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教育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作文)

作者:麦尼,CFA持证人,SOA北美精算师协会会员,财经讲师

前段时间的双减政策,把教育问题推到了前所未有热度。孩子被辅导班“卷”的时候,父母十分焦虑,没有辅导班可“卷”的时候,父母们更焦虑了。这届父母简直就是为焦虑而生,生命不息,焦虑不止。

就在父母焦虑又不知所措的时候,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了,再一次把教育问题推向了一个新热度。

这里我们不过多探讨教育理念的对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本不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今天我们就谈谈,教育真正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


01 教育,真的会影响收入吗?

这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好好读书,才能找到好工作,好好读书,才能提高收入”,这早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但是这一“定论”也一直被质疑:

那些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甚至留学的人,家庭本来就相对富裕。那他们的高收入是教育带来的,还是优越的家庭环境带来的呢?

那些硕士博士毕业生,智商本来就高。那他们的高收入是教育带来的,还是先天的高智商带来的呢?

显然,家庭的经济基础、先天的智商、成长的环境、后天的教育,都会对收入有所影响。但是教育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呢?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里斯特和因本斯,终于把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研究清楚了。

他们采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研究方法,剔除了教育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从历史数据中得到了结果。(本届诺奖的另一个研究课题——《提高最低工资,会不会影响失业率》,研究方法也很巧妙。)

美国的很多州规定,孩子要在满6岁的那一年的9月份入学,在年满16岁以后,可以离开学校开始工作。

美国的入学规定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入学规定是,每年8月31号满6周岁的孩子,才可以在当年九月份入学。

也就是说,按照美国入学规定:以1920年为例,1920年1月1日到19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在1926年会满6岁,在1926年的9月,他们都要一起入学。

但是可以离开学校的时间却是不等的。1920年1月1日出生的孩子,在1936年1月1日,年满16岁,就可以离开学校,他们受教育的年限为9.25年;而19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在1936年12月31日,年满16岁,才可以离开学校,他们受教育的年限为10.25年。

这样算来,在不同季节出生的孩子,受教育年限是不同的。而出生季节,用来区分受教育年限的区别,几乎是一个“干净”的变量。也就是,从统计学研究上来说,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只研究教育年限这一个变量对收入的影响。

平均来说:第一季度出生的孩子,入学的平均年龄为6.45岁;第四季度出生的孩子,入学的平均年龄为6.07岁。

教授们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的受教育情况,发现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个季度出生的人,少上了0.126年学,教育回报率低了0.7%;

又研究了20世纪40年代的受教育情况,发现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个季度出生的人,少上了0.109年学,教育回报率低了1.02%。

再把受教育年限拉长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与受过11年教育的人相比,受过12年教育的人收入平均要高出12%;受过16年教育的人收入要高出65%。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我们只知道教育会带来收入的提高,却没有想到会提高这么多。

当然,诺奖评委会也表态了:表彰的是教授们的研究方法,而不为他们的研究结论背书。

那教授们的结论准确吗?

教授们的结论是从真实发生的数据中得出,当然是准确的,但是只是对当时来说是准确的。放在当下还适用吗?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02 现在,除了收入,教育还能带来什么?

在这个信息空前发达、学习渠道多种多样的时代,跳槽、转行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频繁,很多新兴的工作机会都能带来收入的大幅提升,比如自媒体,比如主播。看起来遍地都是机会,教育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是把握机会的能力,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以及权衡取舍的思考能力,恰恰就是教育所带来的。

就像经常被提及的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很多人因此诟病,受教育过程中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到底能带来什么?

这样的努力最终带来的,就是选择的能力。

在当下,教育的影响比以前更加直观,这个影响不仅仅是收入上的影响。尤其是现在有门槛的工作,比如高科技行业,研究领域,撇开收入不说,硕士博士学历就是进入工作领域的敲门砖。

也许有人会说,读到博士,成本也是很高的,不只是读书的费用,还有读书的这几年时间,如果参加工作,这几年的工作收入也是读书的成本。

这样算来,从收入上看,也许读完博士并不是最划算的,但是考虑到受教育过程中,培养的格局,提升的认知,教育似乎就回归了教育本身。

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更多人受教育就已经达到教育的目的了。教育不等于收入,不需要转化成收入才能体现其价值。而教育的成果,正是我们一个接一个做出的选择。


03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偏离了教育本身?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离教育本身很远。谈到教育,几乎都是和收入挂钩的话题。那是因为很多人确实还处于贫困状态,在受教育的路上负重前行。

|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其普及程度也是社会基本保障的一部分。过去几年,国家的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带来了很大帮助,而比这一帮助更有力的工作在更早就开展了,那就是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义务教育看起来只是解决了偏远地区上不起学的问题,但是最终改变的可能是几代人的生活。

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们能看到的困难,只是他们交不起学费,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他们还面临着更多问题,他们可能吃不饱饭,也可能在冬天穿不暖衣服。“饥寒交迫”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只是电影镜头里的画面,其实在他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

对于大山深处的放牛娃,只有教育才能带他走出“放牛->娶妻->生娃->放牛”的循环,也只有教育才能带他走出大山,看看山外的风景。

对于他的下一代或者再以后的后代,教育带来的更多的是精神文明的提高,而对于那些因为免费才能上得起学的第一代人,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他先填饱肚子,先填饱肚子再说。

而免费的义务教育,真的是带更多人走进了课堂,让他们也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也能看到教育带来的微光。

我们的基础教育,谈不上多么优秀,只能说越来越好。


| 高等教育

再看看高等教育,优质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稀缺资源,稀缺资源总是会带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很难享受过程本身,因为竞争的结果才是目的。

比如中产家庭,孩子上学的目标就是进名校,甚至是藤校。因为进名校就会进入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结识更优秀的校友,毕业参加工作时,也会拿到更高的工资。

相比于中产家庭的父母,孩子的一切目标都是比父母做的更好。孩子在各方面做的更好,似乎是父母优秀的一个延续,而且,父母在原本就优秀的基础上,还多了一个标签——“教育成功”。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优越的环境中,读书似乎没有读书该有的味了,因为在优越的环境中,目标是变得更优越。这到底是“优越”本身的问题呢,还是“必须要变得更优越”的问题呢?

这么看来,本该享受读书的那一群人,一部分在为生计负重前行,一部分在为“更优越”而焦虑。

那教育的尽头到底在哪里呢?


04 教育的尽头到底在哪里?

在东北吗?

宇宙的尽头都在东北,教育的尽头似乎在东北也能找到答案……

教育的尽头是更多的自由,而不是更多的焦虑。

当父母谈到教育的时候,如果满脸焦虑,孩子很难不被这种情绪感染,似乎教育和焦虑就是挂钩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如何从焦虑的泥潭中走出来,也没有想过,不要把焦虑传递给下一代,更没有想过如何从教育中获得更多的自由。

在孩子读书过程中,父母可以满足其车厘子自由,小龙虾自由。但是孩子等到读完书,该就业的时候,似乎全家都不自由了。孩子可能因为没有学自己喜爱的专业,无缘相关的工作;父母可能因为没有提供更充足的教育金,导致孩子即使在热爱的行业中,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甚至,孩子的学习和工作还不如父母,这也很正常。因为这一代的父母,在学习和工作上,受他们的父母支配很少,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而他们的下一代,所有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不放过吃饭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

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空间,他在择业的时候也许就会更加清晰,自由的进入热爱的行业。

当然,在孩子不具备选择能力的时候,父母就要做好长远的教育规划。诺奖的结果也告诉我们,多读几年书,总是没错的。

但是,在这个漫长的读书过程中,还是要多听听孩子的声音。毕竟,教育这件事,孩子才是主角。如果忽略了孩子的声音,谈教育,那就是谈剧本,孩子只是个演员。其实,他本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更精彩的生活。


更多精彩干货,请关注【骄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