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的爪子是什么结构(壁虎的爪子像什么)

请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王营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而获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据说海姆是个充满奇趣想法的“科学怪杰”:他让青蛙在强大的磁场下悬浮起来,完事后青蛙照样可以抓蚊子吃。海姆还曾模仿壁虎爪子的结构,研究出特殊的材料。装备这种材料的手套和外衣,人可以吸附在光滑表面,成为“飞檐走壁”的蜘蛛侠。

中科院院士王迅表示,飞行青蛙和石墨烯的研究属于不同领域,其间唯一关联就是好奇心和探索的乐趣——诺奖可以这么“玩”出来。据评审委员会介绍,把研究工作视为“游戏”是海姆和康斯坦丁团队的特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谁知道或许有一天会中大奖”。海姆和康斯坦丁在“玩”中进行科学探索,想到用铅笔和透明胶带,将一张纸上的铅笔笔迹进行反复粘贴与撕开,从而成功分离出厚度只有0.34纳米的石墨烯。

原来“玩”也可以“玩”出名堂,玩出科学大奖,这的确让我们这些素以严格要求学生自居、严禁学生玩耍的教师汗颜!在我们的意念中,学生进入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哪有时间去玩?“玩”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就是不务正业,于是学生们整日被教师捆绑在教室里,埋头苦学,到头来,知识是学了不少,而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却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被无情地抹杀了!

大凡对整个基础教育体系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脑袋里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有时候问得老师和家长都难以回答。

进入小学后,由于环境和学习任务的改变,提问的积极性似乎不那么高了,但在课堂上还能做到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没有太多的顾忌,因此小学的课堂气氛还是非常活跃的。而一旦进入初中和高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学生很少提问题,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尤其到了高中阶段,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课堂上很少看到有提问和讨论的场面。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原因就在于学生“玩”的时间逐渐减少和教师陈旧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为:一是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使学生不敢玩,更没有时间玩。二是教学内容以知识记忆为主,决定了教学方法大多采用注入式,上课、作业、考试,这一切都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而且每一道程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就像装载知识的容器,像工人一样,年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劳动,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提出与标准答案相反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对知识便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哪里还会“玩”?

难怪有人说,教育扼杀青少年的天性,常常会使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灵性的少年变成一个目光呆滞、循规蹈矩的“蠢才”!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狠”,但观照时下的教育现状,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好奇心是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古往今来,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飞跃,技术上的每一项重大革新,往往都起源人们的好奇心。人类由于对飞鸟的好奇,导致了飞机等飞行器的发明;由于对水中游鱼的好奇,才有了核潜艇的问世;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更是因为对烧水时蒸气冲顶水壶盖子的好奇,才发明了蒸气机,从而带来了18世纪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在过去几年反复呼吁创新能力的培养,他曾提出过一个很有影响的公式:创造力=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后来,他把“好奇心和想象力”又提炼为一个词,叫心智模式。于是公式变成:创造力=知识×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创造力最重要的来源。可见,好奇心对于发展孩子的心智模式,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好奇心的产生需要宽松的环境。海姆和康斯坦丁之所以在“玩”的时候产生重大发现,关键是因为他们“玩”的时候心理放松,没有功利思想,没有限期完成任务的压力。在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我们是否能以此为鉴,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和好奇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郎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孩子的问题越多,发问越多,容易调动大脑、激活大脑,防止大脑僵化,思维僵化,这就需要孩子拥有一颗好奇心,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好奇心需要教育者精心呵护。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质疑和提问的方法,更要有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相反意见,甚至是错误的、听来可笑的一些想法,不要动辄将学生一棍子打死,要么讽刺挖苦,要么严厉批评,使许多学生渐渐丧失提问的积极性。同时,在作业和考试中,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题目?中考和高考能否进行一些改革,允许一些有奇思妙想的“另类”学生跨进高中和大学的门坎?

好奇心更需要打牢知识的深厚根基。好奇心是创新的前提,“好奇心”只有和“知识”相乘,才能产生创造力。没有厚重的知识作基础,好奇心只能是一种空想,因为在实现好奇心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知识。海姆和康斯坦丁之所以能“玩”出名堂,首先因为他们是本领域知识的海量拥有者,平常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做基础,无论对铅笔和透明胶带多么好奇,也不可能分离出厚度只有0.34纳米的石墨烯。

平时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刻苦学习,但刻苦学习不等于死记硬背似的“死学”,更不是拼时间、拼精力,使学生身心俱疲,刻苦学习的含义还应当包括让学生对知识保持持久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最终达到学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