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卡车 原创】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需要大量的基建装备和运输车辆,但是国内的载重汽车在当时技术不是很成熟,有很多上装设备无法做到兼容或者高耐久度,物流车型亦是如此,在出勤率和长途运输的可靠性上也有些无法保证。
于是在那段时期便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卡车,来确保国内运输的正常运转,期间出现过不少经典车型,跟着文章一起来回忆吧!
太脱拉太脱拉卡车,英文"TATRA",名字是根据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的一座山命名的,曾少量在国内引入太脱拉T111型、T138型卡车,后期又大量引进T148和T815系列载重卡车和牵引车。
大多数的太脱拉都是在我国北部地区运营,在环境恶劣,路况较差的地区是太脱拉大展拳脚的地方,也正是在这些地方的运行自如,让太脱拉成为了一代神车。
以最经典的T815为例,在80年代标配的就是气囊座椅,加上其独特的断开式摆动半轴、中央脊骨管式车架,让整车的适应性变得极其强大,越野性能突出。太脱拉的发动机采用的是风冷V型发动机,从V8到V12可选配,冬天的时候即使是在严寒地区也不用担心会冻住,烤一烤油底壳车子就能正常运行,还标配暖风,在当时能开上太脱拉是非常光荣的。
利亚兹706RT利亚兹和太脱拉都是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选手,利亚兹属于斯柯达的商用车业务,现在已经停产。
利亚兹706RT卡车诞生于1958年,是进入中国市场最多的一代车型,它搭载的是一款直列6缸11升16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加上独特的轮边减速机构使之运输性能优越,而且车子的质量也不错,在当年被大量的应用在一些国营汽车队或政府机关中。
这款车同样也是中国重汽黄河JN150的原型车,它不仅为中国的运输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帮助国内成功生产出第一辆重型卡车。
卡玛兹5511/55111卡玛兹作为俄罗斯总统普京钦点的车型,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大量进口过,主要服役地区也是以北方为主,车型大多是工程车,引入型号:5511/55111,55111是13吨车型,载重比11吨的5511要好一些。
这款车的发动机秉承了苏联人不缺油的理念,用叠缸数的方式将发动机造到了8个缸,采用V列布置,接近11升的发动机可以爆发出210匹马力,当然油耗也是很高的。
但是卡玛兹还是有很多优点的,首先它的底盘做工扎实,接近角和离去角做得很大,通过性会很好。其次就是全车使用爪式轮毂,这种轮毂有助于轮胎的更换。
但是这些车最后因为油耗高,噪音大,底盘金属疲劳严重逐渐被淘汰掉了,现在几乎是见不到了,但是依旧有少许存活在徐水或者东北地区。
三菱FUSO三菱扶桑可谓是一代经典车型,广东的卡友对这辆车肯定熟悉,日系四大经典卡车之一,从最早的T850到后期的面包楼,这些车型都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从穿街走巷的载货车,到披荆斩棘的工程车,一定会有三菱扶桑的身影。
三菱T850总共分两代,图中的是第二代,在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款直列6缸的自然吸气柴油发动机,第一代车型用的是非常经典的6D22型,第二代则提升至6D24,这两代机头精通日系卡车的卡友一定很熟悉,都是三菱的经典动力。
三菱T850的驾驶室也是一代经典造型,正是这代驾驶室造就了解放J3和J4,为解放的造车路画上了完美的一笔。
日野大鹰这款车大家都喜欢叫它日野大鹰,实际上真名是叫日野超级海豚,它曾经也是风靡工地的一款车,而且当时以右舵居多。即便是在现在,我们依旧能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看到这款车在售,而且价格还高得离谱,一辆30多年的车标价4到5万元,车子运行这么长时间质量依旧很好,还如此保值,这或许也是"大鹰"的迷人之处。
日野大鹰的发动机的V列8缸自然吸气机器,有F17、F20和F21系列,分别代表着17升、20升和21升排量,这机器凭借着稳定的大排量和极强的适应性,让车辆能运行三十年依旧有力,绝对是干工地的神器!
曾经国内引进过很多经典的卡车,文章中和大家交流的只是一部分,这些卡车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功不可没的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