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什么意思(仅供参考什么意思)

到了高中,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极有可能脱节。

因为家长可能不熟悉新的考试政策、甚至孩子怎么上学。

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份均采用考试科目“3+1+2”模式,实施“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建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

“两依据、一参考”是什么意思?

两依据是:

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一参考是: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而这个统一高考成绩并非我们之前的文理科统考成绩!

下面我们一一解读:

“两依据”

主要指的是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统一高考: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高考科目,仅是这三科。

高考改革后,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

考试时间:语数不变。外语考试时间未定。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类似于改革前的学业水平测试,所有科目都要考试,报考次数不限,合格为止。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机考,考察等。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现。考试时间: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参加,一年设置一次或者两次。等级性考试。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中选择三科进行考试。成绩将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由高到低依次设定A\B\C\D\E共5个等级,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同时为高考选拔人才,各学科按人数比例设定水平区分度,占比依次为:A等15%,B等30%,C等30%,D等、E等共25%。考试时间:高三上学期期末。

图解“两依据”(点击看大图)

一参考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新指令,今后各地中学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及社会实践5个方面来客观记录学生的各项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高考多元录取提供重要参考。这是“一参考”。

1. 思想品德

主要考察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2. 学业水平

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3. 身心健康

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4. 艺术素养

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5. 社会实践

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