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什么时候才开始火(阿里巴巴什么时候开始火的)

相比起其它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或许是最能反映中国市场冷热的温度计。

5月22日周五,阿里巴巴集团于美股盘前发布2020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2020年1月-3月)财报。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巴巴营收11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高于市场预期的1070.38亿元。

在利润方面,该财年阿里巴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0%至1492.63亿元,市场预期为1452.2亿元,2019财年为876亿元。

同时,更为外界关注的是,此次财报还指出,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里,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消费型商业业务GMV达7.053万亿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平台销售过1万亿美元的公司。


核心业务竞争难免

阿里巴巴2020财年整个财年的消费型商业业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平台销售过1万亿美元的公司,对其来说也是历史性的里程碑。

尽管阿里如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京东的回暖和拼多多的崛起已经是无法遏制的事实。


2020财年,阿里巴巴有超过70%的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来自欠发达地区。在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透露,中国市场7.26亿的年度活跃用户中,覆盖了45%的低端城市和农村人群,这表明下沉市场正在赋予阿里巴巴更多的增长动力。同时,也表明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在用户层面上存在交集,竞争难以避免。


业务挑战增大 阿里暗藏危机

核心电商业务缩水后,阿里巴巴的其他业务表现如何呢?

1.本地生活服务同比下滑8% 虎狼环伺之下压力不小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包括饿了么、口碑和飞猪等。在疫情的影响下,餐饮商户及本地生活服务商户大规模停业,阿里这一业务到底是没能抗住冲击。Q4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收入48.41亿元,同比下滑8%。


从竞争层面来看,以外卖为例。饿了么口碑的强劲对手,美团今年一季度的外卖业务增长强劲,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8.9%至3927亿元。随着美团在外卖业务上的持续加码,势必对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构成更大的威胁。

而且顺丰也入局了外卖领域,顺丰本身拥有配送能力,并且顺丰快递业务的企业用户群体庞大,更容易形成客户粘性。顺丰的先天优势和基础比其他企业强很多。这意味着由美团、饿了么“两强争锋”的外卖市场,未来可能会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2.数字娱乐迎疫情大考 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Q4优酷和UC的广告收入以及阿里影业的整体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财报来看,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营收为59.44亿,同比增长5%。结合目前的行业来看,整体数字娱乐业务后续面临的增长压力依然很大。

目前为止,不论是优酷、UC浏览器、淘票票等都还未找到可持续的盈利途径。而且竞争层面上,也遭遇强劲对手。优酷有爱奇艺、腾讯视频两大对头,在付费用户规模、制作的内容等方面都难以凌驾于二者之上。


3. 云计算优势继续巩固 但商业变现能力短时间内难以兑现

云计算业务的增长,可以说是阿里Q4财报中的一大亮点,期内保持了58%的营收增速,继续超过百亿营收规模。财年收入突破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2%,由此带动阿里云估值上涨至770亿美元。阿里云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自身数字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里云虽然被阿里巴巴寄予厚望也成为其坚实的业务之一,但至今仍未盈利。参考世界范围内利润最高的公有云计算服务商AWS,亚马逊为此投入了20年,直到2015年借助AWS,亚马逊才走出亏损泥潭,AWS后续成为亚马逊的利润发动机。可见,现在谈阿里云大规模的商业化变现还为时尚早。


4.直播带货的崛起带来的冲击

阿里巴巴最大的威胁或来自于当下火爆的直播电商。为什么会这么说?

首先,阿里电商是搜索试电商,而电商直播作为体验式经济,与传统电商逻辑不一样,扩大了商业规模,对阿里的传统电商造成了冲击:


一方面,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商家可以找主播带货,不需要找阿里平台做广告,这势必会影响阿里的广告营收。

另一方面,在今年疫情的推动下,直播电商被寄予厚望,成为风口。

近期,美国社交媒体Facebook进军直播电商,市值暴涨。国内电商直播进入第二阶段,存量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大。抖音和快手都在自建直播体系,对阿里体系的影响不容小觑。快手的电商业务从2018开始试水,去年被证实跑通。据相关人士推测,去年快手带货达到500亿,今年将飙涨至2000亿到3000亿。抖音起步较晚,但到2019年第三季度,抖音单月直播带货也破了10亿元,最近两个月这个数字已经超过30亿。有预测显示,今年抖音直播带货很有可能触及500亿。

这样的速度,令阿里不能不忌惮。


总的来讲,阿里巴巴今年一季度的这份财报看似不错,但却隐藏不少危机,财报公布后股价的下跌也体现了投资者们的担忧。不过,长远来看,在云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下,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有望与阿里云基础设施形成协同效应。这也是阿里巴巴能够收获各大机构看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