遭灾祸。踩台可安抚鬼神,祈福人民,免灾免祸,一方平安。所以,在第一次使用乐楼(舞台)时,必先踩台。

  踩台是由班社名净扮红灵官,也有扮红、黑二灵官的。其形成与打台和扫台相似。地方上除要给班社和扮灵官的演员重赏外,踩台祭祀用的猪头、羊头、雄鸡等供食品都归戏班里享用,其他任何人皆无福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