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补丁有什么用(安装补丁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文字奥妙无穷,尤其是经历过年代的人对此感悟可能就更加深刻。乡间曾普遍流传一些诸如“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补丁打补丁,破(音“怕”)里悉晒”,这就是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人们“敝帚自珍、物尽其用”的具体表现,在生产力还得不到解放的时期,劳动人民手提肩抗干着笨重的体力活,可想而知,在骨关节的部位尤其是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处对衣裤的磨损破坏是最大的,顽皮的小孩经常“跌头落攀”的也是最坏衣裤的,同样也会在那些部位出现了不少“补丁”。

“补丁”一词望文生义,旧时可以理解为缝补“丁”口处的东西或缝补过的“丁”状物,因为衣裤最早被钉子锐器扎破拉坏往往形成的是“7”字型,但更象“丁”状,尤其是被钉状物扎起钩破,那就更和“丁”结缘了,更有古时“丁”和“钉”是通用的,这样就更容易形象生动的理解“补丁”了。

当然修缸补瓫处留下的补缺块状也可叫做“补丁”,后来把字义引伸开去,人们普见共识了凡是物件上有缺陷修补过的东西都叫做“补丁”了,不仅限于衣裤、被褥软织物了。

当“丁”出现在“人丁兴旺”中是人口的意思,出现在“丁田”中也是人口的意思,“丁田”就是按人口来分的田地,换作现在就叫“(人)口粮田”了。那人口稀少的家庭如果家里添子增孙了或者原本已经不想要再生孩子的结果孩子中途夭折了没办法再生一个,或者过去战争年代经常有“抓壮丁”发生用来补充牺牲的人员或者根据战势不足的人员需要增补,解释为“补丁”也应该说得过去的,但现实中却没有这种叫法,习惯统一说成是“添丁增口”,可能因为衣裤上的“补丁”已经叫响叫变避免混淆罢了。

而今网络时代“补丁”一词更赋予了新的含义,是指为了解决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发布的小程序,用来修复缺陷的,“补丁”已经扩展了更大的外延和内涵了,更多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中了。

而今传统认知里的“补丁”不见已经好多年了,只有那些喜欢忙碌的年老之人还会有有耐心、巧心、爱心舍不掉扔掉破物件,能补的还会补一下,而在年轻人的世界里却流行了一种“乞丐装”,耍起了另类的酷,尚好的裤子要割几个破洞,或故意衬托出“补丁”的样子,对于这种现象我不想说三道四,因为商家在推有人爱穿要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现在都是张扬个性的时代,光头、长辫、彩发等都已见惯不怪了,搞点奇装异服就更不是事了,但我认为真正从事体力劳动者肯定不会穿成那样去工作的,首先它不符合劳动保护要求,从安全考虑,人的穿衣打扮一定要干净利落。

而我目光短浅,经常会盯在地上,怎么这个马路又打了一块“补丁”,刚刚才投入使用的道路怎么就下沉了?开裂了?甚至出现窟窿了?东边在修西边也在修,东修一处西修一瘩,这是开车人经常会抱怨的声音。也会盯在外墙上,怎么这个外墙又在补砖了?又在补漏了?又在补裂缝了?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已经有些年头的小区,一定会发现外墙不是伤痕累累,就是到处是“补丁”。过去艰苦岁月里“补丁”是一种“精神”,如今目之所及处的外墙、道路上的“补丁”却演变成一种“耻辱”,有谁在真正关心这种“补丁”,这种牵连着老百姓忧伤的“补丁”是钉在使用者心里的痛苦。

在物质缺失的年代不缺的是精神,但到了物质不缺的年代里缺的却是精神了。矛盾总是共存的,也符合辩证法,但解决矛盾的方法却是唯一不变的,那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要精益求精,认真做事!愿传统衣食“补丁”留在心里化作一种力量,少一些眼下住行的“补丁”,呼唤有良知的人们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产品!

一篇荒唐言,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