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20万现在多少钱(04年20万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文 | 文渊说史

编辑 | 文渊说史

汪明明

小小的访客

2004年12月16日,北京正是天寒地冻的天气,滴水成冰。

这天傍晚6点多,一个衣着单薄的少年敲响了丰台区监察大队的门。

“有人在吗?还有人在吗?”少年边敲门边喊着,还略显稚嫩的声音在寒风中更显可怜。

因为寒冷和饥饿,少年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但他的眼中却透着倔强的光芒。

他走来走去,发现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这里的办公室大多都锁着门。

可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不找到人他就无法回去。

丰台区市场监管大队图

“有人在吗?请问有人在吗?”少年仍旧不肯放弃,继续敲门。

终于,从旁边一个房门中走出来一位年轻漂亮,穿着朴素的女子。

女子一看这么冷的天,竟是一个小孩子在外面敲门,孩子的手都冻得通红了,她连忙走上前去。

“老天呀,孩子你怎么穿这么少站在这里?是迷路不认识家了吗?”

女子边说边拉着少年冰凉的手,一股温暖的力量从女子手上传来,少年听到这句话,感受到这种温度,突然就哭了出来。

女子赶忙把他领进房间,让他坐在火炉边,又给他倒了杯热水,接着说:

“孩子你别哭,来喝口热水慢慢说发生什么了?看阿姨能不能帮到你。”

听着女子温暖关切的话,少年感觉她和母亲很像,喝了口温水缓缓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异乡少年

少年名叫汪明明,才16岁的年纪,是从千里之外的安徽来到北京打工的。

可在这里没多久,他就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公平待遇。

汪明明从小不爱读书,但也不属于特别调皮捣蛋,心术不正的类型,只是不爱读书不想上学。

加上从小家里比较穷,就连初中都没有好好读完他便辍学在家了。

那时年纪尚小,家中只能让汪明明跟着去田里干农活,可汪明明却是闲不住的,每天活儿没干多少,祸事却不断。

在鸡飞狗跳的日子里,他也渐渐长大。16岁时,父母同意他出门打工,他就跟着同乡的几个人来北京“发大财”了。

也就是2004年,他和同乡来到毕竟丰台区一个羽绒服加工厂打工,这里一切都很新奇,让汪明明增长了不少见识。

可没经历过社会险恶的单纯少年,很快就“闯祸”了。

由于他年纪比较小,他们车间的领班总是让他做又脏又累的工作。

当时汪明明并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加班的话会有工时费,挣钱就比别人多。

可整整两个月后,他发现同车间和他一起的工友,明明下班很早,工时和他一模一样。

于是,年轻气盛的汪明明就找到领导反映这件事儿,没想到领导直接不认他加班的事实,他就和领导吵了起来。

“你凭什么让我加班不算工时?”汪明明气的双手握拳,怒目圆瞪质问领导。

“我是这里的头儿,一切就是我说的算,本上没有记录,你就不算加班!”领导风轻云淡地回答。

汪明明气得像是炸毛的小兽一般,直接对着领导喊:“我明明加班了,你应该全都给我加上!”

“汪明明,注意你的态度和用词,不想干立马滚蛋,别在这里瞎胡闹!”领导直接威胁起了汪明明,一副拿捏住他的样子。

一听这话,内心怒火中烧的汪明明也气急了,直接吼道:“不干就不干,把这俩月工钱给我结了,我立马走!”

“你想得美,看你这幅样子,还想结工钱?做梦吧!”领导一副尖酸刻薄的小人嘴脸,说完就直接离开了。

汪明明气不过想冲上去,可被旁边的工友们一把拦住了,让他千万不要冲动行事儿。

之后,有工友提出让汪明明去给领导道个歉,以后还能够在这里工作。

他还听说,这个领导是厂子的二把手,厂长常年跑业务,厂子就属这个领导说话最管用。

可是受了委屈的汪明明,绝对不想再继续被压迫了,他一定要出钱走人。

后来,同乡的人安慰他,只要能要出工资,还有其他厂子能进去打工,他这么勤快,到哪里干活都可以的。

可是汪明明身无分文,他带来的钱早就被花光了,要是要不出工资,他是寸步难行。

这是同宿舍的工友和他说:“你可以去丰台区劳动监管大队试试,听说那里就是专门管这些厂子发工资的,说不定他们能帮你。”

汪明明听到这个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要是有这样一个好方法,那他肯定要去试试。

第二天早上9点,汪明明就带着同乡人借给他的5元钱,踏上了去丰台区监管大队的路。

可北京太大了,汪明明一个千里之外乡下来打工的小孩子,看着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免心生胆怯。

手里只有5元钱,他靠着问路才搭上了公交车,之后又转了1趟车,还绕了很大一圈,终于在傍晚时分,找到了这里。

这一路走来,小小的汪明明心里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监察大队中。

虽然他来晚了,但幸好这里还有一盏灯,幸好他遇到了一个负责任的工作人员。

女子听完汪明明的故事,眼眶都红了,他拉着汪明明的手说:“孩子,你别怕,阿姨叫王群,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明天一早你再来,阿姨找几个人带你过去要钱。”

汪明明听到这里,已经冻了一天的他就像是得到了太阳的照拂一般,心里全是暖暖的。

又喝了几口水之后,汪明明的肚子“咕噜噜”响了起来,可能是觉得有些不合时宜,汪明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王群看到少年窘迫的样子,关切地问道:“孩子,你是不是没吃晚饭呢?”

“我一天没吃饭了,我身上的钱只够坐车,不敢吃饭。”汪明明说着说着就低下了头。

王群从口袋里翻来翻去,好一会儿才找到一张20元钱,直接塞到汪明明手中。

“乖孩子,快拿着这个钱去吃顿热乎儿的饭再回去。”

汪明明饥肠辘辘,看着手里的20元“巨款”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要这个钱。

但王群依旧安慰他:“快拿着钱去买饭吃吧,吃完回去睡一觉,明早要工资去。”

汪明明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狠狠点了点头,在心里想着,之后一定要将这20元钱还给漂亮阿姨。

也是这20元钱,直接影响了汪明明今后十几年的人生方向。

20元的恩情

汪明明离开监察大队后,人生第一次去了一个小餐馆,他虽然局促不安,但肚子里太饿了,就点了份鱼香肉丝。

热气腾腾又香喷喷的饭菜中,汪明明夹着泪水吃完了这顿此生难忘的一顿饭,之后又赶紧坐车赶回去。

鱼香肉丝

幸好回来时他没有再迷路,很快就到达了厂子的宿舍。

第二天一大早,汪明明再次赶往了丰台区监察大队,这回出来接待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男子表示王主任已经给他们交代过汪明明的事情了。

之后,汪明明就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再次回到厂子问厂里要工资。

由于监管大队的介入,很快汪明明就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工资。

同乡劝说他留在这里,去其他厂子找一份好点的工作继续干,可汪明明小小年纪,经历了这么多,他不想再留在北京了。

监管大队的工作人员还特意将他送去了车站,在路上,汪明明问王群阿姨的事情,工作人员表示王主任这几天出差了,她没在这边。

模拟场景

于是,汪明明从工资中拿出20元钱,希望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能够帮自己转交给王群。

工作人员始终没接,他安慰汪明明:“孩子,以后你再来北京了,就当面交给王主任,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孩子,你先拿着这钱吧,也记住以后遇事情不要鲁莽,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要会寻求法律帮助,千万不要走上歪路!”

汪明明再次点了点头,又将钱放了回去,低下头沉默不语。

他心里想着,那天要不是同乡和工友们的提醒和援助,要不是后来能够遇到王群阿姨,她给自己的20元钱帮助,自己可能真的会毁了。

当时他心灰意冷,觉得要是要不出工资他就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之后更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

可这一切,都在遇到王群阿姨之后改变了,因为她漂亮又温柔,还安慰和关怀自己,这都让汪明明感觉,这个世界上还是善良温暖的人更多。

也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儿,让汪明明整整记了18年,也影响了他18年,之后还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苦寻恩人

回到老家之后,汪明明明白过来,吃了许多苦头都是因为没好好上学,没有知识的原因。

他回家之后和之前大不一样了,主动进学校学习起来,这让他的父母亲都十分高兴。

虽然汪明明知识基础薄弱,之后读了中专技校,但人生却走上了正轨。

后来毕业、工作、结婚,汪明明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心中始终没有忘记那个饥寒交迫的傍晚、温柔漂亮的王群阿姨给他的20元帮助,以及那碗难忘的鱼香肉丝盖饭。

汪明明

也是因为那段经历,让他养成了在路上遇到可怜之人,遇到乞讨者都会毫不犹豫将口袋中的零钱给他们。

就算生活中遇到一些受伤的小猫小狗,汪明明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这一切,都是当年的20元钱给他的力量,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温暖传播下去。

汪明明在工作后,一直想要去北京寻找和报答王群阿姨当年的“救命”之恩,也想要将20元钱还给她,可始终联系不到。

他甚至托朋友打听,给北京丰台区监管大队打电话,结果得到的全都是“查无此人”。

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之后更是加入了家乡的蓝天救援队,在大家需要帮助的时候,立马出动。

一颗善良的种子在内心发芽,经过温暖的浇灌,总能长成参天大树,让社会中多些阴凉,多些果实。

汪明明就是这样,因为王群阿姨给他的帮助,在他心里种上了那颗善良的种子,他也用行动让这颗种子发芽,去温暖别人

终于,在整整18年之后,汪明明因为工作出差来到了北京,他打算自己继续寻找王群阿姨,还这20元救命钱。

在忙完工作后,汪明明驱车来到了丰台区监察大队的大院,再次开始打听。

“请问,这里有一个叫王群的工作人员吗?”汪明明心中激动不已。

“没听说啊,小伙子你是不是记错了,我在这里做保安好几年了,从没见过这样一个人啊!”保安大哥十分肯定的回答。

“应该是不在这里了,她是18年前在这里工作的,现在估计不在了,您能帮我问下吗?”汪明明不死心。

好心的保安大叔让汪明明先坐下去后,他去工作人员里面给汪明明打听了。

好巧不巧,正好有个老干部回来,刚进门就听到保安问起“王群”这个名字,他回答说自己知道。

原来,这个老干部就是王群的同事,也快退休了,他说王群前几年就退休了,没再回来过。

听过保安问人的缘由后,他给了汪明明王群的联系电话,汪明明十分激动,赶紧拨了过去。

“喂,您好,是王阿姨吗?”汪明明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

“您好,请问您是谁?”王群接到电话礼貌回答。

汪明明听到这个声音,眼泪像是断线的珠子一般掉落下来,泣不成声。

“小伙子,你别哭,有什么困难你慢慢说。”王群在电话那头依旧轻声细语。

王群止住眼泪,激动地介绍自己,感谢当年王阿姨给他的20元救命钱。

“王阿姨,您当年借我的20元钱,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得,除了感激您,我还想把钱还给您!”

王群说着说着眼泪又出来了,但电话中传来温柔细腻的声音:“小伙子,阿姨真的记不起你是哪位了,那几年来我们这里寻求帮助的民工特别多,我也是力所能及帮助大家,这钱你不用还了。”

“不行不行,我一定要还您,这不仅仅是还您钱,我更想给您表示万分感谢。”汪明明情绪再次激动起来

“这都是小事儿,你之后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王群坚定的语气让汪明明再次感受到了力量。

他明白王阿姨是不求回报,但他自己也不能忘感恩。

他非常想问下王阿姨家庭住址,想带礼物去拜访。可王群叮嘱他过好自己的生活,以后也多行善,做问心无愧的事情就好,不用麻烦来拜访了。

挂断电话后,汪明明想来想去,用电话搜到了王阿姨的支付宝,给王阿姨转去19元钱,还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王阿姨,当年您借给我20元钱,今天我还给你19元,剩下的1元钱我永远欠着您,这1元钱让我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经历了18年的风霜和历练,这个美好的故事也有了圆满的结局。

这20元钱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钱了,它包含了太多的善意和期望,更是一种寒冷中的救赎。

王群当年的一个善举,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之后不求回报,值得人敬佩。

汪明明年少深陷困顿,偶遇恩人搭救,从此走上人生正轨,多年来行善积德,不忘恩情,知恩图报,让我们感动无比。

善心和爱心就像是沙漠中的一场雨,能滋润干涸的心灵,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能照亮前方的路。

汪明明正是因为受到了这种人间温暖,才开始将自身的温暖传递给别人,这何尝不是一种报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