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的言语什么意思是什么(所言不实是什么意思)

(文/往熹)

公文语言亦称“公文用语”。表现公文特色的规范化语言。是在公文语体要求下的公文特有用语。如何用好公文语言,学公文有话要说:

一、要说官话

八股文就是典型的官话,它有一个特点,当时称作“代圣立言”,其实就是要尽可能模仿孔子、孟子等圣贤的口吻,运用儒家经典中的语言来写作,不允许掺入诗词歌赋,更不允许掺入“小说家言”,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理真法老”,才能获得考官的青眼。

八股文的这个特点值得我们写公文时参考。公文的作者是机关,所以写作的口吻必须尽可能地说“官话”,而不能说“私话”。以哪一级机关的名义起草文件,就要站在哪一级机关的立场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提出处理问题的办法措施。为哪位领导起草讲话稿,就必须写出他的职位应当讲的话、可以讲的话,还要尽可能揣摩他的口气,这就是“代圣立言”了。

同时还要注意用语规范的问题。公文中不是不可以使用一些所谓“鲜活的群众语言”,但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公文用语必须坚持庄重、严肃、晓畅、规范的原则。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上级文件,多读党报党刊,形成稳定的公文“词汇库”,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语言“醇正”的公文来。

我们提倡说“官话”,但反对“打官腔”,即不能整一堆正确的废话,既无意义又浪费时间,“官话”则不然,它强调的是说话得体,说该说的话。

二、语言要庄重

庄重的语言风格,是由机关公文的性质、作用决定的。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是行政的载体,乃“经国之枢机”,公文语言庄重化是公务活动的公正立场和严肃持重的态度的具体体现。所谓庄重,主要是指用语端庄、严肃、典雅、稳重。要使应用文的语言庄重严肃,就要做到措辞有度、郑重得体,要紧凑简练、不轻浮、不随便。

一是要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公文的用语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典型的书面语体为主。不可滥用方言土语,尽量避免俗语和“口水话”。

二是规范使用固定句式和程式化的机关公文用语。在我国,公文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承,现行的公文中仍然保留着数量不少的固定的程式化的古典语词和习惯用语,如兹、知悉、莅临、妥否等等,正确使用这些古汉语可以体现公文的庄重色彩。

三是用语质朴平实。写公文不是炫耀学问和“掉书袋”,使用字词不能诘屈聱牙、艰涩难懂。相反,应该尽量做到朴素无华、通俗自然。因此一般不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不追求华丽的词藻,忌用夸张、双关、反复、象征等修辞手法。

当然,公文也不是绝对不能使用口语,不是绝对不能把句子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有的时候为了让群众更容易接受,我们甚至故意采用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但这需要把握一个度,是在公文整体具备庄严持重风格的基础上的修辞和变调,切不可为了标新立异而把公文弄得轻佻和浮躁。

三、语言要节制

节制是什么意思?其实更好的说法是站在恰当的位置恰如其分地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不过这个说法太冗长,还是用节制好一点。

为什么要节制呢?这是由公文的本质以及它在社会及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决定的。一是公文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行政行为,它必须依据授权。领导的讲话均依据其职权,乡长的讲话必须把自己限定在乡长的位分上;县政府的文件上不能“僭越”省政府的权力,下不能侵犯乡政府的法定职权,这个就是节制。二是公文在社会及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指挥引导等作用,要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激情和非理想的挟制,所以要节制。

如何节制?我建议:一是学一点逻辑学,我这里强调的是形式逻辑,而不是辩证逻辑,这个话只能说到这里,需要好学者自己在实践中加以体会。第二是学一点法律,尤其是行政法、民商法等部门,既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府施行权力的边界,同时有助于我们养成客观冷静的思维习惯。三是要多修改,反复打磨文稿。去掉文稿中不必要的口语俚语,去掉文章中的夸张不实之处,去掉过于隐晦的表达,去掉文章中激情飞扬的文学性语言,尽可能做到文字内敛,思想清晰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