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款天簌D档多少转跳档()

在民国时期,涌现了一批武术造诣很高的武术大家,这其中又以万籁声出名最早。他在25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国术馆馆长,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那么他究竟有多厉害,后来又有些怎样传奇的经历呢?

(万籁声)

万籁声于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一户书香世家。

说起来,万籁声的父亲万廷献也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他腹有经史,中过举人。考入湖北陆军学堂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公费留学的资格,成为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批中国留学生炮科毕业生。

学成归国后,万廷献得到了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的器重,被委任为湖北新军炮兵管带,负责督练新军。后又调入北平,担任炮兵监督及陆军第四中学总办等职务。

民国成立后,万廷献成了袁世凯极力拉拢的对象,先后被授予陆军少将及陆军部高等顾问等重要职务。

由此可见,万籁声的家世不光是极好的,而且有这么一位在军政界里十分耀眼的爹,他的人生之路原本就该是读书入仕,将来必然有一番大作为。所以,万籁声小的时候,就一直被留在葛仙镇老家读书。

13岁的时候,万籁声第一次出走故乡,跟着万廷献来到了北平,并在那里读初中。4年后,万籁声考入北平农业专门学校(现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被留校任教,做了一名讲师。

在那个尊重文化的年代,能在大学做一名讲师也是相当不错的职业,薪水不低,社会地位也不错。万籁声如果没有其他想法,大抵一辈子教书育人,也算十分平安顺遂的人生了。

不过,民国时期,在孙中山“富国强民,强族强种”的倡议下,武术受到国人热捧。不少年轻人都投身于拜师学艺中,为的是能让中国早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万籁声受全民习武的影响,很早就对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立下了要成为武术名家的志向。但之前受长辈束缚,没条件习武。参加工作后,万籁声决心实现习武救国的志向。然而,他与武林中人并无往来,想要拜师学艺,也不知到哪里才能找武术名家,这让他十分苦恼。

这天晚上,万籁声像往常一样在学校里信步而行。走到一个僻静巷子时,看到几个流氓正要非礼一个女学生。一向好打抱不平的他疾步上前,正准备制止。没想到一个壮汉先他一步窜到了流氓面前,厉声喝道:“你们要干什么?还不快滚!”

流氓见壮汉人单势薄,反而挥拳相向。哪知壮汉三拳两脚,就把几个流氓打趴在地,直喊救命。

见此情景,万籁声忍不住连声叫好,走上前去,向对方打听名姓。这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六合门大师赵鑫洲。

说起来,赵鑫洲本是河北顺义人,祖上便擅长技击,后来拜沧州神枪刘德宽为师,学得六合门拳术与杨家秘传枪。艺成后先在清廷担任锦衣队教头,后因不满清廷统治,辞去职务,在北平开了一家永胜镖局。

说巧不巧,万籁声认识赵鑫洲的时候,他正被农业专业学院聘为国术教师。因着这一层,万籁声很是欢喜,当即拜赵鑫洲为师,自此开始了学艺生涯。

(杜心武)

4年后,万籁声不光打下了扎实的武学基础,还把赵鑫洲的绝技都都学到手了。这时,他打听到“南北大侠”杜心武正滞留北平,于是几经辗转,终于见到了杜心武。

杜心武虽说是一代大侠,但他不修边幅。不光满嘴疯话,而且行为怪异,不熟悉他的人总把他误认为是神经病。万籁声见到杜心武后,也不由得仔细打量了一番杜心武。他觉得杜心武虽然衣衫褴褛,但是两眼如炬,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当万籁声表明来意后,杜心武哈哈大笑,表示他根本不懂什么武功,并打发万籁声离去。万籁声并不因此就打退堂鼓,反而隔三岔五就去拜访杜心武。最后,他的恒心和毅力感动了杜心武,杜心武因此开天辟地第一次收了徒弟。

武林门派收徒弟向来有很多严格规矩,比如考察徒弟的品德、悟性等,所以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到的,像杜心武,虽然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他在选徒弟上,依然很谨慎。再加上自然门有传单不传双的规矩,所以杜心武挑徒弟那就更严苛了。万籁声就是杜心武唯一的弟子,当然是得真传的弟子了。

自然门功夫看起来貌似不难,可练起来十分辛苦。在杜心武的指点下,已经有一定武学基础的万籁声,还得从圈手开始练起。接着练鬼头手、踮踢、骈踢等。除了练基本功,万籁声还要研习《庄子》,以充分理解“道法自然”,并将其融入到武艺之中。

跟随杜心武苦学7年后,万籁声终于掌握了自然门精髓,他的武艺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看到万籁声对武术非常痴迷,杜心武又给他推荐了刘百川、王显斋等武术名家。在那些武术名家的指导下,万籁声几乎把各门派的功夫学了一个遍,比如八卦、太极、暗器等。由于集百家所长,他的武功在不断苦练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博采众长后的万籁声,将各门派武功进行了比对,并将心得写成武术论文,接连发表在《北京晨报》上。这些有关于武术的文章在刊发后,引起了极大轰动,万籁声也因此受到了武林同仁们的关注。

受到鼓舞的万籁声非常高兴,于是,他一鼓作气又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武术汇宗》。在书中,他不仅讲到了外功、内功、拳法和器械等,还把各门武功练功的方法与理论,都一一进行了详解。

这本书一经出版,得到了武学爱好者的一致追捧,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本指导练功的武林秘籍。

1928年,南京国术馆成立后,举行了第一次声势浩大的武术国考,一时南北武林高手踊跃报名,都想在比赛中争夺第一名。万籁声也摩拳擦掌,想去试试自己的实力。此时的万籁声与杜心武师徒多年,感情上亲如父子,所以杜心武也很支持万籁声去亮相。毕竟这种全国性的武术比赛,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去了肯定获益匪浅。

万籁声临行前,杜心武对万籁声一再叮嘱他,在比赛的过程中,一定要冷静观察,巧于应付,切不可一味蛮干。随后,杜心武又将珍藏多年的短剑送给万籁声,表示他这一去,也许师徒情分就此了结,此后怕再难相见。

没想到杜心武一语成谶,万籁声在比武后,果然再也没能和杜心武相见。

在武术国考的过程中,万籁声也有了一段奇遇。

据《万籁声回忆录》记载,万籁声其实只参加了第一场比试,并在比试中取得了胜利。按道理他应该接着继续参加第二场比试,可是由于他受了风寒,患上了重感冒。再加上食用了不洁的食物引发了腹泻,因此身体十分虚弱,根本无法进行接下来的比赛。

然而,那场精彩比赛,却给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得知他生病后,张之江还亲自到客栈来慰问他,承诺留他在国术馆担任教务主任一职,并用小汽车把他接到了国术馆招待所静养。

万籁声能得到张之江的关照,其实也是因为在那场国术比试中,由于没有对参选对象进行甄别。尽管各路高手云集,但大多数是武艺泛泛之辈,一上场就不讲武德,直接扭打到一起,甚至还互扇耳光。

最后,虽然通过数场淘汰赛,筛选出来了最优等的二三十人,但张之江还是觉得离他想要的结果相差甚远。所以他在训话时说,只有万籁声才是真功夫,明明相隔两三丈远,却一个箭步就到跟前,两拳就把对方放倒。

最终,张之江把万籁声确定为国考第一名。

(张之江)

当然,这个结果也引起了一些选手的不服,考得第一名的顾汝章,在选手们的坚持下,和万籁声进行了一场较量。结果两人抱拳后,万籁声一招“吐手若奔蛇”,直逼得顾汝章连连后退,毫无进攻的机会。顾汝章情急之下,跳了木椅,正待还手,万籁声又疾如闪电,伸出一指直直地向他鼻子点来。

身手好不好,一般武林好手只用两招就已经知道胜负了,顾汝章也看出自己不是万籁声对手,干脆作揖认输。

这之后,大家才真正意识到万籁声的武功高深莫测,因此都对他敬仰不已。

两广总指挥兼广东省主席李济深很看重万籁声的功夫,再加上自从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各地也纷纷成立地方国术馆,所以李济深便聘万籁声做了两广国术馆馆长,并授予他少将军衔。此时,万籁声不过25岁年纪。

年轻的万籁声做了国术馆馆长,引起了各路豪杰的不满,上门来挑战的络绎不绝。万籁声知道,只有应战才能令这些人折服。所以他有求必应,靠着六合门神功打败了不了少人,而他也凭着显赫的战绩,在两广名声大振。一时,不少武术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学艺,北拳南传也因此成为了两广国术馆的特色所在。

不过,随着李济深下野,两广国术馆也随之解散。随后,万籁声又在湖南军阀何键的邀请下,创办了湖南国术馆,并担任馆长一职。

在万籁声担任馆长不久,长沙一位叫马跃林的道士,向他下了挑战书。

马跃林身怀绝技,一身铁布衫擒拿功夫,向来无人能敌。此外,他的杨家撒手锏与十八罗汉神功,也一直无人能破,所以他是湖南顶有名气的武林高手。

原本,在何键创办湖南国术馆时,马跃林就认为馆长非他莫属。结果万籁声一个外地人做了馆长,这让他十分不舒服,于是他就给万籁声下了挑战书。

万籁声看到挑战书后,欣然应战。随后,二人在何键等军阀的见证下,进行了一场比武。二人交手数招后,万籁声突然寻了个破绽,使了一记窝心脚,把马跃林踢翻在地。马跃林的徒弟见状,使出招数想要偷袭万籁声,没想到万籁声一个迎风展翅,就把他的徒弟打得直呼救命。

马跃林见万籁声的武功果然在他之上,顿时心服口服,当即抱拳认输。从那以后,万籁声在湖南武林界威望极高。

万籁声不光倾力教授武术,还经常带着学生们到武汉、杭州等地进行武术交流。这让学生们不仅大开眼界,而且也让他们在练习武术时,更加用功。

抗战爆发后,万籁声担任了重庆中央训练团武术教练,后来又在多所高校担任国术老师。

解放后,天下太平,由于没有了战争,武术的存在也就不再像从前那么重要了。于是,万籁声在福州定居后,改行行医,做起了骨伤科医生。

不过,出于对武术的热爱,万籁声依然广收徒弟,传授武艺,并且他还继续撰写了很多武学专著。

1991年,88岁的万籁声为了把武术发扬光大,还创建了“万籁声武术馆”。遗憾的是万籁声在次年作别了人世。

尽管万籁声已经去世,但他一生为推广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收了数千名弟子,这其中不乏全国冠军与武术高手。当然,桃李满天下的他丝毫不用担心,他所学的绝学会渐渐消失。因为他的学生们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如今还有不少人练习六合门与自然门武艺。也正因如此,万籁声在武林界的影响力很大,哪怕在他去世多年。武林界人士谈到他的过往,依然非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