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混合动力,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丰田THS和本田i-MMD,很少人留意到日产汽车也曾涉足了混合动力领域的研发。日前,东风日产Sylphy e-POWER在天津车展正式发布,则让大家开始关注日产的混合动力技术。
根据公开消息,东风日产轩逸e-POWER搭载了日产最新一代e-POWER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申报油耗仅为4.1L/100km,全燃油续航里程有望超过1000km。可见相比“两田”,后发的日产混合动力技术也毫不逊色。
事实上,日产 e-POWER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与第一代e-POWER相比,第二代e-POWER的动力总成由于采用了集成式设计,因此整体的体积缩小40%、重量减轻33%,不仅如此,高达50%的发动机综合热效率则给它带来超高的燃油经济性。另外,e-POWER还应用了小容量高密度的电池,能够在保证动力的情况下实现闪充闪放,进一步降低能耗。
由于技术先进以及燃油经济性良好,截止至2021年3月,搭载e-POWER的车型已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而在日本本土,NOTE e-POWER更是连续3年获得紧凑级车型销量冠军,并荣获多项国际权威奖项。此时把第二代e-POWER引入中国市其实是日产汽车碳中和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1月,日产汽车公司发布了碳中和目标,计划到2050年整个集团的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同时,日产汽车计划在2030年代初期,实现核心市场新车型100%的电驱化。在中国市场,日产汽车计划到2025年向中国市场导入9款电驱化车型,轩逸e-POWER只是第一款,未来还会引进最新的纯电动跨界SUV车型——日产Ariya。
回到e-POWER本身,官方宣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融合动力”,根据目前的资料,e-POWER是一种跟EV并行的纯电驱动解决方案,用户加的是油,但驱动车轮的全程都是电,任何时候用户都不需要去找充电桩充电,不会有里程焦虑。最为重要的是,e-POWER跟传统的HEV油电混动路线不同,是燃油车向纯电过渡的一种完美解决方案。
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它与增程式电动车非常接近,只不过它是全程用油,而增程式则既可以用油也可以充电。可以说,日产e-POWER这套混合动力总成是丰田THS和本田i-MMD之外的第三条技术路线。
神似增程式,却不是增程丰田作为混合动力发展的先驱,如今的THS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万用户,是实力与可靠的保证,由于专利以及先发的优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丰田基本上占据了混合动力很大一部分市场,不过本田后来绕开了丰田的专利,独创出i-MMD路线,所以过去几年丰田THS和本田i-MMD两种混合动力基本上是公认的主流路线。
相比于“两田”的混合动力系统,日产e-POWER的技术原理相对简单,由发动机、发电机、逆变器、驱动电机四大部件呈串联形式。由于电池跟发动机直接连接到逆变器,车轮仅由电机进行驱动,所以会让人觉得它是一种增程式动力系统。
事实上,确实有些相似,日产e-POWER与增程式电动车一样也是全程用电的,不过由于e-POWER的电池容量只有1.5kWh,与理想ONE的40kWh以及赛力斯SF5的35kWh具有巨大的差距,因此轩逸e-POWER并不支持充电补能,也就是说轩逸e-POWER是不能挂绿牌的。当然,轩逸e-POWER提供小的电池组也有好处,就是不需要随时携带一块几百公斤的电池到处走,因此它的百公里油耗才能做到低至4.1L的水平。
由于结构与增程式电动车型非常相似,e-POWER的工作模式也是近似增程式电动车,例如它在起步阶段以及低速行驶时,主要靠电池输出电能到驱动,这个时候发动机不工作,一旦进入大油门急加速阶段,则发动机会点火与电池一起输出电能驱动电机。此外,与增程系统一样,在减速阶段,发动机会停止工作进行动能回收,为电池充电,严格来说,e-POWER就是一种烧油的纯电驱动技术。
由于全程都是电驱动,日产这套e-POWER混合动力系统拥有很多电动车的优点。第一点,因为没有了传统的变速箱结构,其行驶会更加平顺,不仅如此,发动机只是作为发动机系统,驱动全程靠电动机,因此其提速的效率与纯电车型基本一致。此外,虽然e-POWER也有发动机,但由于只负责发电,而且运转时间比传统HEV减少一半,所以理论上日产的e-POWER的静谧性要比丰田THS和本田i-MMD做得更出色。
日产在国内拥有不错的知名度,但它在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广并不顺利。早在2015年,日产就通过楼兰引进了混合动力技术。与今天的e-POWER一样,混动楼兰同样搭载了一套小电池组,只不过楼兰的电机仅在起步阶段提供辅助,其他时间并不起作用,因此混动楼兰在燃油经济性并不出色,加上售价偏高,楼兰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所以一直以来日产这套混动技术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
时至今日,经过多年的发展,丰田THS和本田i-MMD在国内市场已经获得非常多的用户认可,特别是已经大规模国产化的背景下,e-POWER成本控制问题也是日产未来需要解决的。
不仅如此,日产过去也是以省油著称,轩逸e-POWER号称百公里油耗低至4.1L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如果轩逸e-POWER的定价不能比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更有竞争力,那么它的未来也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题。
此外,还有牌照的问题,在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已经在多个支持混合动力技术的城市取得节能牌照,如果轩逸e-POWER不能在上市前争取到节能牌照的资格,也会成为它后续推广的一个阻碍。
总结:从轩逸纯电到现在的e-POWER,东风日产在新能源的节奏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从它的新能源战略可以看出,它的未来仍是全面电气化,目前的e-POWER则是它全面电气化临前的过渡技术,它既不是丰田式的混动,也不是本田式的混动,而是走了第三条路线,
日产式混动。
事实上,我国去年底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就曾表示,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电动汽车将各占半壁江山,可见在全面电气化前,混动动力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像长城、比亚迪等国内车企都在加速布局相关的技术。
对于日产汽车来说,e-POWER的技术特点就让其在未来发展当中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当增程式混动流行的时候,它可以增大电池组与充电口,而当全面电气化来临的时候,它只需要把发动机去掉,电池增大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