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到三汇多少公里(三汇到合川有多少公里)

合川区三汇镇老龙村,襄渝铁路立交下,一条沿山而上的公路,行车十分钟,或者步行30余分钟,在公路边就能看到一片特别吸引眼球的石林,当地人也叫三汇石林。由于尚未开发,而且位置过于偏僻,鲜有人知三汇石林的存在。

山脚下到三汇石林的垂直距离不过是300米,公路也不过3公里的路程,行车也要十多分钟,步行超过半个小时。上路之所以这么费劲,无非就是公路陡坡斜度过大,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即便是位于公路边但很少有人知道的原因。

少有人领略过三汇石林的风采,更加显得它的神秘,少有人知更加显得它的俊美。一片不足200平方米的石林,怪异特色的小石山犹如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小路穿插于石林间,好比是走进迷宫,稍有不注意都有被围困在石林里的可能。

小山看似惜惜相连但却是相互独立,形状如飞禽走兽,更像是人物耸立,直冲至天。各小山体几乎是陡壁陡峭,顶端尖芒毕露,像一把长矛或者利剑直立冲天,如此怪异天然景象,虽不说天下少有,但在整个重庆绝对是少有。

远处看一个不显眼的天桥,本以为是小而细的天工之作,没曾想攀爬至入才得知它可人行通过。只不过沿途过于艰险,若不是身手敏捷,灵躯轻巧,还真难登上小天桥,感受它的独到之美。

行走在石林间的小道上,犹如穿梭于迷宫,但脚下之路却是尖锐刺脚底,鞋底不够厚的可能都刺伤到脚板肉。只不过石林内的风景过于迷人,过于陶醉石林里的意境而忘记了所带来的艰险所困扰。对美景的痴迷,真的能够让人忘乎所以地孜孜不倦,哪怕是历经千辛万苦。

每一座小山独立而尖拔,距离地面看似不高,想着至登顶端观览远处,却没有一座可以攀登的小山。当然如果想欲穷千里目的,也只有专业登山者带着专用登山用具才能直登山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只能醉眼瞪看石林。

虽说不能直登山顶,石林所处的位置不低,所到的每一处悬崖,都能感觉到开门见山的感觉。每钻出一道门,都能看到山脚下的任何一个地方,包括不远处的三汇镇全貌。

先人把山字的定型,或许跟自然形状有关,这三座小山所处的位置,就能很抽象地联想到山字的内在含义。山之所以叫山,之所以写成山,或许山在山中形成山,人在山中又未知山,人与山之间相互矛盾但又相互关联,疑惑的是人知山山却未知人,山却能陶醉人。如此高的有很愚钝的写作,不知用人类最低的智商能否看得懂,但本人陶醉于此石林而不能自拔。

说起石林,大多数人都会想起恩施梭布垭石林,杭州千岛湖石林,昆明石林。殊不知在重庆也有石林,只不过它目前还未开发利用而鲜有人知,位置的偏远和交通的闭塞更是难以开发和利用而让人难以靠近它,更是对它闻所未闻。

三汇石林,没有被人为破坏,也没有被商业开发利用,有的只是一身淳朴的天然景色,还有华丽而低调的外表。喜欢游山玩水的朋友,说对它不感兴趣可能是不为内心所愿,不知道它的存在而未曾染指那才是真。以前不知道三汇石林的存在没关系,当你看到这篇文稿的时候,对于三汇石林也就不再陌生了。

独立于石林之外的小山体,看似一只螃蟹锨,可能是很久没有吃螃蟹的缘故,在以物体为参照物的情况之下,忽然想起要猛吃一顿螃蟹的冲动。人类之所以称之为高级腐乳动物,就在于它有极高的深奥思维,看到什么都能联想到另外的意境。好比如三汇石林一样,对于去过的人,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说出它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天然景观,但是碰上一个喜欢卖弄文笔的自己,却能把它吹上天,这可昧着多大良心才写出这么没有水平的文章。不管怎么吹,三汇石林确实存在,而且它真的很美。

三汇石林目前尚未开发,虽说公路直达,但公路陡坡斜度过大,弯道又多行车的朋友注意安全。最佳出行方式是摩旅,可从110国道直冲目的地,再往山上骑行至金刀峡或者柳荫镇返回。条件和体能允许的,可蹬山地车从金刀峡顺着公路走三园桥,桃子垭,梅子垭至三汇石林,再顺着公路下山顺着公路返回,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