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虑远,见微知著。近年来,太平洋保险为部署协同业务发展,大力推进了产寿联动、寿养联动、个法交叉等战略协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业务细节的调整,加速了内部服务资源的整合,建立起了客户、渠道、资源协同共享机制,为代理人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代理人杨姗姗就是产寿联合战略的受益者,借助科技个险、太易赔等技术支持,杨姗姗在保险之路上成绩斐然。
进入太平洋保险工作三年,杨姗姗依旧把自己看成一块海绵,吸收着“一个太保,共同家园”的经营理念,释放出“有温度”的服务效能。借助公司产寿联动的战略,杨姗姗业务突飞猛进,成为了销售精英,但对于她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
许下芳华
2011年,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杨姗姗进入啤酒厂做技术人员,凭借本科生物工程专业背景,她迅速获得领导的器重。可后来,原本能够进入晋升名单的杨姗姗,因为怀孕待产失去了这次机会。
在杨姗姗事业低谷期,她很幸运遇到了现在的领导,带她进入太平洋保险,成为了一名代理人。
一开始,杨姗姗很担心专业不对口做不好保险。在参加了太平洋保险的专业培训后,她自信多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开始了保险代理人的职业生涯。让杨姗姗最终决定在这个行业深深扎根的,是自己服务的两个客户出险带给她的触动,让她感受到了保险的价值和自己能够有所作为的空间。
“当时在科技个险上看到我的客户车辆出险,我就第一时间联系了她。”杨姗姗说的科技个险是太平洋保险给保险从业人员使用的APP,借助这一工具,代理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客户出险情况,进行贴心服务。
不久前,女客户一家人去内蒙古自驾游。在回程路上,过隧道时光照不足看不清路,客户的车意外撞上了路墩,车头部分完全变形,车辆近乎报废。车上一家四口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特别是车后排的两位老人。由于安全措施不足,车内扶手箱都被撞飞。
杨姗姗看到两位老人的状态后,为这一家人感到揪心。受伤的老人是客户的公公和婆婆,婆婆的头部半边装了钛合金头骨,因为有排异反应必须长年服药。仅公婆二人的医疗费就花了60多万元,由于二人没有商业保险,许多医疗费用只能自己承担。
事故发生后,女客户主动来找杨姗姗咨询寿险,这让杨姗姗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当初客户对寿险产品非常排斥。在经历了这场意外,客户心态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她给能上保险的家人各买了一份太平洋寿险。
这次事故也让杨姗姗意识到,购买车险产品的客户很多都有寿险产品的潜在需求。“车险也好、寿险也好,不能等到出现意外时再买,保险是必需品,要让客户形成这样的意识。”
此后,她开始留意“科技个险”上购买车险的客户动态,每次看到客户出险,杨姗姗总会在第一时间致电询问赔付情况。在她看来,客户买了太平洋保险,她作为连接公司和客户的纽带,就应当第一时间把服务送到。
“谁都不希望发生意外,我能够做到的就是让他们了解保险是一份保障,真正的重视起来。”杨姗姗说,她主动给车险客户推荐寿险产品,并不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工作心态,而是真诚的希望他们接受“保险是必需品”的理念。
记得有一次,杨姗姗的一个客户车险到期,她在替客户续投车险时,建议客户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寿险。当时这位客户被杨姗姗的真诚打动,便给父母买了一份太保的健康险。
一个月后,杨姗姗接到了这个客户的电话,客户的父亲换灯泡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右脚粉碎性骨折,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当时客户整个人都慌了神。杨姗姗陪着她跑前跑后,跟进治疗全程,直到客户的父亲出院。
“她父亲的治疗花费6万元,社保报销25000元后,剩下的医疗费用由太保全额理赔。”杨姗姗说,上午把资料递交给公司,理赔人员立刻就联系到她,称预计下午就能打款。没过一会,客户就收到了理赔到账的明细。
客户对这样的理赔速度非常满意,而杨姗姗说,这还不是最快的理赔速度,因为有住院观察期,资料需要时间审核,一般而言,普通的摔伤碰伤,当天就能拿到理赔。
杨姗姗还特别提到,现在的保险理赔能够快速完成,是因为有太平洋保险后台技术的支持。像上面这个案例,她只需要把资料通过“太易赔”APP传送到后台,就能辅助客户自助理赔。与以往保险业务人员把资料提交给网点的理赔方式相比,新方式大幅提高了资料审核效率,大大缩短了理赔时间。
经过这件事情,杨姗姗说自己又多了“一群特殊的家人”,很多客户都成为了她的朋友。最令她感动的,是朋友每次闲聊到这件事情时,都会突然一脸认真的对她说一句谢谢。杨姗姗觉得,工作里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莫过于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这不仅让杨姗姗对工作有了更大的热情,也让她坚定了留在太平洋保险的决心,为更多的家庭送去保障和服务。
热血飞扬
杨姗姗这样的“准90后”一直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善于运用科技手段,让她走在了许多人的前面。
朋友圈就成了她与客户拉近距离的秘密武器。看到客户更新动态,她会主动关心问候。遇上特殊节日,杨姗姗还会给客户发条信息,送个祝福。杨姗姗外向开朗的性格在客户中颇受欢迎,在日常的关心和拜访中,她跟不少客户的关系更加紧密。
别人的朋友圈多互动、自己的朋友圈多更新是杨姗姗的工作秘籍,每次出单或者出险她都会在朋友圈晒出来。在杨姗姗看来,把自己的朋友圈经营好,才能巩固客户的信赖,同时还能挖掘潜在客户。“说不定哪天有客户要买保险了,就会想起我”,杨姗姗说,这是新时代的“服务精神”。
杨姗姗一直调侃,是科技的进步升华了这种服务精神。特别是有了太保科技个险APP后,给了她跟进客户动态的新渠道。在挖掘客户时,杨姗姗很擅长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既是人群的细分,也是需求的细分。
杨姗姗说,有一次在科技个险上跟进客户动态,意外发现了很多客户来自同一家公司。于是,杨姗姗把这些客户按照公司划分成多个群体。后来一一进行通话、拜访,最后给他们做了团体车辆的保单。与一辆车购买车险的费用相比,多辆车组成团体车辆的保费更为优惠,相当于“团购”。
因为给客户带来切实的优惠,越来越多的客户把周围的朋友介绍到杨姗姗这边购买车险,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公司联动”,来找杨姗姗购买车险的团体客户逐渐形成了规模。2018年,杨姗姗完成两百多辆车险单,保费近80万元,除去节假日,平均每天出一张车险单。
杨姗姗不觉得自己是销售,而是彻头彻尾的“服务人员”。起初从处处碰钉,客户不认可保险、不认可自己,到后来跟客户交朋友,获得他们的认可,再到客户介绍周围的朋友投保。这个过程让杨姗姗学会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保险代理人。
在她看来,无论是“科技个险”还是“太易赔”,科技的进步让每个人获得便利,服务的人也让保险变得有人情味。杨珊珊直言,自己能有现在的成绩,太保树立的服务理念是动力的源泉。
紧跟战略
实际上,像杨姗姗这样的一线员工,最直接感受到客户的需求。杨姗姗之所以想到车险和寿险交叉销售的方法,背后是太平洋保险的积极战略布局。
以往保险代理人最看重个人手里的客户资源,着某种程度上就会形成信息孤岛。而目前太平洋产、寿险北京分公司为推动协同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定期召开联动会议,共享客户资源和门店、整合服务资源,形成了整合发展。杨姗姗总提到,自己是沾了公司战略布局的光。
产寿险联动不仅没有造成保险代理人客户的流失,反而大幅提高了经营效率。杨姗姗这样的代理人善于运用资源,这种新机制成为了他们手里的一把宝剑。
这样的协同经营、资源共享,也助推太平洋保险业务持续平稳增长。在此基础上,太平洋保险还将此升华为“一个太保,共同家园”的经营理念,通过多项举措把先进理念实实在在的落地。
杨姗姗说,如果不干这行,也许不能理解什么叫做“一个太保,共同家园”。当真实的案例摆在面前,大家才能真正明白这不光是一句口号。“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做一个有温度的保险代理人的原因。”杨姗姗说,她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