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桥是什么(北桥是什么年代的电脑)

北 桥

明心教寺

在沪闵路与北松路交汇处,幸存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这里即是北桥明心教寺的遗址。现今龙华寺内,有一尊明万历年间铸造的3000斤铜钟,原为明心教寺的古物。北桥庙会,俗定为农历三月廿八。这个地方俗节也源于明心教寺。

北桥明代银杏树

明心教寺始建于唐代,曾号称“东南一大丛林”,可谓历史悠久。如今,除了那棵银杏树、那尊铜钟,最珍贵的历史遗存要数一册清嘉庆十六年(1812年)里人朱采(字云亭,号冶仙)所辑《上海明心寺志》。

北桥明心寺及附近地图(1980年代)

据《钱武肃王立寺记》载,唐龙纪元年(889年),由吴越王钱镠遣都水使者钱绰建造(又说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初年,公元907年)。初名华严院,开山和尚叫大通禅师,传系吴越王亲自从武林大慈山的草庵里聘请来的。他终日念诵《华严经》,令人崇重,华严院也由此得名。宋治平二年(1065年)住持希最和尚奏准赐额明心院。后来,有庐岳道人文秀游方到此,受命住持,着手扩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又扩建,改称明心教寺,俗称大寺。先后归并邹家寺等周边子庵17处,规模可观。

北桥集镇图(1983年)

自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为迎接皇帝南巡而重建。乾隆年间,大雄宝殿和钟楼修葺一新,香火极旺,为鼎盛时期。几经扩建后的明心寺规模宏大,赫赫不可一世。南起俞塘河,北至桐桥,东抵横沥港,西达庙泾河,占地一平方公里。寺内僧侣上千名,寺房5048间,分东北房、西北房、东中房,并有一幢著名的轮藏,故当地人称“五千零四十八间一藏”。

明心寺的“十景”闻名遐迩,即华严宝塔、义虎讲坛、石函大士、元丰老桧、子昂笔迹、鲁班仙壁、云中梵音、石底莲花、竹窗听雪、罗木古墩。还是寺前的鸣鹤桥,寺内数百年的银杏树、罗汉松,及通天竹、方林等,都独具风采。寺河呈曲尺形,在俞塘河出口处有座石桥,登桥可览寺院全景。此桥名北极桥,镇名北梁改称北桥。

北桥老街(2010年)

后来,因松江白雀寺风波起,一把火殃及明心寺,使其突然衰败,一蹶不振。1920年,修筑沪闵公路时寺房大批被毁。当时,苦守寺院的定根和尚(族姓罗,北桥人)感到为筑一条路而轻易毁掉一座千年古寺实在可惜,为保全寺基,一再要求公路改道,谁知他因此吃了63天官司。民国十九年(1930年)正月十六日夜,寺又遭火灾,主要建筑和法器毁于一旦。因此,1936年2月,当上海地方史学者徐蔚南、胡道静、郭建等一行5人赴北桥采风时,这里仅剩凌乱的石碑和破房,不由与定根和尚一起叹息。上海解放初,这里仅存东北房两棣禅院,留一香火僧。后来又改建为小学校舍。

今日北桥新建街

北桥钟与钟楼

北桥原有一口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铸就的铜钟,高1.46米,重1500公斤,直径1.8米。为此,北桥人常说:“北桥穷虽穷,还有三千六百斤铜”。此钟有八行大字尚清晰可辨,上部刻“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帝道遐昌,皇图永固”;下部刻;“八方宁静,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口钟也有因试钟时被冒失鬼误敲而难以声传千里的传说,至今还流传着“北桥钟,响在屋界东”的俗语。抗日战争后期,日寇曾企图将此钟运走,幸亏战事发展迅速,他们未能如愿。“文革”期间,又幸存于解放军部队营房内而未遭厄运。

北桥明代大铜钟

1934年前的北桥钟楼

1982年秋,此钟移置龙华寺,至今被佛教界视为宝物。

北桥钟楼是座八角形的楼阁。1932年,上海县政府从南市迁到北桥,在钟楼西侧建造县府大楼时,一并加以改建。改建后的钟楼仿照北京地安门的鼓楼,四楞直筒式有四层,三楼有城堞式回廊。此楼数十年间一直是北桥的制高点,又是沪闵路边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

瓶 山

明心寺的右侧为瓶山。上海地区曾有瓶山多处,而最著名的首推北桥瓶山。

1984年以前,瓶山的旧址还保留着半亩多高出路面一米多的瓦砾荒地,各式破瓶的碎片随手可拾。据说,当年这里曾有数丈高。后来,此地逐渐夷平,罕见酒瓶,称之“平山”。瓶为突肚瓮形,有无耳、双耳两种。相传,瓶中有泥者,插花历久不萎,人们争相拾取玩赏。

现代酒瓶与晋朝时期酒瓶对比

关于北桥瓶山的来历,说法多种。有传说称,晋朝时吴郡太守袁崧(字山松)曾犒军于此,留下酒瓶堆积成山。连清嘉庆《松江府志》也曾称:“袁崧墓葬于北桥之南”。又有传说称,是吴越王在此犒军留下的遗迹。还有史料说,在此犒军的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不管涉及哪位大将,都是犒劳有功将士而聚瓶成山的。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明代马桥人氏董宜阳所著《松郡杂志》云:“宋时开酒务于此”。清诸华《沪城备考》也有如此说法。清卢元昌(字子文,晚自号半林居士)在所作《瓶山道院》一诗的题记中具体分析了上述种种说法,认为董宜阳之说更可靠。

瓶山虽早已成为历史遗迹,但历来有墨客为其留下诗文。清代陈金浩《松江衢歌》称:“袁崧墓道草青青,沪渎红旗尚显灵。错唤瓶山何处是?行人拾到赏军瓶”。民国初龙湫旧隐《上海竹枝词》也有吟:“瓶山旧迹未全抛,花插军持更吐苞,想见当年行犊赏,酒酗士气动征烧”。

瓶山道院旧址位置图(录自《闵行区地名志》2000年版)

在瓶山所在地,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里人沈子文筹建起瓶山道院(又称平山道院)。后来,永乐元年、崇祯七年和清乾隆二十年一再重修或扩建。当初,道院建有十上十下楼房一幢,平方14间,大小塑像数千尊,颇具规模。院内除瓶山外,还有天移井、独脚山门、人影桥、古银杏等著名景观。最传奇是天移井,相传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某秋夜,在一阵雷雨中,此井竟神奇地自行移到河边,离原址有五六尺,与桥相对,且井之石甃完好无损,泉味越加甘甜,人多不解。郡人陆树声特地为此井建一亭子,大画家董其昌闻讯也书额曰“天移井”。清人唐天泰《续华亭百咏》有一首专吟此井:“移山笑人愚,移井天不测,变化本无端,方叹大神力”。后来,亭子废了,但井一直幸存。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也颂其事:“鸣鹤桥头鹤不鸣,赏军瓶积与山平。闲寻院左天移井,亭筑当年陆树声”。国民党元老钮永建先生也曾在此书匾“瓶山石径”。

据民国《上海县续志》记载:瓶山道院三教殿围墙上,曾有“敬吾者寿,礼吾者康”8个字。相传,整修大殿时有个乞丐走进院来,道士正忙“不之礼”。那乞丐便拿过黝帚,在墙上疾书8字,扬长而去。当道士发觉后,忙追出去想致以谢意。乞丐已不见踪影。墙上的字,苍劲古朴,寓意深刻,后人时常前来描摹,众口赞叹。

在瓶山道院设立的江苏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瓶山分馆(1934年)

可惜,瓶山道院在抗日战争期间遭毁损。留下的部分遗迹有人精心保护,有人肆意破坏。天移井在20世纪30年代时由民众教育馆瓶山分馆加筑水泥栏杆,保存完好,可后来成了口废井。1959年1月,当地四名职工熏烟捕捉黄鼠狼时,竟烧毁了一株已有五百多年的银杏树。到“文革”时期,瓶山道院被毁的无迹可寻了。

今天位于原瓶山以北的两条以“瓶”字为首的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