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敏为什么辞职(刘成敏哪里人)

“人红是非多”,像在BAT这样的超级明星公司身居要职的人,稍有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一时话题。

近几天,百度“二把手”陆奇要离职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鼻子有眼,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眼球,直到百度方面回应称“假的”,才逐渐平息。

听闻陆奇这场掀起小波浪的“离职闹剧”,笔者不禁想起多年前从腾讯“退休”的刘成敏,这位在腾讯工作10年的腾讯无线业务“掌门人”,在宣布退休计划时遭遇了诸多质疑,一度被描绘成“大公司政治的牺牲者”,甚至有人将他领导的部门与微信对立起来,一时间掀起了不少的浪花。

如今时过境迁,与其深究其中的“是非功过”,不如重温他这个人和所走过的路,也许能从中有所“得着”。

从华为来的“营销渠道高手”

2003年,一个叫刘成敏的小伙子前来腾讯报到,他是腾讯耗费大力气从华为挖来的,谁也没有预料到他日后会成为腾讯上市的功臣。

从关外的华为跑到关内的腾讯,只是从地理位置上“飞跃”了一大步,那时候的腾讯远没有如今光鲜亮丽,还只是一家百来号人而前途未卜的初创公司,专门喜欢从华为、中兴这样的大公司挖人。

刘成敏就是那时候被腾讯“盯上”的,其实跳槽的过程很痛苦。一方面,连实习带工作在华为干了6年,各方面合作都很愉快,对华为有很深的感情;另一方面,他确实在华为干得不错,担任华为驻深圳办事处总经理,一手创办了深圳的短信网关,虽然谈不上平步青云,至少是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关键时刻,理智最终战胜了个人情感,还是选择了腾讯,因为他深信互联网大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产业更需要人。

如果说刘成敏是看上互联网的未来而押注腾讯,那么,腾讯看上刘成敏什么呢?众所周知,腾讯以产品著称,技术基因很强,几位创始人中只有曾李青是以市场营销见长的,被称为“市场奇才”,因此腾讯相对缺市场营销能力强的人。

而刘成敏尽管是机械学硕士毕业,又来自技术同样强大的华为,但实际上他在华为所处的部门是营销部,很懂营销。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正值SP(电信增值服务)当红,他与电信运营商关系很好,这非常符合腾讯的业务需求。

因此,掌握运营商资源的刘成敏,一进入腾讯就在曾李青下担任电信事业部总经理。果不其然,腾讯SP业务在他的带领下,很快成为为腾讯贡献最多收入的板块。

2004年4月,腾讯在香港挂牌上市时,收入的90%都来自于SP业务,可以说,刘成敏是腾讯上市的功臣最大功臣之一。

沸沸扬扬的“退休”风波

随后的几年,刘成敏凭借不俗的营销能力,在腾讯大放异彩。

当2006年SP时代谢幕,而移动互联网还没热起来时,刘成敏再次肩负重任,从SP业务转型,负责无线业务的开发和运营,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探路。

当时他提出“有线无线一体化”,提出把全部产品都无线化,这得到高层的高度认同。其实,从当时的实际情形看来,在移动互联网还看不到热钱的关口就下注,其实无异于一场赌博。

QQ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PC端用户,要发展移动端业务必然需要PC端用户的配合,可是其他普遍业务部门对做移动业务并不太积极。无奈之下,刘成敏决定死磕到底,带着团队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死磕,终于拿了下来。

在一点一滴死磕到底的坚持下,腾讯无线业务发展迅猛,手机QQ和腾讯手机这两个无线端的经典产品,就是在这时打造的。

2007年,腾讯移动增值业务(SP)收入突破8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这又是他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成为他在腾讯的职业生涯中最得意的时刻。

随着移动运营商3G牌照发放,移动互联网的前景进一步明确。刘成敏加快布局脚步,提出“快比什么都重要”,继续推行“有线无线一体化”,打造了手机QQ浏览器,手机管家和应用宝这些重要的流量入口。

可是移动互联网节奏太快了,成败往往在一瞬间。2011年,微信的推出打乱了刘成敏的步伐,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样了。

微信陆续推出语音、“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后,立即火爆,用户数激增。在微信势如破竹的打压之下,手机QQ、微博、客户端等一系列产品惨遭冷落,如此一来就无可避免地波及到刘成敏。

据坊间流传,刘成敏曾在高层会议上公开反对开发微信,还曾经给张小龙打电话,希望他停止更新微信版本——这些传闻后来被他一一否认。

终于在2013年的新春,在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分拆与调整之际,突然传来刘成敏离职的消息,有人爆料说他已经4-5个月没有正经出现在公司里上班,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急流勇退,有人说是败下阵来黯然离场,也有阴谋论。不过从刘成敏本人和马化腾发的内部信来看,都提到“退休”一词,至于是不是真相,无从而知,但唯一肯定的是明面上看起来是好聚好散。

“奇怪”的投资理论

这场沸沸扬扬的“退休”,终于也在喧嚣声中落幕。

很多人说刘成敏不懂技术只懂营销,腾讯内部人士评价他说,“Tel(刘成敏英文名)是特别有营销思维的人,他对市场的把握和敏锐度很好。”其实对于这一点,他本人也没有否认过,曾经表示自己主要工作是动嘴而不是动手。

腾讯十年,嘴上功夫了得的刘成敏贡献了很多“金句”,比如“忍的越久,高潮来的越快”、“快比什么都重要”、“太阳总有一天会照在你家门口”,可以说是非常符合心灵鸡汤领袖的要求了。

“创而优则投”,除了日常经营自己的酒庄,有华为、腾讯等大公司背景的刘成敏,离职后自然而然走上了投资人的道路。他和曾李青一起,成为单飞企鹅俱乐部的投资人。“我们俩投资这个组织主要都是为了看项目方便。”刘成敏说。

当然了,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腾讯系自然成为他们的投资对象。不过相比曾李青的“非腾讯人不投”,刘成敏的投资逻辑显得更有特色。首先,他对互联网有审美疲劳,因此有意避开反而投了很多不懂的领域;其次,创业团队拿不拿工资成为他投不投的关键,基本逻辑是如果创始人家庭条件不错,又拿着投资人的钱给自己发工资,基本没戏,他觉得“这就是在测试人,因为创业如果为了钱,你就别创业。不能天使轮、A轮就花投资人的钱。”

尽管有点“苛刻”,可是也投了不少项目,目前专注于两家机构——国内的追远创投和国外的F50。

关于投资人的角色,刘成敏曾说过一段很有趣的话,“2014年底,我抱怨这市场好贵,从腾讯出来以后很郁闷,有钱也得不到尊重,拿钱投不着什么好项目,天天求人,过去没钱拼命的赚钱,现在有钱了又变成了孙子了,每一步都赶不上,很痛苦。”

来源:电商报

作者: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