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机构是什么意思(一元机构和二元机构)

“二把手”是中国民间世俗说法,虽不高大上,但绝对有代入感,让人一下子明白是啥意思,换个稍微文艺点说法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古代,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什么称呼,二把手始终存在,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一群人。

一.二把手是谁

古代二把手是谁?是皇储还是宰相?是宰相。皇储是“后备一把手”,要么还没有实际权力,要么有了权力实际已变为“一把手”。

那宰相是一个人吗?不准确,应该是一个制度,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一群人。宰相二字可以拆开解读,宰即是主宰,相就是辅佐。“主宰一个国家,辅佐一位君主”的自然就是二把手。

古代二把手是如何演变的呢?大约有三个重要节点,一是秦汉及以前,二是隋唐以后,三是明清时期。越是前期,宰相人数越少,职权越大,官名也更容易理解。朝代越是靠后,官名越不像宰相,权利更小,人数更多。

先秦时代,各中原诸侯国二把手称呼大致一样,名为相邦,相者,辅佐之意,邦者,国也。也有部分国家特别,比如“南蛮”楚国,名为令尹。后来秦汉所谓相国的原因,是为避高祖刘邦之讳,所以今人看到文献为相国。

当秦国变为秦朝时,中国政治体系基本确定。制度上,分封制变为郡县制,虽有后来一些分封的朝代,但已无关大局,从此中国真正意义的封建社会结束,进入帝国时代,直至辛亥革命。官制上,宰相集团正式成立,即明确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为宰相,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说是三公实际至少四人,因为丞相分左右,古代书写从右至左,以右为尊,所以右丞相为上。而实际上始皇根本没有把归属太尉的军权下放,因为这个职位就没有人。

到了汉代,一般文献开头都注一句话,就是“汉承秦制”,意思就是汉代政治制度与秦一样,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应该是武帝之前的汉代是承秦制,武帝之后无论从制度还是官名上都大大不一样了。

武帝之前的汉代除了存在分封刘氏宗亲的诸侯国之外,其他与秦类似,设置三公九卿,下属郡县制。

秦代和武帝之前汉代所谓三公九卿究竟是什么制度,怎么运行呢?

秦和汉初制度虽没有被后来继承下来,但我认为是古代中国最完美的政治制度,所谓三公九卿其实是指在中央层面的官职,丞相总领百官负责全部政务、太尉主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纠察百官,实则为副丞相。难道这就是完美制度?当然不这么简单。单看丞相这一块的运行体系就知道这个制度多完美。

人人都知道君主制度是世袭的,皇权高高在上,但实际上,至少到汉初,丞相也是神一般存在。原因就在于两套运行体系。诸葛亮《出师表》家喻户晓,其中一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说明了这种体系的关键。

啥是宫中?啥是府中?咋俱为一体?其实这就是当时国家权力的二元机构。

宫中不用多解释,皇宫中呗,但绝不是仅指皇帝居住地方,代表皇帝的内廷体系;府中呢?必须先有府才有府中,啥是府?这就指丞相所开的府。生活中,调侃一个人发达了,会经常说一句“你小子可以了啊,开府建衙了”,就能看出开府的重要性,所谓开府就是丞相建立自己的办公机构,机构中的人员是丞相自己任命,并只对其负责,是平行于朝廷的独立机构。机构中每个部门成为曹。

为啥这个开府如此重要?开府的丞相才是真丞相,开府之后,全国行政管理权在府中,而且府中人事任命权在丞相,这就是独立运行体系。用现在的话来讲,皇帝是国家元首,丞相是政府首脑。如此看来,九卿是现在的部长吗?当然不是!只有丞相府内的各机构的长官才相当于各部部长。出师表的写作背景是诸葛亮即将北伐,此时的蜀汉政权的元首是刘阿斗,孔明才有资格写,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为啥?因为刘备时代根本不允许卧龙先生开府。

九卿有哪些,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内史、少府。这些大部分是管理内廷即皇宫事务的,之所以说大部分,也有部分职能除了管理皇宫之外,也兼职管理国家事务。这里需要单独提一下的是少府,倒不是因为少府职位重要,而是其下属的属官中有六个任事的小臣之一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产生重要影响,这六尚分别为,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和尚书,从字面中就能猜测其职能,就是伺候皇帝的,其中尚书收发文书的官职。也是因为其工作比起伺候衣服帽子要重要,后期会产生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虽说“朕即国家”,但实际操作中,整个国家是两套运行体系,皇家是皇家、国家是国家。为防止官员无法监督,设立副丞相御史大夫负责监督,军事独立运行,归属太尉。所以这套政治体系近乎完美。

完美的政治体系,在武帝时逐渐遭到破坏。也是时代背景所迫,正所谓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尽烽烟。当时打击匈奴已经变为国家主要任务,原来的体系在战时似乎效率不高,只有权力越集中,行政效率才越高,但对后世的政治破坏力越大。武帝为强化君权,进一步削弱相权,很多政事开始不决于相府,改由皇帝亲自下达,由于这些命令都是以文书形式下达,此时尚书职责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武帝之后的皇帝也觉得这种制度能提高皇帝权力和存在感,强化尚书职能,甚至一度改用宦官,因为皇帝命令都是在宫中发出,宦官出入比较方便,尚书的头叫尚书令,因为宦官来做前边要加中(意为宫中),变为中尚书令,简称中书令。直至东汉,尚书台已经从少府独立而来,虽然品级不高,但人员配备越来越整齐,丞相之权逐渐削弱,甚至慢慢变成了执行机构。

甚至权重如霍光者为了强化权力,都在大将军的位置上令尚书事,也就是政令必须通过他才能发出,西汉初期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逐渐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其中大司马负责军事、大司徒为丞相、大司空为御史大夫,后来去大字变为司马、司徒、司空,即“三司”。变化的不仅仅是名称,其实是皇帝从幕后走到台前。无论是丞相还是司徒,都不在是国家二元政治结构的一元了,当没有决策权的时候,无论叫什么名字都只是一个执行机构而已,真正决策机构就是皇帝亲自领衔班底,即所谓内朝。西汉后期,真正的权臣再也不是丞相,三国时,因为曹操想挟天子令诸侯,不可能让皇帝亲自领班底进行政治决策,重新令丞相开府办公,这是丞相最后的昙花一现了,即便如此丞相的味道已经变了。

外朝和内朝谁决策不一样?大不一样!

西汉前期政治制度之所以好,是其完美适配了君主世袭制。

为何?原因有三:一是皇帝世袭,未必每人都能力出众,不一定能处理政务,委托宰执大臣更为有效率;二可以追责,行政职务在二把手上,一旦有所偏颇,可以追责甚至罢免,如果皇帝亲自执政就不具备条件,你罢免皇帝试试?所以可追责就一定能提高行政效率;三是符合先贤国家治理理念,中国古代先贤很智慧,早就发现皇帝还是笨点好,垂拱而治是最好状态,皇帝坐在那什么都不管,老子所谓“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相权逐渐丧失对应的是君权逐步崛起,从最早的皇帝向相国问好,到最后所有官员都下跪磕头,山呼万岁,正是最好体现。随着政治逐渐打磨,到隋唐时正是形成大名鼎鼎“三省六部”制。

啥是三省六部?三省加六部。

啥是三省,可不是东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啥是六部?是尚书省下设的六个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他们都是干啥的?说简单点就是中书省负责制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因为六部是执行机构所以归尚书省来管)

看起来很美好,有人负责制定、有人审核、有人执行,“三权分立”。其实并没那么容易,首先效率不高,中书省制定了政策,门下说不行回去改,改好了到尚书省说执行不了,又得扯皮。所以到后来,皇帝觉得这样太费事了,干脆你们哥仨聚到一块,先讨论直至都说行了再报我批准,不用来回扯皮了,太费劲。这个地就是政事堂。

那么都谁参加讨论呢?应该是三省的长官。

为啥是应该?

因为后来不是了。

中书省老大叫中书令、门下省老大叫侍中、尚书省老大叫尚书令,副职叫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

为啥单独提尚书省副职?

因为它重要。

常规理解哪个部门老大是排在最前的?中书令呗,因为它是制定决策机构。

但实际唐初不是。这就是为啥要单独提到尚书左、右仆射的原因。因为太宗李世民做皇帝前担任过尚书令,所以后来无人担任,谁也不敢啊。所以尚书省地位相对较高,而履职的实际是尚书左、右仆射,官阶从二品,而中书、门下二省长官为正三品。所以政事堂最初参与决策的人就是四个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

讨论了半天,丞相呢?没有。

有宰执大臣,就是上边四人,也就是民间所谓出将入相的相。历史到了隋唐时期,宰相的相权已经逐渐降低,一是履行决策的人数由一人变为数人,二是原来归属丞相府办公机构已经演化成国家的六部,相权彻底旁落,皇帝走上台前,再也不是垂拱而治。所以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四人均称宰相,但绝不是丞相,没有一人有决策权力、也没有一人有独立办公机构。在我看来此时的群相更像是秘书班子和智囊团体,国事咸决于朕。

这里边有个有意思现象,所谓宰相最高无非从二品,甚至三品,那么一二品大员去哪了?有唐一代,正一、二品“大官”都是闲职荣誉官衔。真正大官是正三品。不是还有从二品呢么?因为后来尚书左、右仆射也被踢出权力圈。

为何如此?这就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

啥智慧?把原来位高权重的人,用高官(正一二品)品级养起来,但没有权力,让三品小官作为宰执大臣,甚至发展到后来,上述四个人都不在决策圈了。为何如此?只需把“位高权重”四个字拆开即可,位高不可权重,权重不能位高,说这句话的角度一定是从上往下看,即站在皇帝角度来看。一来位置太高的人不好控制。这也很简单,命令一个省长要比命令一个村长难的多。二来位高的如果权再重,极容易颠覆皇权,所以位高不能权重。从下往上看,人也容易接受,为何?位高者,虽然不能有权力了,大家也都尊重,待遇也好;权重者,位虽不高,但手握实权,能施展抱负。待将来后起之秀崛起之时,现在权重者变为位高者,长江后浪推前浪。当前的中国,这种现象不也很普遍吗?

正是在这种政治智慧下,到后来,皇帝觉得三品都是位高者,因为一旦到中书令、侍中的高官便不好控制,但活又得有人干,所以皇帝选择能力强品级低的官员,授予“平章事”,便可参与决策,进入决策圈成为宰相,即便本职工作是个村长,加授平章事就是宰相。所谓平章事,就是平章军国大事之意。后来改成同中书门下三品称谓,如此一来,参与决策的人员从原来的固定四人变成人数不固定的一群人,甚至后来为了削弱位高者权力,无论是中书令还是侍中,必须在官名后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字样才能进入决策圈,可以被认为是宰相,否则就不是。这时的宰相更像是一群智囊团体,为皇帝决策出谋划策,再也无决策权了。

中国很多官名都是逐渐演化的,本来中书门下是宰相,过度为必须是同中书门下三品才是宰相;原本丞相开府、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后世设计出一个职位叫“开府仪同三司”,想想也是滑稽至极。

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是谁?十有八九答不出来,最后一个丞相是明代胡惟庸,没错就是因为他死了几万人的胡惟庸。(注意是丞相,不是宰相,宰相历朝历代都有不过是名字不同人数不同而已)

明朝既是丞相制度复苏又是丞相制度终结者。

所谓复苏,唐宋以来,中国再无丞相,宰执大臣由一群人担任。直到明代丞相制度再次复苏,但已是最后辉煌,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啥是另一个极端?因为朱元璋不但不要丞相,连宰执大臣也省了,不但省了,而且为后世子孙做了决策,不能复立丞相。

啥意思?通俗理解就是就皇上自己决策,没有班子,决策完了六部执行即可。

为啥如此?皇权集中到无以复加,没有丞相时代,有宰执大臣,皇帝要听从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废除宰执大臣后,所有事全都决于一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恐怕是两千多年来权力最大的人。

为啥?其后世子孙不也没有丞相吗?没错,但有内阁。

朱元璋的皇帝位置来的实属不易,试想自己能从一个饭都吃不上的农村娃变成皇帝吗?先别说能不能,敢想吗?但朱元璋成了,所以对权力极其看重,集中皇权虽然不合理但合情。但其后世子孙可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出生环境倒还次要,主要是谁都没有朱元璋这个老祖宗有精力,他可以不吃不喝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还能长寿,但这不能复制。

其实没用多久,明代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就在爷爷不能立丞相的教诲下,曲线救国,成立内阁,阁员为大学士,全称内阁大学士。开始内阁仅是一个秘书机构,越往后,内阁权力越大,基本就变成了宰执大臣,尤其首席内阁大学士,更是无与伦比,著名者如张居正,后世亦做宰相来看。

清代基本与明代一致,设立的也是内阁,阁员也是大学士。不同一点是雍正之后,为了应付西北战事,成立了军机处,提高指挥效率,战后亦未撤销,军机大臣是实际决策圈人员,此时大学士成了名誉,但也极其珍贵。内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这也属于位高者不能权重,权重者不能位高的翻版。晚清第一重臣,大清第一裱糊匠的李鸿章就是大学士,但始终未入军机,所以有宰相之名,号称东方俾斯麦。

明清两代的大学士多为兼职,本人还有其他工作,这个更能看出明清两代皇权集中更胜前朝一筹。

所以整体看来,宰相最开始等于丞相,后来变为由数人组成的宰执大臣团体逐渐变成了一个秘书班子,典型的皇权集中,相权凋零。

二. 二把手为何存在?

古代二把手宰相地位一降再降,可以说很不受皇帝喜爱。但为啥必须要存在呢?既有必要性也有合理性,但最终都败给了危险性。

先说必要性,在古代帝王是世袭的前提下,不是每个皇帝都有执政能力,事实上是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而国家大事必须要有一个能抓起来的人,所以二把手必须存在以总览全局。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元首本身就是选举出来的,姑且认为能力最优,那么二把手存在必要性大减,试问美国二把手是谁?没有,副总统绝对不是,也是“后备一把手”,是为危机管理预备的人员。

再说可能性,当皇帝是为什么?为了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从不娱乐?还是为了每天批阅奏章焦头烂额,毫无生活品质?即便某些帝王是这样,也是为了自己江山和后世子孙,是手段绝不是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打下江山为的是享受。但国事都得有人干,谁?宰相,也就是二把手,他或他们必须存在,皇帝才有享受生活的可能。

最后说危险性,宰相必须存在,但又不能神一样的存在。权力太大必然威胁皇权,所以只能削权,先是内朝取代外朝,让外朝变成执行机构,后来发现也不行,内朝也有人把持称谓一人宰相。逐渐过渡到将宰相职权由一人变为数人,防止相权集中,到最后干脆取消宰相,但后来发现没有不行,组建秘书班子,来回折腾,为的都是权力。

无论怎么设计,权力这个东西就不能独享,削弱相权,就必然会其他势力填补空白,比如唐代宦官,权力大到能更换皇帝;再比如明代,一个宦官王振差点能让大明亡国。

中国古代二把手是宰相,不是丞相。丞相是宰相制度下的一个官名,有时存在,有时换个马甲存在,世有诸葛丞相,没有孔明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