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牌合一”数字化车牌,就是在电动自行车上牌登记环节中,将车辆、电池、所有人三方信息集成并关联绑定,通过“合码登记”,实现“一码知全貌”。
在10月20日举行的全省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部署会上,“浙江e行在线”正式上线。
该系统从生产、销售、登记、骑行、充停、维修、回收七个环节入手,构建混合编码、标配销售、合体登记、文明骑行、规范充停、诚信维修、闭环回收七大核心应用场景,打通了公安、消防、环保、交通、住建等10多个系统,集成了22项业务,汇集了上千万条数据,实现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为全国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提供了“浙江样板”。
生产环节打造“混合编码”应用场景
基于“浙品码”信息管理系统,以车架号、蓄电池序列号为唯一性标识,车辆、电池生产企业对合格产品进行赋码,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数字化监管追溯链。
销售环节打造“标配销售”应用场景
销售主体将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在入库和出库环节实施扫码管理,确保销售的车辆、电池符合国家标准和CCC强制性认证要求,有效防止“道具电池”现象。
登记环节打造“合体登记”应用场景
骑行环节打造“文明骑行”应用场景
基于卫星定位系统或无源RFID等物联感知技术,结合“电子警察”,实现闯红灯、骑快车道、逆行、不戴头盔、停车越线等多种违法的精准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现场劝导、平台宣传教育等方式有效规范骑行行为。
充停环节打造“规范充停”应用场景
维修环节打造“诚信维修”应用场景
回收环节打造“闭环回收”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