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摩托车电瓶充电要多少伏(女装摩托车电池是几伏的)

《高层民用住宅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21年8月1日正式实施,对电动车“进楼”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目前,新规实施已“满月”,省会高层民用住宅电动车“进楼”情况如何?小区内是否安装有电动车集中存放和充电场所?9月1日和2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情况有喜有忧。

【探访】

现场一:电动车违规“进楼”

时间:9月1日13时30分

地点:华药一生活区

华药一生活区位于体育大街与谈北路交叉口附近,建成十几年,有高层住宅楼八九栋。当天,记者走访时,看到每栋楼宇前都规划有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区域内停放着不少电动车。

走进楼宇入口处,物业宣传栏张贴有一张告示,大意是“由于电动车进楼入户充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爆炸事故频繁发生,为保证广大业主(住户)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业主(住户)利益,小区内禁止电动车乘电梯进楼入户停放充电。

”落款时间2021年8月5日。同时,电梯口也张贴有十分醒目的温馨提示:电动车禁止进入电梯,防止火灾隐患发生。

“告示、提示贴都贴了,可有些住户该推车上楼的还是推车上楼,想在家充电还是在家充电。”采访时,一位居民无奈地说。

记者随机走进13号、14号、15号、20号、22号、23号、24号楼,沿着步行梯逐层上楼,发现楼道电梯间、门厅等公共区域不同程度存在停放电动车的现象。以15号楼为例,2楼、4楼、7楼等楼层的电梯出口处、步行梯拐弯处都停放着一两辆电动车。13号楼南门,一辆摩托车则停在走廊中央“堵路”。

那么,该小区是没有电动车公共充电场所吗?记者注意到,一些楼宇前建有大小不一的蓝色车棚,其中14号楼、23号楼前的车棚内均安装有一个盒子状的充电站,上面共连接着8个如电话线般的充电插头。此时,在14号楼前的车棚内,一辆电动车正在使用该装置充电。

充电站上的提示语显示“微信扫描设备二维码,进入充电页面,充满或人为拔出插座,收费自动停止。”

现场二:住户“飞线”充电

时间:9月2日11时

地点:红星国际小区

红星国际小区位于明珠街与赵佗路交叉口附近,有高层住宅楼11栋。与华药一生活区不同的是,该小区并未建有公共车棚,也未安装电动车公共充电装置。因此,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飞线”充电现象很普遍。

以8号楼1单元为例,该单元11层高,记者当天沿着步行梯上楼,看到1楼公共走廊间、4楼、8楼、10楼的电梯出入口处均停放着数量不等的电动车,有一层楼竟停放着三辆电动车,将电梯出入口的公共走廊堵了个严严实实。

同样,在4号楼2单元、7号楼3单元、11号楼2单元等地,公共门厅、楼梯间停放电动车的现象也很普遍。在11号楼9楼,记者惊奇地发现,一条接线板的电线直接从一户居民家的门缝里拉了出来,随意扔到了地上。这条电线黄色外皮的破损处还被人裹上了白色胶条。

即便是高层小区,在该小区的一些楼宇前仍能看到一条条“飞线”。在11号楼2单元前,一根黑色电线从高处垂了下来,正在给楼前停放的一辆摩托车充电,白色插线板直接暴晒在阳光下。同样,8号楼2单元、3单元前,从高空垂下来的一根根“飞线”正在给楼前带棚的三轮车充电。

走访时,记者看到,骑电动车者不时在楼宇间的小路上穿梭。即便物业在单元入口处张贴有“禁止电动车上楼”的提示语,但仍有不少人推车乘梯上楼。

“电动车不上楼咋充电?”一位骑电车的女士带着孩子麻利地推车走进了电梯。

现场三:楼前建有车棚充电站

时间:9月2日11时30分

地点:明珠花苑南区

明珠花苑南区位于颐宏路上,已建成十余年,有高层住宅楼9栋。

该小区的一些楼宇前建有占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彩钢车棚,车棚内安装有6至8个不等的智能充电站,每个充电站可同时为9辆电动车充电。此时,25号楼1单元的刘女士骑电车下班回来,将车停到车棚后,顺手扫码给电车充电。

“关键是安全,充电价格也不贵,还省事,不用再推车上楼。”自从小区在车棚内安装了这一智能充电站,85后的刘女士就成为这里的常客。“使用率应该还可以吧,反正我们那层楼的住户以前都是推车上楼充电,现在都是在楼下充电桩充电。”

记者看到,每个车棚外都悬挂有《小区充电桩使用管理规定》和《智能充电站操作指南》,显示“本充电车棚只限500瓦(48伏/20安)功率以下的电动车充电,超出功率的电动汽车和电动车不能进行充电。”

此外,大家最关心的收费标准也有标注,1元240分钟(以家用普通48伏4块电瓶电车为标准)。

采访时,一些正在楼下带娃的居民告诉记者,自从小区安装了智能充电站,电动车上楼充电现象确实少了,不过仍难根除。

记者随机走进17号楼1单元,该单元11层高,为一梯三户,其中5、6、7、8层的公共门厅及疏散走道处均停放有电动车。

现场四:车主不愿“抢位”仍推车上楼

时间:9月2日12时30分

地点:天域嘉园北区

天域嘉园北区位于明珠街与颐宏路交叉口附近,共有6栋高层住宅楼。每栋楼前都规划有非机动停放区域,该区域内停放有不少电动车。此外,1号楼北侧建有一个大型车棚,2号楼、4号楼则在西楼头位置建有占地约十平方米的露天车棚。

如果不仔细观察,2号楼、4号楼车棚内安装的一个充电桩会被直接“忽略”。这些充电桩不大,为长方形盒子状,护栏上安装有插座,可同时为10辆电动车充电。“我们这栋楼18层高,2个单元,2梯4户,住户就有100多户。每栋楼就10个充电桩根本不够用。”采访时,4号楼的居民说,与其跟大家“抢位”,他还是习惯推车上楼充电。

记者走进4号楼1单元,沿着步行梯逐层查看,看到3、5、6、7、10、13、14楼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处都停放有电动车。

这种现象在1号楼有所改善,记者注意到,1号楼北侧建有一排充电桩,可同时为数十辆电动车充电。此时,有住户正在使用充电桩给电动车充电。

“电动车上楼现象少了,可还是有上楼的。”一位抱小孩的女士告诉记者,1号楼前的充电桩有部分是新安装的,“现在骑电动车的人太多了,你要晚上过来,楼前都停满了电动车。没位置充电,就得推车上楼充了。”

【互动】

电动车缘何要“进楼”?

亲爱的读者朋友,新规实施“满月”,您所在的小区是否安装有公共充电装置?电动车进楼充电现象是否有所改善?您对电动车“进楼”现象如何看待?有没有好的建议或办法?欢迎拨打96399、88629260参与话题讨论,还可以关注本报官微进行留言互动。

文/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杜慧

来源: 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