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向我抱怨道:
她进公司已经快3年了,月薪才刚到5000多,而一位刚来公司1年的同事,却因为在最近的一个项目中,为公司节省了200万的成本,直接被提拔为了部门主管,月薪直接涨到了3万,还被老板指定负责下一个新项目……
其实,她俩业务能力不相上下,可朋友一直止步不前竟是因为缺少了财务思维。
身处商业社会,每个人都要懂一点财务思维,特别是想要晋升的职场人,因为未来你的工作不可避免会涉及到规划部门年度预算、人员成本、产出等等。
如果不理解这些财务数据对一家公司、一个部门意味着什么,就不能更主动地向上要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发展空间。
很多CEO都曾当过CFO
任正非在今年4月份的一个演讲中说到:CFO(首席财务官)就是CEO的助手,在CEO“受伤”的关键时刻,能够立即替代指挥。
他甚至要求很多企业员工都必须懂财务,他认为通过财务和业务结合,才能更好的经营公司。
马云曾经说过一定不会请让CFO来当CEO,但现今阿里巴巴的CEO张勇就是财务出身的。
马云“打脸”的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让张勇接棒是最正确的决定”;张勇不仅拥有业务思维还有很强的财务思维。
可见,不是说CFO就一定能担任CEO,而是只有业务思维没有财务思维就不能很好的担任CEO一职。
其实,还有很多知名公司的CEO,此前都曾担任过CFO的职务。例如,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携程CEO孙洁、万科董事长郁亮均是CFO出身等等....
从任正非和这些企业家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来看,不难看出,财务思维对于一个合格的职场人来说,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一个普通员工都十分重要。
财务思维对普通职场人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善于做生意的普通人,他们未必有马云、雷军、刘强东那样伟大的商业格局。
但他们精于计算,对钱特别敏感,有着独特的生意头脑和财务思维,每年也能够赚到很多钱。
举个身边的例子:朋友买了一辆50多万的车,一直用于上下班代步,但后来他入职了一家国企,上下班都有班车,他的车闲在家里也没什么用,于是他就把这辆车借给了一个在家待业的朋友。
周一到周五,他朋友开网约车赚外快,赚到的钱他们二八分。周末我朋友要是有事可以随时取回来用。
这样一来,朋友将原本闲置的资产又重新流动起来了,这就是最简单的一种“财务思维”。
可能有人会说自己不是学财务的,又没有财务基础为何还要了解财务思维呢?
其实,懂财务不只是会计的事。
小到普通员工的项目审核评估,大到企业IPO上市,不管你是不是老板,都无法避免会与财务打交道。
财务,不只是管钱,更重要的是让你透过财务数据,洞察企业经营的本质、实现人、事、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从成本、采购、资产管理,到薪酬激励、并购、投融资、财务报表,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项都能考验你的工作智慧。
因此,有没有财务思维,决定了你的职业天花板有多高,也决定了你的商业格局能有多大。
人人需要财务思维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想要在职场有所发展,业务、财务、法务,至少要精通一项。
但其实走上管理岗位后,很多人就会发现:业务、财务、法务,每一个都得懂,少一个都不行。
业务,决定着你的核心竞争力;法务,能避免你踩坑;财务,决定着你职场天花板和商业格局。
特别是财务,无论你身处何种职位,都无法避免要与财务打交道,因此我们更要了解相关财务知识。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专门的去考一个会计证,但你还是应该了解最基本的财务思维。
如何提高财务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两个角度去提升:
1、自身角度:学会综合查看报表,分析和计算四类比率
第一类,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是从企业赚取利润的视角出发,帮助我们分析公司的挣钱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比率越高越好。盈利能力比率具体包括毛利润率、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
第二类,杠杆比率
杠杆利润率是从债务使用的视角出发,帮助我们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其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它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比值当然是越小越好。毕竟债务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一种负担。
第三类,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是从现金流动的视角出发,辨别公司能否有足够的流动现金周转。它代表流动资产和负债的比值。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能付得起账单吗?大多数情况下,该比值大于1,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
第四,经营效率比率
经营效率比率是从公司资产利用视角出发,帮助我们分析公司的资产周转情况。通常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企业的资产利用状况越好。
2、团队角度:要善于普及财务知识
第一,定期提供集中培训。
每月开展一次培训,每次时间控制在30到60分钟之间,每次会议的内容集中介绍一个关于财务方面的知识,知识一定要与你们团队的工作相关。
比方说,如果你是销售部的管理者,那么你可以开展与销售费用紧密相关的财务培训。如果你是人事部的管理者,那么你可以开展与职工工资、奖金相关的财务培训。
第二,每周召开数字会议。
所谓数字会议,简单来说,就是开会的内容以汇报各类数据指标为主,避免和减少长篇大论的个人感受。比如,销售部汇报本月销售收入、人事部汇报本月职工工资占比、采购部汇报采购量等。
在每周的数字会议上分享这些数字,解释这些数字从何而来,既有利于调动大家的数字敏感度,又能够提升大家的财务智慧。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于每个处在企业中的人来说,不但要提高自身财务智慧,还要帮助团队成员共同提高财务智慧,只有团队发展的好,我们个人的发展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