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开车到舟山需要多少时间和收费(南京开车到舟山要多久)

加油

批量出院

结束战斗,有召必回。

3月8日下午两点四十分,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随着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南京清零。从接诊首例患者,到最后一例出院,用时49天,南京成为首个实现患者清零的大城市。她是如何做到的?

接诊首例

1月20日

他接诊了首例患者

1月20日,南京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卫中心)。该院感染性疾病二科副主任胡志亮,收治了南京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同日,这里被确定为定点收治医院。

当天,医护人员完成集结,全部到岗。宿舍是由病区临时改成的,三餐不定时,24小时待命。要进入隔离病区,需穿上3层防护服,穿过三道关卡。大家都清楚面对的敌人有多凶险,但没有人退缩——很多医护人员都将名字写在防护服的背后,名字后面还写着两个字“加油”。

胡志亮至今记得第一例患者收治的情景。那是一名从武汉回来的患者,有发热、“病毒肺”等临床表现,CT片上磨玻璃样……“虽然以前没见过类似病症,但基于理论基础和以往经验,我们当时高度怀疑他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他的判断很准确,经过检测,最终确诊为新冠肺炎。此后的日子里,胡志亮每天都要和患者打交道。“患者来了以后,我们要做基本的问诊、查体和评估。后期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处置。除正常排班外,有情况随时进入病房。防护服密不透风,医生在操作的时候,防护镜里面都是雾气。”胡志亮说,每次脱下防护服,头发、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但是他没有一句抱怨。他说:“这是一名党员、一名感染科医生应该做的事。”

批量出院

1月31日

南京首批患者出院

在南京确诊的9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出生10个月。

1月31日,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两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患者1是一名42岁男子,1月3日、8日曾去武汉,1月23日确诊;患者2是一名50岁女子,1月16日在汉口作短暂停留,曾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1月25日确诊。

随后,南京开启了批量出院模式,最多的一天出院9人。

2月16日

南京97岁老人出院

南京确诊的年龄最大的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骆某是一位97岁的高龄老人。入院后,经过多学科治疗,最终顺利出院。另外一位95岁老人,从1月30日入院到2月7日出院,仅仅用了8天就治愈。

最小的感染者是一个10个月的宝宝,爸爸妈妈奶奶也都确诊患有新冠肺炎。2月20日,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康复出院。

3月8日

南京清零

3月8日下午两点四十分,南京最后一位确诊患者康复出院。至此,南京确诊的93例患者全部治愈。

出院的患者黄女士今年64岁,2月2日收入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经过三十多天的持续救治,3月8日解除隔离。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这背后离不开坚守在小汤山的100多名医护人员前赴后继的接力战斗。

49天,在这场与疫情较量的战役中,医护人员挽救的不仅是一个个生命,更是一个个家庭。

决战清零

与时间赛跑

24小时采样检测

短短49天,南京实现了清零。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南京卫健委主任方中友看来,离不开科学组织和精准发力。

他透露,2019年12月31日,南京就内部要求各医院提高警惕,市公卫中心提前做好收治准备。1月19日上午,市卫健委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议,研判形势、制定方案……经过十多天奋战,建成72间隔离病房和31间医护人员隔离用房。

为了第一时间确诊患者,南京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室实行24小时轮班制。据统计,自2月14日开始扩大筛查检测,累计筛查样本近50000例。

通过强化防控体系组织,强化全域疫情防控,南京的疫情蔓延现象得到了控制并扭转,为打赢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基础。

“南京方案”

让南京成战疫样板

在此次疫情救治中,“发热—诊断—治疗—出院健康管理”的南京模式,南京制造的“南京方案”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从发热门诊筛查出来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会第一时间用专用救护车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集中治疗。患者入院后,医院会根据患者数量,将病区医务人员分成若干治疗小组,做到分片包干,确保责任到人。对重症患者开展“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的精细化救治管理。患者出院后遵医嘱在家中休养10-15天,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家庭医生团队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构建从“发现”到“出院”的救治管理模式。

方中友透露,形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性风险持续增加,南京将坚持“防疫+”战时机制,直到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