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6尾灯要多少钱一个(奥迪a6的尾灯多少钱一个)

中期改款的奥迪A6L定妆照发布,车辆外观没有明显变化,多出的矩阵式中网并不显得抢眼,备受期待的贯通式尾灯也没有用在“6系”上;车身尺寸为5038*1886*1475,轴距3024毫米,尺寸和老款没有区别。


新款的视觉效果就这么回事,不过动力是有升级的。

2.0T-45TFSI高跟率版本提升到180千瓦,相比老款多出15千瓦,预计扭矩也会提升到370N·m;这个标准用于中大型轿车上就不会显得那么拉胯了,不过仍旧算不上是高标准。所以A6L还得看3.0T-V6,预计新款还会保留该版本,否则这台车的销量下滑幅度只会更夸张;至于40TFSI-2.0T低功率版本也仍旧会保留吧,虽然动力弱到140kw/320N.m,但毕竟价格低。


奥迪A6L现在的表现如何?

参考下面这组数据:

4月,3022辆,同比-81.58%,累计同比-51.15%5系,9974辆,同比-16.38%,累计同比-3.15%E级,3764辆,同比-72.12%,累计同比-15.58%

5/6/E里的奥迪A6L下滑幅度最大,E级次之,5系还算坚挺,不过抱团下滑已成定局。

很奇怪啊,实际价格最低的奥迪A6L销量却最差,这辆车的起售价是41.98万,在各大汽车厂商都在上调车辆价格的时候,其经销商最低参考价也还不足37万,二级经销商里还能更低。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奥迪A6L的销量下滑正是因为价格走低了。


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价格低难道性价比不会更高嘛;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但选择BBA等合资汽车的消费者,至少在现阶段里更在意的不是性能价格比,而是品牌知名度和“价格”;但凡真正把性价比作为选车的第一参考,5/6/E之流的轿车早就被市场淘汰了,宝马汽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有严重的烧机油和漏机油的通病,涡轮增压器旁通卡卡滞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采埃孚8AT变速器表现一般;奔驰汽车的综合质量表现也不是多理想,重点是宝马和奔驰的主力车还都是内燃机车,相比同级别搭载插电混动或增程平台的国产中大型轿车而言,实力悬殊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这些车的卖点仍旧是“洋品牌的高级和优雅”,而这两个有些膈应人的词的本质,其实就是“贵”。


在奢侈品消费里基本是没有理性可言的,在汽车领域中更是如此,至少曾经基本如此;这些商品的用户“比拼”的不是商品本质的性能,而是商品的价格,说白了就是互相攀比和变相的炫富,是一种畸形的拜金价值观的具象化体现。

而这种价值观真实西方国家以文化入侵的方式灌输而来,那么多少有些崇洋媚外的人则会以“昂贵的外国品牌汽车”作为炫耀的资本。

在这种价值观体系里,只有贵才能卖得好。

奥迪A6L的失败在于不贵了,但是曾经的销量为何最高呢?


原因在于“贵”的气质体现可以是高贵,可以是权威,可以是文化,可以是财富;财富应当是排在最后的;贵族已经是过去式,是封建王朝的概念,虽然也可以延伸解读,但这不是今天的话题;权威是更有魅力的东西,在某部电视剧里有这么一句话:财富也要在权力之下运转。

如果有一辆能象征权威的汽车,或者一个象征权威的汽车品牌,那么这个品牌的定位就会高于象征财富的汽车或汽车品牌。

这个品牌曾经就是奥迪汽车,因其用于高级官员的通勤座驾,而宝马和奔驰用不到这个领域里;所以奥迪曾经的气质不是宝马奔驰可比,宝马奔驰在奥迪的面前一度像是痞子和暴发户,有些追求的消费者为避免被这样看待则会更倾向于选择奥迪。


可是,时过境迁,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公务汽车的新车不再允许采购外国品牌汽车,在商务市场中也有类似的变化;一旦奥迪失去公务汽车的标签,必然会应了“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这句话,奥迪再没有品牌号召力了。于是就只能比拼技术,可是奥迪的内燃机来自大众汽车,水平显然不会有多高,变速器依靠DSG系列的双离合,综合水平也会略比宝马奔驰的AT逊色;Quattro四驱系统的精髓是托森差速器,但新款奥迪都不再使用了。


至此奥迪只能打价格战、走性价比路线,当外国汽车品牌失去了特殊的人设后,剩下的最重要的卖点就是“高卖价”;而当高价的标签也失去之后,这些外国品牌的高级感就再也不存在了。

所以想要“以价换量”的奥迪A6L即便再出新款也没有意义,不再是奢侈商品,消费者面对它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理性,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进行分析,到了这个节点,不论是奥迪还是奔驰宝马都会走下坡。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