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城区常住人口达到一百万规模的城市都属于大城市。许多网友一直以为只有“北上广深”以及省会城市、沿海城市才是大城市,这个理解其实并无大的过错,只是在于大城市之上还有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定位标准,这也是经常被忽略掉的问题。
通常我们所说的大城市亦如北京、上海,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超大城市;南京、西安等老牌十大城市属特大城市。苏州、青岛等经济强市则是一类大城市。
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我国城市规模等级划分分为五个标准、七个档次,分别是:
①超大城市,根据现有的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得知,全国范围内仅有七个城市达到这一标准,即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重庆、广州和深圳。成为超大的首要条件是城区人口需达到1000万以上。
②特大城市的标准是城区常住人口500万-1000万区间。
③大城市的标准是城区常住人口100万-500万区间;但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为一型大城市,第二个层次是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是二型大城市。
④中等城市的要求是城区常住人口50万-100万区间。
⑤小城市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需在20万-50万区间;第二个层次是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
综上所述,现在你知道了有些三四线城市为什么也被称为大城市了吧!其实,这是建立在城区常住人口数量的基础上。
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建议,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也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本号,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