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思维能做什么(计算机思维有什么用)

吴军博士曾经在《硅谷来信》中讲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古代的两个部落酋长为了避免冲突,提出以“比大小”的方式来决定胜负,没想到一个酋长刚说出数字“3”,另外一个酋长就主动认输。因为那时候,在人类的概念中,3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

由此,他指出这种“小数”思维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所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由于要生存和避免复杂性,我们的大脑长久以来就习惯了这种“小数”思维。

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数据曾几何级地爆炸和增长,由此原有的小数思维已经淘汰和落伍了。

而要如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呢?吴军指出,只有拥有“计算机思维”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才能应对成千上万的各种复杂数据和难题。

而我们如果要克服掉长期以来形成的规避复杂性的本能,需要通过数据收集、快速迭代、算法模型等来建立起相应的行为模式,实现新的增长目标。

在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就经历着类似的转变。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预测,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对这句话有太多的感知。媒介作为单向度的传递信息的功能,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而已。

麦克卢汉还提出了所谓的“冷媒介”和“热媒介”,是从信息交互的角度来提出的一种粗放的分类,虽然形象化但并没有特别之处。

上个世纪,传统的媒介集团掌握着信息分发的关键渠道和内容生产,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传播媒介高高在上,传播资源紧紧地掌握在一些官方媒介和传媒大亨手中,媒介生产的关键环节,都是由意见领袖和精英等把控,他们往往处于“议程设置”的中心,也是舆论引导的中心。

所有的传播内容是预设的,所有被设置好的内容经过层层把关、层层审核,通过类似于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作业,被一股脑地推向社会大众,而大众由于信息接收的渠道有限,他们总是处于“沉默的大多数”,被动地接收各种千篇一律的信息。

中心化导向的媒介时代,媒介种类并不多,强调的是大众传播的广度,重在告知和宣传,传播信息量,相对来说是非常有限的。类似于福特当时开创的T型车一样,近乎于“标准化的工业品”,不同的受众接触到信息基本上是一样的。

倘若将时光拨回到20多年以前,情况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各种门户网站也是占据了主流的媒介入口,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编辑审核和分发机制。但由于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和普及,让传播开始有了更加多维度的交互,不仅仅是单向度的传播,也有了不同的声音。

10多年前开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让传统的媒介中心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各种各样的媒介平台开始崛起。媒介日益“去中心化”和“碎片化”,我们的注意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分散,越来越稀缺。

曾几何时,我们还记得央视黄金时间的广告标王,但巨额的广告费投放之后,一般都烟消云落,传统的那种靠一个TVC包打天下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曾经的传统媒介,面对用户的碎片化社群,显得是那么的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而即使是新媒介,也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不断进化,演化出新的打法和机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的传播内容对用户来说,越来越重要。

对于企业而言,也不再是简单粗放的广告投放和媒体软文,用户也早已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免疫机制,自然地屏蔽掉那些自以为是的自嗨文案和各种广告。一些媒介平台的用户,购买会员之后还可以直接跳过广告,让强行的推销无从下手。

从以往的千篇一律到如今的“千人千面”,这背后不仅仅是媒介的演化逻辑,也是内容生产和营销传播的底层逻辑。这里的内容,背后体现的正是一种不断进化的“计算机思维”。

比如,现在当我们想要浏览新闻资讯时,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今日头条等媒体,它的推送机制,实际上就是头条背后的一整套算法和流量分配机制。

简单来说,以每个人的关注点为基础,形成基于个体的兴趣爱好图谱,匹配相应的推送内容,针对若干数量级的个体,还能发展成对应的算法模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传播推广。

所以,我们今天谈论的内容,实际上支撑它的底层源自计算机的算法和模型,企业内容营销的逻辑,也是源自于此。

那些现象级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能实现短时间的快速增长,正是源于对这套算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只有理解内容的算法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去生产内容,让算法不断地迭代和进化。脱离了这些,哪怕内容做得再好,也不能找到增长的飞轮。

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希望帮助多多关注和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