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00什么意思(123100什么意思)


夏代,安康属于梁州;商、周时期,为庸国的封地,称为“上庸”;春秋战国时期为秦、楚、巴反复争夺之地。秦时,在此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西城。汉沿袭秦制,除西城县外,在此设长阳、长利、洵阳、钖县4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将汉中郡治迁至南郑县;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魏攻占汉中,分郡之东(即今安康地区)为西城郡。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隶属荆州,辖7县。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将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安康县,现汉滨区】 乾隆三十七、八年以后,四川、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粮食歉收处贫民逐日迁来陕南开荒,人口骤增。至嘉庆中期,各省流民陆续进入陕南,百余年延续不断,形成“无土不垦”局面。清政府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对多生育者赏给米布,鼓励人口增殖。乾隆三十七年(1772),安康县有129583人,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金州仅有人口24100人相比,174年间人口增加10万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嘉庆九年(1804),安康县人口增至203579人,32年间人口增加73996人,增长快的原因是外省籍人口迁入。摘自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安康县志》

【汉阴县】 顺治、康熙年间两次强行迁海,福建、广东、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濒海居民陆续迁入内地,外省流民纷纷进入陕南各县“圈地占产”“插标为界”,不几年,汉阴县便成为各地移民杂居之处,县城内有江西、湖南、湖北、川陕、江南5个会馆,专供同乡聚会之用。“至雍正四年,邑令进士大树王公招抚湖民耕垦,田地日渐开辟”(乾隆《汉阴县志》)。“乾隆二十年,湖广流民大量来县垦荒耘地”(民国《汉阴县志》)。由于各地移民纷纷流入,汉阴县人口有了新的发展。嘉庆二十二年(1817),全县18900户、121600人,道光三年(1823),人口增至123300人。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汉阴县志》

【石泉县】 明末清初,石泉“七经兵燹,叠经杀掳”。52年间,亡、逃人口4万人有余。康熙二十六年(1687),仅存551户,2098人。乾隆三十七、八年间(1772—1773),川、鄂、赣、皖、豫等省穷民来陕南垦荒,使石泉县人口骤增数倍。虽屡遭严重旱涝灾害,例如道光十二年(1832),“阴雨伤稼,大凶,人相食”(民国《石泉县志》),人口仍增长较快。乾隆四十八年(1783),石泉域界改动,分出五郎关置宁陕厅。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统计,城内尚有5295户,29794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达11657户、74103人。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石泉县志》

【平利县】 清代乾隆、嘉庆期间,各省流民成批迁入平利,据有关家谱、墓碑和高龄老人口述资料,平利县湖广籍人口多是清代乾隆时期迁入,其中湖北籍人口主要在嘉庆年间迁入,广东、江西、安徽人亦相继而至。清末及民国初年,四川、河南、陕西关中及平利周围邻县人口接踵而入。因此平利县90%以上户口的先辈都是外省籍移民。灞河流域周、罗、袁、洪、余、曹等户都是湖南人,王、张、武、饶等户都是湖北人,均为清代乾隆、嘉庆时期迁入。明末平利县(含镇坪县)人口仅110户1177人;清顺治年间,县人口减至近有161丁;乾隆十九年(1754)编查户口,全县“合营兵及侨居寄籍之家,共2318户,男妇大小8509 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增至69070 人(男37834人、女31236);嘉庆十七年(1812)达28174户、148099人,是清代及其以前人口鼎盛时期。摘自三秦出版社1995 年版《平利县志》

【镇坪县】 乾隆六年(1741),陕西巡抚实行招垦政策,对“民人割漆、砍竹,采取构皮、木耳等项,听其自便,地方官不得强令垦种,亦不得以现获微利,勒报升科”。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籍人民纷纷迁入镇坪县垦荒养殖,江西药农、药商接踵沓至。道光四年(1824),陕西巡抚卢坤在给朝廷的奏本中称镇坪有人口59800多人。道光十三年(1833)春夏遇旱,秋遇阴雨,造成大灾之年,庄稼无收,民多饿死。至咸丰、同治时期,山货特产能大宗出口,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商贾民人相继来镇坪经营,其中尤以四川、湖北黄州人最多。光绪十二年(1886)到十六年,连续遭遇大灾,人民不堪饥饿,纷纷外流。光绪十六年(1890)镇坪尚有人口46000多。光绪三十四年(1908)人口增至10528户、92300 人。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镇坪县志》

【旬阳县】 清代移民入洵阳县境集中发生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在乾隆年间形成移民高潮。乾隆三十七年(1772)前,兴安州(辖境与今安康地区略同)俱系荒山僻壤,居民鲜少。此后,因湖广、河南、江西、安徽等省连遭旱灾,贫民纷纷携家室涌入陕南认地开荒,致使陕南户口骤增,其中定居于洵阳县境内的外省移民不下于四万人(乾隆三十年前,全县人口仅两万多人,乾隆五十八年已近七万人)。定居客民占居民人口80%以上。客民中湖广籍占50%,广东、安徽、江西省籍约占30~40%,其它省籍约占10~20%。洵阳县内“五方之迁居者,楚郧为多,西安府次之”(清末《洵阳乡土志》),故清代本地人所作《洵州竹枝词》有“洵河大半楚人家”之语。乾隆、嘉庆期间,移民在洵阳县大规模垦荒,使全县农业获得空前发展,也带来人口持续增长。这次大迁徙40年后的清道光初年,洵阳县人口已达24.3万余人,比客民定居之初增长四倍。摘自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旬阳县志》

【岚皋县】 清代乾隆三十七八年起,四川、湖北每逢歉收之年,饥民便入陕西境内垦荒度日,河南、江西、安徽等地贫民也携带家室来岚皋垦荒。嘉庆十三年(1808)后,砖坪厅(即岚皋县)农业连获丰收,商贾渐繁,川、湖、豫、广移民大量迁入,人口骤增。嘉庆二十五年(1820),秦、楚、蜀三省大吏会奏朝廷砖坪设厅一事时称:“编入保甲土客(土著居民连同移民)已达一万九千余户,十一万数千余口”。清末民初,高山洋芋(土豆)受灾,发生饥荒,居民外流,人口大减。至光绪三十年(1904),岚皋县人口数量仅7.6万多人。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岚皋县志》

【宁陕县】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政府招抚流民垦荒。江西、 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灾民又一次大量涌入宁陕县境内。至道光年间(1821~1850),宁陕县人口达到鼎盛时期,道光三年(1823)全厅人口达12.9万人。《宁陕厅志》载:“全县人中楚蜀人居十之五六,江西、湖南、山西、两广、河南人十之二三,土著者十之一二,最少者山东、甘肃、直隶、浙江数省”。1987年4月,宁陕县有关部门对居住较复杂的城关三星村和居民四组抽样调查,31姓86户人家中,20姓60户是清时迁入,最早于康熙年间,民国时迁入7姓20户,1949年后迁入4姓6户:31姓中,原籍四川10姓,湖北5姓,山东2姓,安徽2姓,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各1姓,其它8姓为省内关中、洋县、安康、岚皋。据调查,来宁陕最早的有“焦、樊”两姓,樊姓人定居桅杆坝(今五龙乡),焦姓人定居焦家堡(今老城北)。焦氏家谱载,焦姓人于明末由鄠县迁来此地时“与猛虎为伴,捭荒为业”,可见当时县境的荒凉情景。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宁陕县志》

【白河县】 明成化十二(1476)年,白河设县,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移民来白河“插草为标”进行圈地,“披荆阔草”“刀耕火种”、渔猎伐山为业,少数移民租地耕种或经商。当时地广人稀,业农者广种薄收,居民是“食物常足”“不忧冻馁”,却无积蓄,“错居多异地之人,声音五方皆备”。建县时,总人口达2.3万多人,明末增长到2.6万余。明末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经过白河时,“人民星散,十去其九”,在籍人口剧减。清初,白河县城居民仅10余户,足见人口减少之程度。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政府奖励垦荒,并鼓励生育,大批外省籍移民迁入,使白河人口迅速增加。至乾隆末年,白河人口发展到近4万余。嘉庆六年(1801),白河县总户数达10320户,总人口达51110人。清末,社会虽然动乱,白河偏僻之地反而安定,湖北、关中尚有移民迁入,至清末,全县人口上升到63000多人。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白河县志》

【紫阳县】 乾隆四十年(1775),紫阳有人口近2.6万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约2.9万人:嘉庆十七年(1812)有户1.6万,人近5.9万:至道光十八年(1838),人口猛增至12.78万。与嘉庆十七年相较,26年间人口增长了6.8万,年均净增2600余人。其中除自然增殖外,主要因流民大量进入所致。流民中,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赣、豫、闽、粤人次之,本省关中及晋、陇人较少。自道光十八年(1838)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100年间,人口数量始终徘徊在12—14万之间。摘自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紫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