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赋的宝箱什么股票()

本 文 约 43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的一声枪响,宣告了存在268年的清王朝即将灭亡,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将成为历史。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退出了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来源/电影《辛亥革命》截图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也顺势接管清朝留下来的偌大国库。据说,民国官员入库盘查时,京城银库里只剩下孤零零的几个银锭,可见晚清财政极为支绌。这令人不禁疑惑:清朝再腐朽落后,怎会在灭亡之时落得如此境地?清朝灭亡的最后一刻,腰包里究竟还有多少钱?而清朝灭亡后,这些钱又去哪了?


入不敷出的晚清国库


1912年4月27日,民国新任财政总长熊希龄要求各地如实上报一年的开支和债务数。与此同时,他对全国的财政状况做了一个估算:宣统三年岁入2.97亿两,但岁出3.5亿两,入不敷出5300万两,再加上之前的各种“旧账”,这一年累积的财政亏空达2.6亿两之巨额,而外债也还有20亿两待偿还。由此可见,别说让覆灭的清廷给民国政府留下仨瓜俩枣了,清朝灭亡前留下的数亿烂账,甚至让民国政府赔到1937年都没完。


我们先把时针拨回到清帝退位前,清朝国库由三大库藏组成,即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合称“户部三库”。银库主要收储金、银、制钱等各种货币;缎匹库收储绸、缎、绢、布、皮、丝、绵、线、麻等物品;颜料库收储铜、铁、铅、锡、硃砂、黄丹、沉香、降香、黄茶、白蜡、黄蜡、纸张、桐油及花梨木、紫檀木等物品,并专造香烛,供祭祀以及内用。其中,当属银库最为重要,“为天下财赋总汇”。全国各省每年所交的盐课和关税,全部入于户部银库,而田赋和各项杂赋,在预留下本省官员俸禄和驻军兵饷的开支后,剩下的全都运送进京,供中央政府度支,谓之“京饷”。这些上交给中央的各项税款,便是银库收入的主要来源。


宣统三年正月初二,据灭亡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清廷发布了一道上谕,将武清、天津等地本应在春天缴纳的租税延缓征收。乍一看,政令似乎还颇了解民情,知道民间有青黄不接之苦,主动让农民缓交地租。由此推想,此时清朝财政状况应该不错,要不然,朝廷怎会主动让农民缓交租税呢?


而实际上,这道谕旨只是走个过场。从咸丰三年(1853)开始,每年的正月初二,清廷都会颁布类似的谕旨,来彰显清帝所宣扬的“爱民”之政。缓交的地点,一开始还有安徽、江苏等遭受洪灾的省份,光绪之后,慢慢固定为距政治中心较近的武清、天津地区。而清政府当时的财政状况,并不如谕旨所展示的那般富余。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银库的开支主要在兵饷拨款、王公百官的俸禄和养廉银、京城各衙门的办公费、各项采办及祭祀、筵宴费、科考教育费、修缮建造费等方面。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开支项目逐年增加,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战争赔款、海防及各省军防用需、关税经费等。尤其在兵饷上,开支巨大。光绪十六年(1890),兵饷岁支共达4035万两,光这一项就超过乾隆年间每年常例开支的总数。


从甲午战争至清亡,不仅军费浩繁、赔款数额巨大,由于筹办新政、训练新军、兴办教育及巡警事务等,支出更是大量增加,中央库存所剩无几。甲午战争前,财政形势较好,但中央户部存银也不过1000万两左右;甲午以后,清廷开支大增,财政经常入不敷出,只好“百计罗掘”,从各个方面开源节流。例如以“捐”的名义公开向广大百姓加征税款,称“厘捐”;降低官员俸禄标准、裁减地方官的养廉银,造成中国古代历史上清代官员“俸禄之薄,亘古未有”;大举外债以求运转,1900年到1911年,除开由庚子赔款等赔款转化而来的外债数额外,清政府举借的外债数量高达3.4亿两左右,其中铁路借款占76.86%、财政军火借款占14.66%。


除了以上这些举措,清政府在覆灭前夕,也在无可奈何之下动用了皇室的“私房钱”来补充国库亏空。皇帝有“私房钱”,在历史上并不是秘密。早在西汉时期,14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交的23文人头税里,其中20文都是归皇家的,此时国家藏库与皇家藏库已有了明确区分。宋太祖赵匡胤则设立了封桩库,存放应对突发事件的国家储备金,后来逐渐变了性质,成为皇帝自己的小金库。到了清朝,康熙帝在紫禁城东华门设立“内库”,与户部银库所代表的“外库”相对。“内库”打着“备闭城日用,永远不动”的准备金名号,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个支库,存放着皇家的私银百余万两,由内务府管理,户部无权干涉,这笔财产,也被称为“内帑银”。


武昌起义爆发后,民军所占据的各省,素来都是清廷财税收入的重地,尤其是江浙、上海、广东一带。朝廷一方面为平定战乱而消耗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又因各地战乱而财税锐减,此消彼长,拮据顿现。在国库日绌的情况下,中央官员自然打起了动用“内帑银”的算盘。


影视剧中的隆裕太后。来源/电影《辛亥革命》


1911年9月12日,度支部副大臣邵英就说:“闻内帑尚有存储,第讨领不易。不知将来能办到否。”五天后,隆裕太后召见摄政王、阁臣以及亲贵,流泪斥责他们:“汝等执政不及三年,使大局危若此,举朝直无一忠臣。予决与宗社共存亡,不离一步也。”说着,她拿出一册账簿给摄政王看:“先太皇太后储蓄之款,尽载册中。计黄金十五万两,白银二百万,予不留分毫,可拨金八万、银百万,充军饷等用。”这里的“先太皇太后”指的就是慈禧,而隆裕太后手上这笔内帑银,正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时留在紫禁城的。据清宫档案记载,从武昌起义爆发到清帝逊位,隆裕太后先后拨过八次内帑银。


然而,这“黄金十五万两,白银二百万”并没有帮助清廷走出国库亏空的危机。1911年11月,清政府又动员发行爱国公债,规定王公世爵、京外的大官小员,凡是“公家职务者”都有购买的义务,购买额度按收入实行累进制:算上官俸、养廉、公费、薪津等,收入在一千五百至两千元的,以收入的2.5%购买;两千至五千元的,按收入5%的比例购买;五千至八千元的,比例为7.5%;八千至一万元的,比例为10%;一万至两万元的,比例为12.5%;收入两万元以上的,购买国债的比例则为15%。


裕隆太后下旨令王公大臣购买爱国公债。来源/《袁世凯全集》


为了应对国库亏空,清廷可谓多管齐下。据统计,通过下拨内帑银、发行爱国公债、息借洋款等措施,清政府在武昌起义后筹集到2000万两左右的资金。然而,面对民国初年统计报告中指出的2.6亿两赤字、20亿两外债,这2000万两在庞大的财政危机面前,不过沧海一粟。


数亿烂账落到民国政府头上


清既亡,旧的约束性条件与政治结构却并未因革命而更张。中华民国继承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所有条约,清政府与外国的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到了民国政府与外国之间。也就是说,清政府欠的钱,民国政府得照样还。


不过,民国政府并不是只接手了空空如也的银库和数以亿计的外债账单,毕竟,皇宫内的皇族列祖列宗遗留下来的大内藏品还价值连城。以袁世凯为首的民国政府统治者自然也动起了变卖大内瓷器的念头。


早在1911年11月1日,袁世凯出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后,就提出将盛京大内和承德避暑山庄两处行宫内的瓷器变卖给美、法等国商人以换取银两的方案,这个折子上奏当天便获隆裕太后批准。盛京皇宫是大清迁都入关后的陪都宫殿,而承德避暑山庄自康熙朝起就是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这两处行宫都贮藏了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据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对所存宝物的清点和估值,光盛京大内一处行宫就有藏品十万三千件,价值三千万两左右。


袁世凯奏请变卖大内瓷器折。来源/《袁世凯全集》


不过,一直到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退位诏书,这批宝藏依旧因没有和外国商人谈拢价格而搁置在宫内。2月16日,袁世凯上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他便向赵尔巽追问起两处行宫内宝藏的下落,“贼喊捉贼”般地斥责了赵尔巽联系外国商人变卖瓷器的行为。因为就在前一天,孙中山曾发加急电报警告袁世凯:“此种器物,实为民国公产,并非皇族私有,应行禁止售卖。”最终,这批藏品终究没有被出售。


北洋政府军费大增,变卖前朝器物“捞油水”的法子也不了了之。而另一边,南京临时政府更是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朝灭亡前,在南京地区的库存本来就少,清廷江南提督张勋逃离南京时,江南造币厂被劫走200万银元偷运至上海。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时,又把藩库和银钱局尚余的一点库存取用殆尽。临时政府成立时,清王朝在南京的库存已无公款可用。因此,成立初期的民国政府,“一切政费,全恃外债”,前两年的岁末结余都亏空近亿元。


民国政府历年财政收支预算表(单位“元”系“银元”)。来源/《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北洋政府部分》


时过境迁,烂账依旧。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借债12次,计债款4000万两,已如数还清。甲午战争,清廷借款5.85亿两,庚子之乱后,又欠下6.89亿两,截至宣统三年,清政府曾还过2.1亿两。而剩下的债务,悉数被民国政府接盘。


民国政府如何应对如此庞大的债务呢?1912年至1916年,北洋政府沿用清末旧制,主要依靠各省上缴的税款维持财政开支,关、盐两税充抵外债后,仍有少量剩余归由中央支配,加上大举借债,财政收入勉强得以维持。1916年至1927年,袁氏帝制覆灭,军阀混战,各省解款名存实亡,财政收支管理制度十分混乱,各地随意截留财政收入、坐支挪用等现象屡见不鲜。


此后,北洋政府依旧靠外债度日。新债叠旧账,到北洋政府统治结束的1928年,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所借外债达到32.5亿两,其中有抵押品的达28亿两以上。用以抵押的,是国家的海关税、盐税、路税、烟酒税,甚至北京的城门税,总之,凡是能抵押的税收,都被抵押出去了。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段祺瑞极力主张中国也加入一战,最后中国所在的协约国赢得胜利,这让北洋政府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修约的主动权,也开始采用“到期修约、期满作废”的强硬战略。于是,中华民国以胜利国的身份,结束了对一战中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赔款。随后,沙俄于1917年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联继承了沙俄在华的利益,于1924年宣布放弃庚子赔款中的剩余赔款,其他几个国家也随后开始选择放弃,或将赔款用于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经费。


虽然一战胜利鼓舞了国民,但并没有改变中国被列强欺压的本质。来源/电视剧《觉醒年代》截图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蒋介石为核心的中央政府为了得到外国势力的支持,也承认了之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沉重的债务担子,又落在了南京国民政府头上。直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国彻底废除对日赔款条约。1938年后,国际形势转变,国民政府对庚子赔款等条约均停止赔付。至此,经历多次“债务转移”的数亿烂账,终于有了了结。


由此可见,清政府的倒台,不仅仅是由于封建帝制大失人心所致,亦是财政枯竭、经济危机加剧的必然结果,而其留下来的“外债后遗症”,也给近代中国带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参考资料

[1] 刘江华:《清朝最后的120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2]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董长芝,马东玉:《民国财政经济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左治生:《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第10辑 清代后期部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5] 左治生:《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第11辑 北洋政府部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6] 骆宝善,刘路生:《袁世凯全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7] 焦建华.南京临时政府财政危机再探讨——从政策分析角度[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7(03):47-58.DOI:10.13469/j.cnki.zgshjjsyj.2017.03.005.

[8]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4.


END

作者 | 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