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所作什么(719所是做什么的)

1965年,中国船舶第七一九研究所诞生于荒凉偏僻的小岛。建所50多年来,从祖国北方的海边小城到中原腹地武汉,七一九所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作为军工企业,七一九所承担海军装备研制任务,自成立那天起,七一九所就被赋予重托,寄予厚望。”9月30日,中国船舶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七一九所党委委员张锦岚自豪地说。

“土”方法造出核潜艇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泽东掷地有声的这句话,鼓舞激励了无数核潜艇研发人员。

“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我无怨无悔!”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感人誓言。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市,工作后任职于七一九研究所。他隐姓埋名三十载,带领我国核潜艇研发团队,呕心沥血打造国之重器,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科学报国是我的梦想!党把研制核潜艇的任务交给我,让我有机会实现梦想,兑现入党时的誓言,我就要为党和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黄旭华说。

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是黄旭华和团队攻坚克难的法宝。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几年的建造过程,天天如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

为掌握第一手数据,1988年底,64岁的黄旭华决定和潜艇官兵们一同下潜深海,进行极限深潜试验,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当时,刚工作3年的张锦岚,是跟随黄旭华参加深潜试验最年轻的工作人员。

当潜艇按照既定程序下潜到既定深度,然后又上浮到安全深度的时候,深潜试验正式宣告成功。

“艇上所有人都沸腾了,大家一起欢呼。”张锦岚回忆。

从此,中国核潜艇劈波斩浪,遨游深蓝,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释放出巨大的震慑力。

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等相关任务后,黄旭华把接力棒传给了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科技产业支撑起“半壁江山”

“无论风雨,全所职工始终牢记祖国的重托,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斗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张锦岚说。

50多年里,七一九所也曾面临产品研制任务断线、不知所归的苦闷和彷徨,科技体制改革、竞聘转岗带来的阵痛。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协力攻关,征服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攻克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题,研制的产品逐步升级换代,为推动海军装备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干军工,最怕的不是辛苦、不是清贫,而是没事干。作为任务单一的总体研究所,七一九所曾有过一段研制任务放慢甚至中断的艰难岁月。

为持续发展,在省、武汉市的帮助下,七一九所依托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跟进市场,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经过多年打拼,七一九所在核电工程及设备、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系统集成、节能环保工程与设备等领域向纵深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科技产业成为支撑七一九所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张锦岚介绍,该所培育了核辐射监测系统、核三废系统、新能源船舶电驱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石油测井仪器、特种试验装置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或项目,不少项目或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建所以来,七一九所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300项,新一代产品研制获中国工业大奖。完成装备研制任务的过程中,造就了以2位院士、多位工程总师和型号总师领衔的一大批领军人才。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传承‘团结、求实、开拓、奉献’的七一九精神,为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锦岚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通讯员 杨德义 黄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