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赏析(早发白帝城赏析简短)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先,关于作者李白,我们讲《静夜思》时,已经做过介绍;这里只讲《早发白帝城》的写作背景。多数评论家如马茂元、郭沫若等,都认为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为了读者了解得具体一些,这里还需讲讲与此有关的历史。

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逃奔于蜀(今四川),太子李亨奉命征讨安禄山;与此同时,唐玄宗的另一个儿子永王李璘也奉命带兵平叛。那时,李白在江西庐山隐居,李璘得知后,多次派人请他出山做他的幕府(相当于参谋),李白答应了。后来,李亨未经唐玄宗同意,就宣布自己当上了皇帝(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由于李亨兵多将广,唐玄宗只好派人把自己的玉玺(皇上的大印)送给李亨。可是,永王李璘不太听他的指挥,李亨就怀疑与他争夺帝位,于是以重兵相压,李璘兵败后被人所杀。李白由于参加过永王李璘的幕府,结果被扣上“附逆”(意思是投靠叛逆集团)的罪名,流放他到夜郎(今贵州境内)去。那年,好多地方遭受荒年,肃宗宣布大赦。当时李白正行至四川的白帝城一带,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当然非常惊喜,随即乘船东下江陵。马茂元等认为,《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就是他在乘船途中或到了江陵之后写的。

可是,有的评论家则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的主要理由是:《早发白帝城》明明写的是“千里江陵一日还”。而还,就是回家或归来的意思,而李白在江陵是没有家的。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与《历代诗词名句辞典》(作家出版社)也认为“还”字当“归来”或“回来”讲。

我认为:还,读huán时,固然可当“回来”“归来”“回家”讲,然而不能因此确定,它不能当别的讲。

1.《汉语大词典》解释“还”的第三个义项时说:“还”当“来”或“到来”讲。举《逸周书·周祝》为例:“故时之还也,无私貌;日之出也,无私照。”孔晁注:“还,谓至也。”

2.《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华书局)解释“还”的第二个义项时说:日至之名。[例]日至于鸟次,谓小还;日至于女纪,谓大还。《淮南·天文》。为了方便读者,我们查了《汉语大词典》“鸟次”条,转引如下:“传统的山名。高诱注:鸟次,西南之山名也。又查女纪条”……高诱注:女纪,西北阴地。《淮南·天文训》这段话的意思是:太阳到达了鸟次这个地方,叫做小还;到达了女纪这个地方,叫做大还。

所以,“还”字,当“来、到来、至”讲,并非特殊现象,而且用来解释此诗中的“还”字,非常恰当:千里之远的江陵,只一天便到达了。

结论只是一句话:如果把《早发白帝城》中的“还”解释为“来到”或“到达”,是不是就可避免上述争论呢?

其次,解释这首诗的部分词语:1.发,出发,启程。2.白帝,指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县;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因白帝城与巫山相近,所以,诗中之彩云,是指巫山之云。3.江陵,指今湖北省江宁县。

最后,欣赏这首诗。

1.用典巧妙。如果诗文中用了典,只有少数人欣赏,而多数读者看了如入五里雾中,如果不是不想让更多人看,恐怕存心有点问题。而李白这首诗暗引了郦道元的文章,用了典。比如“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化用了郦道元所写《三峡》中的内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其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也是化用《三峡》中“高猿长啸,哀转久绝”之句。这都是用典。其效果是:知道这一典故的人看了,当然会拍案叫绝;不懂这一典故的人看了,也会觉得写得绘声绘色,明白流畅。这就叫“巧妙”。

2.对比精绝。这首诗有两处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处是“千里江陵”与“一日还”对比。这个对比,分明是以“千里”(距离之远)与“一日”(时间之短)数字之间的悬殊,表示船行之速;另一处则是“两岸猿声啼不住”与“轻舟已过万重山”之间的对比。这是听觉与视觉不同感受的对比,不仅表现出景物与声音的瞬间之美,而且照应了“千里江陵一日还”,暗示船行速度之快!对比之精,指用词准确精练;对比之绝,指善于用明暗交织的手法,使读者有赏心悦目之感。

3.绘声绘色。诗的第一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是绘色,其中的“朝”与“白帝”也都是绘色。请想想,灿烂的曙光,以及高耸入云的白帝山与建立于其上的白帝城,该有几种颜色呢?它们和“彩云”交相辉映的刹那间,那又该是怎样的奇观啊!讲到绘声,读者马上就会想到“两岸猿声啼不住”。但读者至少还应想到“轻舟”与“万重山”吧!因为“轻舟”使我们听到船行水中的声音,“万重山”使我们听到回荡于万山丛中之高猿的啼叫声。至于绘声与绘色之间的珠联璧合,就留给读者思考了。

4.情溢言表。这首诗4句,共28个字;字字句句都洋溢着出自诗人心海中的汩汩之情。诗的首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接着应该写船行的经历与感觉了吧?可李白写的却是“千里江陵一日还”。先写曙光中,白帝城上空彩云缭绕,李白陶醉在这美妙的景色之中,因为今天就要乘船到江陵了。这是一喜!他带着这份兴奋与欣喜上了船,结果,千里之遥的江陵,真的一天就到了!李白心里也许在想:“太好了,这正是我日思夜想的速度呀!”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关心他的亲人与友朋。这又是一喜!你看,这是不是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写罢前两句,他又回味这一天船行中的见闻与感受,于是才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妙句。这仍然是写他的惊喜。

若问:句句写情不假,那字字写情呢?好,这里只说说“轻”字和“已”字所溢之情。船,本身无所谓轻重,但由于船是顺流而下,速度如飞,所以,诗人宛如身在一片树叶之上。这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至于“已”字,粗看起来,它是一个副词,好像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但你仔细思索一番,就会感受到李白为了把他的兴奋之情融于语言之中,在炼字上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把“已”字换成“飞”“驶”或“便”字等,虽然意思无多大变化,对平仄也无伤害,但,用来表达李白船到江陵之后的欢快,恐怕在火候掌握上还是有问题的。

以上4点,只是我多次学习这首诗后的一些粗浅体会,写出来向读者请教!

上一篇索爱w(索爱w995)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