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不要买车,话糙理不糙。
我家楼下商铺的大姐,早年离异,为了生意撑门面三年间换了三部车。都是贷款的,她以前跟我说这三年因为贷款买车换车亏了足足几十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这位大姐自打离异后,带着孩子,因为要谋生,就开始在当地做起了高档水果生意。创业的时候,没什么钱,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
由于我们这里距离广州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她经常是晚上关了店以后,就驱车前往广州的水果批发市场进货。
凌晨三点多,一个女人为了生活而奔波着,挑选好合适的货物,为了省下那住宿的钱,又直接返回当地。
上午11点多又开始营业,下午2点广州的货物到了,她又要和另外一个员工一起卸货,俨然一副女强人的模样。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她倾注所有心思和努力下,她的水果店成为了我们当地最好的一家。也成功地赚到了第一桶金。
赚到钱了,生活也好了起来,就打算买了一辆30万左右的车犒劳自己多年的努力。
其实在当时,她一次性付款是拿得出这30万的,可是考虑到店面进货需要资金周转,最终以3成首付贷款买了车。一个月大几千车贷,也是可以接受。
其实买车对她来说,更多的是在撑门面。平日需要在店里张罗,需要用车的时候并不多。
后来同一条街上又新开了两家高档的水果店,而这两家店的老板开的都是50万级别的车。
这个时候大姐就觉得很没有面子,明明是自己开创了当地高档水果市场,现在却迎来了竞争者,关键是别人的车还比她的好。
为了维持自己是当地水果一姐的名声,她果断把刚买不久的车卖了。大家都知道新车落地打8折,而这次她卖车,折旧加上提前还款的利息,足足亏了有10来万。
随后她也选择了一款50万级别的豪车。面子是挂住了,但是也为之后的事情埋下了祸根。
是什么祸根呢?原来因为她当时手里的资金被压住了,又要买豪车,就把卖车的十几万当做了新车的首付。
她选择的贷款政策是一年后结清剩余贷款,一个月只需要付1000左右的利息。每个月的压力是小了很多。
时间过去得很快,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车贷剩余的30多万需要一次性结清。
可是店里由于新加入的竞争者,生意已经大不如从前,无法一次性拿出30多万的车贷尾款。怎么办呢?
还是因为虚荣心作祟,她接下来的骚操作,直接让她三年亏掉几十万,我们来看看她做了什么。
她这次没有选择一次性付清车贷尾款,而是把开了一年的豪车卖掉。首付的十几万,最后只拿回了小几万。
然而这样就算了?不是的。她居然又分期购买了一辆同款的豪华车,自己又添了10多万首付,每个月依旧是供1000块车贷利息。
我想旁人肯定觉得她太会赚钱了,年年换新车。可是个中的压力,又有谁知道呢?
她现在新车又开了半年多,我帮她算了一下,这三年她贷款买车,频繁换车,最少亏了30万以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次幸运之神没有再站在她身边,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她店里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偶尔只能用低价的水果去引流,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我真担心过不了多久,车贷剩余尾款的30多万她拿不出来,车子也会卖掉。铺面租金和工资可能也会出现问题。
写在最后的话买车这件事情上,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与人攀比。几万的面包车一样可以坐7个人,一样可以遮风挡雨,一家几口人一样可以幸福的生活。
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真心不建议贷款买车。要么存在断供风险,要么存在征信不好的风险。
别人看到你的价值,不全是因为你开的是什么车,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他们带去价值的东西,人们才会尊重你。
这是我的理解,朋友们有不一样的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帮我修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