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剧情诗句(西梁女国剧情两句诗)

凉州,即今天甘肃省武威市的大部地区。在中国古代始终是西北地区的经济、军事重镇。在春秋变幻、光阴交替之间,凉州也积淀出独特、深厚的人文底蕴,渐渐形成胡风汉韵杂糅、铁血柔情共生、儒道佛学相交融的靓丽文化风景线。而凉州词、曲、行也成为此风景线上最为直观、耀眼的光芒。

这些现存的凉州词、曲、行内容或许传达出真挚动人的心路历程,也或许诉说着凛然磅礴的高尚气魄。但无论如何,作为历久弥新的文化精粹,它们从古至今都是时间与空间的纽带,连接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一脉相承。每一首凉州词、曲、行,都是一段深邃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既是后人解读凉州的参照蓝本,亦是解码西部、探究中国的关键钥匙。

维护统一,和平反战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对于曾皙志向的肯定,表达出孔子对于和平、大同世界的无限追求。儒家文化的和平思想,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虽一生未到达过凉州之地,但是他却在想象的时空构造间赋有《凉州行》一诗。该诗作于中国南北分离之时,在作者幻想的构思中,反映出他本人渴望海内一统、息兵罢战的美好愿景。同时,这也是一首采用“反讽手法”,以乐景衬托哀情反照现实朝廷偏安一隅并引人深思的佳作。

心之所思,景之所处。“凉州四面皆沙碛,风吹沙平马无迹”的荒凉之象映衬出诗歌整体的环境风貌。陆游本人空灵广阔的西北印象,也为本诗增添几抹梦幻臆想的生动基调。“当街谢恩拜舞罢,万岁声上黄尘端。安西北庭皆郡县,四夷朝贡无征战”,诗人大胆、独特的文笔为读者、后人趣味横生地描绘出一幅充满幻想的和平图景。安西北庭成为由中央政府管辖的郡县,海外诸国也纷纷地向中原交好,没有杀戮与战争的破坏,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这首主观幻化而出的诗篇对于当时的南宋朝廷而言像是一段巧妙的讽刺,是诗人在追求国家统一、各民族和平共处的理想时,作出的一次无奈的呼喊。但是陆游爱好、追求和平的精神也由此跨越空间,为古凉州的历史人文框架进一步填充了和平的思想主题。

与陆游的凉州题材创作有很大的相似,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戴良亦未曾到过凉州,但却也作《凉州行》来表现出和平反战的价值诉求。“凉州城头闻打鼓,凉州城北尽胡虏”,战争预警响起,一个“尽”字,渲染出战争来临之前的极端压迫与窒息氛围。“凉州兵气若云黑,百万人家皆已没”,战乱带来的惨烈结果溢于言表。其“生女未必不如生子”的心迹流露就是对于战争行为最为强烈的控诉。该诗作于元朝末年战争频发的历史时期,借凉州战事触目惊心的悲剧,展现诗人呼吁停止兵戈、维护和平的深度诉求。

凉州之地,自古多有征战,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伤痕里,也使得世人不断对战争进行深度的反思。和平统一的精神价值由此也成为古凉州最为显著的历史印记。

不畏艰险,忠诚爱国

古凉州作为当时中原的边疆地带,战争的阴云时刻笼罩。在被危机长期压迫的环境中,凉州的先祖们或许比当时任何地区的百姓都要明白国破家亡的悲惨。故中华民族“有死而荣,无生而辱”的爱国斗志也同时在凉州这个特殊的地理区位中孕育而生。并且凉州在历史中曾多次见证了抗击外来侵略的壮举,由此也涌现出许多首饱含爱国深情的诗篇。如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描写出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大战即将到来的誓师大会上,将士们推杯换盏地痛饮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粗犷碰撞之声不日就会转变为疆场地厮杀与呐喊。勇士们虽然一个个醉倒在出征前的沙场之上,但男儿豪放洒脱、杀敌报国的气概也被恣肆张扬地唤起。征战未回的将士英灵和他们慷慨赴死的凛然大义铸就着民族的千古脊梁,更丰富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内涵。“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也随大大小小的战争的洗礼浓缩镌刻于凉州特殊的人文环境之中。

爱国情感在凉州词中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为间接烘托式,对于凉州的险恶环境或孤独苦寒的描写反向对驻守边关的将士们致以崇高赞美,侧向反衬出他们不为人知的爱国情感。一切景语即情语。此种通过环境间接表现爱国情感的手法也与“讷于言,敏于行”传统文化理念遥相呼应。在王之涣的另一首《凉州词》中,将士们对于群山包围的孤城以及舒适春风吹散不到的边关之坚守就是爱国情怀最默默无闻的践行。明朝高岱所作的《凉州曲》亦用此法:“贺兰烽火接居延,白草黄云北到天”,边关的烽火台连绵不绝,远方白草、黄云的景观茫茫无际,“一片城头青海月 ,十年沙碛伴人眠”,只有一轮孤独的月亮在寂寥的夜晚为士兵解闷,在睡眠时又有无数的沙碛陪伴入梦。在作者对“烽火”“白草”“黄云”“沙碛”等景物的生动描写中,边疆的冷清寂寞也得到充分展现。而“十年”一词,更是包含深情地反衬出守边将士们多年来执着坚韧的爱国精神。

其二为直接表现式,作者将爱国情感直接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在直抒胸臆的表达之下深深激荡着人们的内心。唐朝薛逢在《凉州词》“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表述里就直入式地抒发“报国仇”的畅快淋漓。“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虽然九曲黄河的失地已被收复,可是战争带来的惨痛也令人深思。作者在此作品中,既有爱国情怀的感性,同时也有升华境界的理性,中华民族非狭隘性的、心怀苍生的高尚爱国品质也为历代诸多爱国诗篇里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末明初的高启在《凉州曲》中以“陇山高处愁西望,只有黄河入汉流”的现实阐述,表达出自身对于国家分裂的强烈不满。只有黄河能回归中原,而西部大好河山却只得与祖国遥望的无奈直接道出了诗人向西而望的忧愁之因。诗人渴望维护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愿景也在一个“愁”字的深情点缀下随黄河东流的走向散播世间。

在凉州题材的古代诗歌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众多不因岁月浪潮打磨而退出历史舞台爱国精神。一篇篇壮丽的凉州词、曲、行,就向世人雄辩地证明西北凉州亦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重要发展、传承地之一。

乡土情怀,无私奉献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曾作《橘颂》,在“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根固难徙,更壹志兮”的表述中以“橘”为具体象征,高度概括了故园难舍、家国一体的乡土情怀。安土重迁、守土有责的民族意识也在此浪漫主义的文学基调中进一步植入中国人的生命文本里。

在古代歌咏凉州的诗歌中大多通过抒发守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来表现中国人对乡土、家园的深厚眷恋。

唐朝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亦有《凉州词》,这是诗人为数不多描写边塞情景的诗歌。“异方之乐令人悲 ”,在外戍边听到的乐曲令人黯然神伤,一个“悲”字作为诗眼聚集了众多将士们的孤独殇情。“坐看今夜关山月”,从儿时背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我们就明白月亮是远方思念的怅惘缘由,是共慰凄凉的无奈望乡。“思杀边城游侠儿”由“悲”至“杀”,思乡情更甚的折磨也在边塞的漫漫长夜中萦绕、充斥。

纵然不会去听异地音乐而悲伤,也会如柳中庸的《凉州曲》所言,在极寒横扫大地的阴风怒号中,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京都九门的故乡管声。“穷阴拂地戍金微,九城弦管声遥发”,可任凭戍边将士们如何幻想,不过是“一夜关山雪满飞”,只落得个冷清依旧的结局而已。

在清代傅昂霄的《凉州词》中,可在“征鸿无数向南飞 ”的金秋九月通过大雁将无尽的情思传达给故乡的守闺恋人,这或许可以缓解些许的思乡苦楚。但“夜夜寒光满铁衣 ”每次夜晚过后,结霜的铠甲都会愈显清亮,寒光彻彻,晃人眼帘,不断扰乱将士们的思绪,孤独的心酸也再次涌上心头。

面对无比凄寒、孤寂的边疆生活,守边将士们在思乡情切之后,依旧去选择卫国戍边,把脚下的土地当作生养自己的家乡来悉心守护。“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同样越是疾苦的边塞生活,就越能体现出将士们可歌可泣的赤胆忠心。

在历朝历代“凉州”题材的诗歌升华下,屈原《橘颂》中的“乡土情怀”也从专指本地域的狭隘性转变为守边将士们更宏大的责任与使命。汉人所在、汉文所传、汉语所言,皆是吾乡。来自中原不同地区的将士们,为了一个共同愿景宵衣旰食、爬冰卧雪,将“乡土情怀”的依恋无限放大为保家卫国、守土有责的无私坚守。

互通有无,开放包容

凉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中西方物质、精神文明交汇、沟通的最前沿。唐代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以“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记载了丝绸之路的客商络绎不绝的景象。世界各民族之间静默的隔阂,也因缕缕不绝的驼铃声而打破。凉州因为它的包容、开放容纳了不同民族特色的物质、精神文明汇聚于此,在互通有无之间,繁荣了东西方社会、经济。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西部地区的民族在引进汉族的种植技术后,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整个游牧的社会形态开始由四处漂泊的劫掠转变为稳定的定居。“驱羊亦著锦为衣”,甚至是在放牧的时候,也在穿着汉族的棉丝衣物。对中原物质文明的接受,也改变着西部游牧民族落后的局面。“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养蚕缫丝织成的布锦又怎么可以变成军帐上的军旗?此句暗含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帮助下,西部各民族的物质文明得到长足进步,能安享生活就必定不会冒险劫掠,这对于缓解边境战争和冲突起到重要作用。“洛阳家家学胡乐”,在充满异域风情的乐曲声中,百姓们的精神文明亦获得极大丰富。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中国西北地区开放包容、贯通文明的精神也永恒地凝固在唐朝诗人王建所作的这首《凉州行》中。

针砭时弊,担当道义

张籍是中晚唐时期诗人,与白居易的交往十分密切,因此他的诗中也有大部分关照现实的内容。张籍生于唐朝安史之乱的后期,在张籍所处的年代,唐中央朝廷的权力逐渐被地方割据的藩镇势力所架空,大唐辉煌也如江河日下,日渐衰微。

在安史之乱时期,吐蕃侵占西北凉州的数十个州镇。“凤林关里水东流 ,白草黄榆六十秋”,在张籍书写这首《凉州词》时,以凤林关为代表的西北大部分地区已被吐蕃侵占了将近六十年。“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张籍对边将、节度使们受国家恩惠,但却不思报国、拥兵自重的做法进行了直言不讳地批判,一针见血地指出唐朝中后期地方节度使制度的严重政治弊端。张籍不惧权贵的大胆揭露,是中国士人风骨的延续传承,更是传统儒家“主忠信”道义的无尽担当。

凉州长期作为中华民族兴衰的“晴雨表”,其历史走向一直随国家的昌盛与否上下波动。国家在繁荣时,即有民国时期地方大员张维翰在《凉州行》里“物阜民殷岁有秋,武威大邑古凉州”的骄傲表述;但是面对民国时期战火纷飞、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他亦大胆地在此诗中为民请命地坦言道:“十万力役殊憔悴,劳止当今赋小休。”对西北马家军残酷压榨人民的行为表达强烈的愤慨。

只为百姓语人言,不为权贵唱赞歌。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西北凉州豪放无畏、大气朴实的气质是敢于担当时代责任的勇气。胸怀苍生大地,躬行人间道义的凉州精神也是凉州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标志。

斗争进取,开拓有为

古今时空下,与中原地区的富庶繁华相比,地处西北的凉州总是显得冷清与荒凉。但是这并不阻碍从古至今的一代又一代人对她形成难舍难分的爱恋之情。明代张恒的《凉州词》就体现了他对西北风物的热情与喜爱。“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深苜蓿长”,不论是西域美酒、葡萄瓜果,还是生长茂盛的苜蓿都无法阻挡诗人拥抱西北的步伐,劳累的困乏或是酒醉的欲睡都可以在异域的横吹笛声中获得休憩,“醉听古来横吹曲”处处洋溢着作者对于西北凉州之境的乐观情调。该作最后“雄心一片在西凉”的诗句在当时是诗人渴望建功凉州、振兴西北的豪壮宣言。世上今人胜古人,在今天则是我们百折不挠,于斗争进取的拼搏中彻底实现大西北繁荣的动力指向!凉州题材的古诗中不断改变旧时面貌的开拓精神,不停进取的民族意志,让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清朝末年,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指染我国西北,63岁的老将左宗棠抬棺出征新疆,捍卫了国家领土的主权与统一完整,在左宗棠出征新疆的路上,军队沿途种植“左公柳”。“上相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濬所作的《凉州词》就记载了这一动人的历史事实。《凉州词》中“凉州”的称谓此时泛指整个中国西北,但其斗争进取,开拓有为的精神体现,在凉州题材的古诗文学影响下也被凉州所永久代言。

“湖湘子弟满天山”,左公军队的植边、戍边义行,是中华儿女渴望改变西北面貌的坚定发愿,即使是在山河破碎、国家动荡的岁月里,大西北的复兴之梦,依旧被国人所念念不忘。面对相同的处境,王之涣只得妙讽“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不满。而晚晴时期“引得春风度玉关”一句更像是中华民族历经列强欺侮后从尸山血海的教训中挖掘而出的自立自强。再由西北映射中国,这就是企盼改变中国落后局面的乐观与信心。面对国家分裂,总会有中国人前赴后继、挺身而出;面对荒凉凄苦,也总会有中国人矢志不渝地去改变。一切困难、危机永远都吓不倒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西北儿女,永远都无法战胜英雄而优秀的中国人民!

结语

凉州,是中国历史兴衰成败的一个文化符号。即使处在历史衰败的特殊时期,依旧会有后代子孙用自己倔强的坚守和努力来重新呼唤起她的生机。因为她在时代一次又一次地演进中和中国各个地区一道赓续绵延、发展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故凉州的精神,也是中国的精神;读懂凉州,也是读懂中国。一代又一代儿女,爱她是那样厚重而深沉。和平、爱国、奉献、包容、担当、开拓,凉州词、曲、行文学里的代代相传的精神,也必将永载史册,光耀后世!

作者简介:牛鹤轩,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燃冰诗歌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优秀奖等奖项。

总监制:王宏山 监 制:张生栋

责 编:石亚荣 编 辑:朱 瑜

声 明:版权归凉州区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致电:0935-22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