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宏观分析时,各项数据必须口径一致,否则就不能用于直接比较,因此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另外,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搜集到的数据中往往包含一些异常数据,如果直接把这些异常数据用于分析,就会影响分析的结果,得出不确切的结论,不能反映在正常情况下经济运行的规律,因而也需要进行处理加工。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第一,对不可比数据的处理方法。造成数据不可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造成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
例如,我国1981年开始利改税,则因税法的变化造成税收额的历史统计数据不可比。对此可用利税额代替税收额进行分析,或者在样本数据够用时,只用利改税之后的数据资料。二是因价格因素造
成的统计数据不可比。当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额等用价格计算出的货币量数据进行分析时,都应按某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剔除价格的影响,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经济指标值除以当年对基年的物价指数,就得到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数值。
第二,对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由于建国后我国曾经发生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历史事件,而使不少经济数据大起大落,成为不能反映变化规律的连续几年的异常值。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应将这些异常值剔除。
但是,有时由于数据较少,若剔除这些异常数据就会更少,也不利于正确分析,此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利用平均值法,即将异常值前后相邻两期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当期修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