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常识,为什么金融资产的折现率要用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
首先,为什么要折现?因为货币的时间价值,因为风险,因为不确定性。如果只用实际利率折现,等于忽视了通胀,而通胀是风险的一部分。最简单的例子,1970年代,实际利率由于高通胀,严重处于负值区间。如果只用实际利率折现,股票等资产应该涨到天上去。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股票低迷,因为名义利率很高,超过10%以上。同样的道理,如果目前银行存款可以获得10%的利息,即使因为高通胀实际利率为负值,有多少人愿意买股票?所以,分析大部分金融资产都要用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
这里面唯--的例外是黄金。黄金为什么要用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因为黄金价格在长期跟随通胀上涨,价值不变。法币的贬值,就是黄金的升值。因此,对于黄金,不存在通胀的风险,只存在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要用实际利率来折现。黄金就相当于长期零利息通胀保值国债。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金融常识,但是其底层逻辑并不是所有专业人士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