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僵尸有什么好处(僵尸有啥好处)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最近疫情,宅家看片的时间也多了。今个大公带你继续装蒜。

和女友看恐怖片时可能遇到的知识盲点,或者三五成群荷尔蒙爆棚的聚会中如何一鸣惊人鹤立鸡群。

那么就从简单的开始。

为此我去厂里的年轻青工那里做了个调查,男性一般比较硬核,或者耍贱。硬核的会说出《德州电锯杀人狂》的真实背景之类问题,试图从问题本身就把逼给装了。

耍贱的就不谈了,问得不着边际,空丢自己的脸面。

到时女性这边问题更加理性,代表了大多数电影小白的困惑,其中问得最多的是:

丧尸和僵尸有什么区别?

OK,让我们装模作样的开个场。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银河系。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而且极具装蒜效果。

记住!

丧尸和僵尸,没有区别!

我估计你肯定一杯咖啡喷到屏幕上了。这么明显的区别你看不到哈?

丧尸是浑身腐烂丧心病狂的欧美重口味,僵尸是清朝官府面目铁青只会跳的中国本土产品啊。

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咱们不谈这种表面的东西,装蒜就要装大的。

首先,丧尸不是什么“丧心病狂”的尸体,这么说的人很显然是想象力过于丰富了,丧尸只是zombie这个词的音译,取了“zom”这个音。

而且丧尸这个词很年轻,完全没有原版zombie那么历史悠久。

你们有没有发现,丧尸这个词在中文语境里是没有的,僵尸就不一样了。

在丧尸这个词被生造出来以前,zombie的其中一个翻译就是僵尸。

你去网络上能查到说zombie这个词源于西非,是巫毒教的一个词。

这种百度来的知识点就别拿来装蒜了。大公告诉你,这八成是一种误传。

zombie这个词源自巫毒教,巫毒教来自西非,所以就有了这种说法。

但美国文化里的zombie是源自海地的,是美洲产物。

最初的zombie翻译做还魂尸。这是意译,就是被认为“死去”的人被巫师通过某种方式复活。

装蒜点来了,复活来干什么?

但最初的zombie并没有攻击性,是巫师操纵的工具,用于干活,殖民时代大量的种植园需要这样的廉价劳动力。

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奴工!

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联想一下旧社会的奴工,因为贫穷导致衣衫褴褛,繁重的徭役和糟糕的卫生状况使得皮肤无血色,身上带点血渍,劳累使得目光呆滞,行动缓慢。想象一下你是一个胸大貌美的西方大白妞,来到海地种植园放眼望去地里有几十上百个这样的人形行尸走肉,那个冲击感。

zombie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娱乐圈是1932年上映的《white zombie》,你去豆瓣搜白丧尸或者白色丧尸是肯定搜不到的,它在豆瓣的正确译名是《白魔鬼》。剧情就是上面说的。

注意这个“白丧尸”指的是女主。这是海地原教旨zombie第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

这也是为什么说其实丧尸文化起源于海地的理论依据。

四年后的1936年,香港南粤影片公司制作,杨工良导演的《午夜僵尸》上映,这是“僵尸”一次第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只比zombie晚了一点点,影片已经失传,但能找到的文字资料显示导演是参照了西方吸血鬼的形象来创作的。

因为都是尸体,zombie和僵尸经过一段时间的平行发展,最终走到了一起。成为相互翻译的对应词。更多时候甚至还能跑去吸血鬼那边打个酱油。

这段漫长的时期,zombie只是增加了更多的“尸体”元素,比如腐烂。被咬后变成同类这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能力还是吸血鬼的专利。

一直到1968年恐怖大师乔治罗梅罗创造的丧尸2.0都是如此。

这是装蒜点,记下,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现代丧尸片的鼻祖,在这里都还没有丧尸咬伤人就会变成丧尸的设定。

想不到吧。这个现在年轻人觉得是常识的玩意居然出现得那么晚。

罗梅罗的设定是富有冷战气息的,丧尸产生的原因是辐射,不管是宇宙射线还是什么其他人造物体诞生的辐射,激发了死人的脑电波。所以只要是死人就会复活,不是被丧尸咬死的才会变,只要在辐射范围内死亡,意外死的都会变。

《活死人之夜》基本开创了除传染外的所有丧尸基本要素,当然影片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对于种族歧视的探讨也很深刻,推荐深度研究,但装蒜就不要了。

装蒜点在这里。

乔治罗梅罗这部开创性的《活死人之夜》据说创作时受到了《我是传奇》的影响。

你或许要问了?1968年的电影怎么会参考了2007年的《我是传奇》呢?

《我是传奇》的原著小说50年代就出版了。

那既然《我是传奇》早就提出丧尸这个观念了,还需要乔治罗梅罗去发明吗?

恩,《我是传奇》原著里并没有丧尸或者zombie,你是受了07年威尔史密斯电影的误导,原著里是一种类似吸血鬼的存在,真正意义叫“新人类”,是有自我意识的。

所以,不要认为《我是传奇》开创性的让丧尸有了智慧,原著里就不是丧尸。是有智慧的类吸血鬼生物。

真正让丧尸和僵尸分离开的工作是在日本完成的。

西方文化里只有zombie没有僵尸,东方文化里只有僵尸没有zombie。之前两个词还能互译,直到1980年真正的身穿清朝官服的中式僵尸出现,才开始产生区别。但因为中西文化并不通,双方都没有任何不适。

只有在中西文化都流行的日本,才需要做出区别,于是日本人做了这项工作。在日本,丧尸与僵尸的名字有明确区分,丧尸叫做“ゾンビ”,僵尸则叫“キョンシー”。

同样的,丧尸3.0的进化也来自日本。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将生物病毒与丧尸有机结合的发明是日本人,但将丧尸3.0革命发扬光大的领导者就是卡普空的《生化危机》。

这个具体就没啥好说了,就是现阶段丧尸的基本形态,大家熟悉的不得了。

将生物病毒引入丧尸概念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完美解决了“传染”问题。第二是引入了“变异”。

从此丧尸再也不是传统的尸体形象,蜕变成可甜可咸可地狱的boss模样。

在这之前,丧尸的“传染”问题一直得不到好的解决,这一源自吸血鬼的能力时不时的就会窜到丧尸身上来,但一直都没有足够“科学”的解释。

中式僵尸早在1985年就通过自己的道家理论,用“尸毒”的理论解释了这点,比日本人早。

这是第三个装蒜点,中式僵尸并不是1985年林正英的《僵尸先生》里首次亮相的,但也没有那么早,邵氏的《七金尸》里是西式僵尸,记住当时zombie和僵尸还是同一个东西。

电影史上第一只身穿清朝官服的僵尸出现在1980年,《鬼打鬼》。

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没查到丧尸文化中“生化危机”这个概念是谁先提出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生化危机》诞生的1996年左右,丧尸代表zombie才开始随着游戏被人广为接受。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会将欧美系zombie翻译为僵尸了。

但之前可是有诸如“吸血僵尸”之类的概念的。

从日本人引领的《生化危机》版丧尸到来之后,丧尸的模式基本成型,双目无神(基本就是泛白),皮肤惨白(很少有青紫色或枯槁状)身体脸庞大面积溃烂,衣衫褴褛或满身血液,总之不会太干净。早期罗梅罗的设定是因为宇宙射线影响了脑波才变成丧尸,所以只要在射线范围内死亡就会变成活死人,而3.0版丧尸因为引入了生物设定,让感染性反而退步了,变成只有接触才能被传染,当然这让部分影片有了更高的创作度,使得生存恐怖更能玩的开了,毕竟虚假的希望有时比血淋淋的现实更加恐怖。

啥意思?如果你手无寸铁,力似弱鸡,行动迟钝,脑子还不大好使,那么面对任何危险你都将是首批领盒饭的人。但没有人关心蒸板上的肉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的!导演或许只能通过不断的制造意外来延长你的生命,但显然次数不宜过多,因为很容易审美疲劳,你自己把路走窄了,怪谁?

那怎么才能走宽一些,让影片更恐怖呢?这就是生存恐怖类概念的套路,他们给你配枪,但没什么卵用,让你武德充沛,但没什么实际效果,给了你虚假的希望,让你觉得你有可能成功,但当可能性变的越来越渺茫的时候,你就会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

这可比一惊一乍只能给你半秒钟心跳的惊悚片刺激多了。

可惜的是,生存恐怖类在生化危机时代也就是1996年就诞生了,二十多年了,免不了审美疲劳。

路子再一次变得狭窄!

最近的两部丧尸题材的大片是2007年的《我是传奇》和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战》。

上面说了,《我是传奇》做为马克斯布鲁克斯在五十年代出版的小说,其实说的并不是丧尸的故事,而是类似吸血鬼的“新人类”。影片对于物种之间进化淘汰互相屠戮的话题有着极具深度的思考,套了丧尸文化的马甲属于自降身价。这也算是传统旧式艺术向新低俗文化的妥协吧。

这部电影版《我是传奇》与其说是给丧尸注入了思想和人性,不如说几乎彻底摧毁了丧尸文化的根基,要知道丧尸首先是具尸体,这是基本设定,在西方文化中,这就是没有灵魂的存在,他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被称作行尸走肉,就是要体现剥离人性的动物价值。这是它令人恐惧的本源。没有灵魂这个宗教文化的内涵才是它的根。

2013年是好莱坞丧尸电影的最后一搏,布拉德皮特拉来了巨大投资整出了《僵尸世界大战》,你没看错,是僵尸。尽管影片的英文名就是world war z。z应该就是指zombie,但它还是被翻译成了僵尸世界大战。

影片非常精彩,剧情,剧本,制作,视觉效果都没毛病。而且设定也颇为保守,没有让僵尸产生智慧,而是用了动物本能反应来解释筛选猎物,算是规避了《我是传奇》的设定硬伤,有些拨乱反正的意思。

影片的看点就是尸潮,这也是丧尸文化能够玩起来的最大动静了。但遗憾的是它失败了。

你可能会不服,明明那么精彩的电影。

根据路边社消息,电影续集已经取消,前作确实精彩,但过大的投资没有带来足够收益,《僵尸世界大战》用自己的素质爬上了丧尸片的天花板。

但现在看来,那是悬崖,而丧尸片似乎正准备自由落体。

强如好莱坞,也会把一个璀璨辉煌的类型片玩死,想想几十年前横行荧幕的歌舞片吧。

目前丧尸片做为一个b级小众门类还能活下去,而中式僵尸片,早已随着九叔的离去而消失殆尽了。

下期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最后,为了九叔,你们点点赞,让群主买丽池十四组的小红,一个全中!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