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鹰能载多少斤(全球鹰载重多重)


全球鹰是做什么的,恐怕全球都知道。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开战以后的几十个小时,居然有数架全球鹰在战区上空不间断的盘旋。因此整个战区的情况基本是尽收眼底。而作为攻击一方,居然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也是让外界感到十分奇怪。难道这是自信到允许对攻击进程进行现场直播?而直播的途径可不止全球鹰,另一个,是攻击路途上的大量的交通监控都是畅通的,即使不用全球鹰提供情报。那么仅仅从交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也可以对对方的进军情况进行另外一种直播。如此不注意信息战的争夺。只能说有两种心理,第一是过于自大,认为对手会箪食壶浆的迎接自己的攻击。第二则是对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致命性根本就无感,才出现很多事后看来完全不合常理的事情。


其实让全球鹰在自家攻击部队头顶长期盘旋,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全球鹰虽然名义上巡航高度是2万米,不过为了光学侦查和无线电侦查的信号更清晰,实际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实际巡航高度一般在1.5万米左右。而几乎所有三代战斗机,对1.5万米高度都可以轻易地到达并且发射空空导弹将其直接击落。即使不出动战斗机,地面行军部队中的山毛榉机动防空导弹的最大作战高度也有2.5万米,对全球鹰这种非隐身的大型无人机,也可以开机锁定就击落,但是事实上却是长期无动于衷,让全球鹰在高空来去自由。这一点上甚至不如中东某方的做法,该方面对超级大国海军版的全球鹰,仅仅擦了个边,就当即将其凌空击落,而采用的武器,恰好也是山毛榉导弹的海外版本。出口版都能轻易取得战果。


没有理由认为原版的山毛榉导弹就无法对付全球鹰。而事实是在一开始行军途中,大部分山毛榉导弹的雷达车根本就没有开机,而导弹根本就没有竖立起来。这样全球鹰飞的就更加肆无忌惮。任由这种高空大型无人机随意侦查,战区信息必然会一边倒。全球鹰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光学侦查和全频率无线电侦听,这种能力其实比间谍卫星的能力还强,因为极轨侦察卫星对某个具体区域的过顶时间只有一两分钟。如果在卫星过顶期间保持无线电静默,那么这类卫星就会错失有效的侦测机会。同步轨道的大型对地侦查卫星虽然可以把“巨耳”特意对准某个具体的区域,但是同步轨道在3.6万公里之外,对微弱信号的把握度也会下降很多。而全球鹰的盘旋高度只有不到2万米。可以对准一个区域不断地反复“过筛子”。


最终会把一个区域内有多少万辆车都可以数得一清二楚。更要命的是对战场真实无线电频率的掌握。所有国家的军队,平时驻扎训练时候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呼号,与进入实战状态之下的作战无线电频率和呼号是不同的。而已经开战之后仍然允许全球鹰在自家快速突进的部队上空不断地盘旋监听,那么真实的无限频率和呼号必然会让其快速掌握。这等于把最要命的制信息权拱手相让。过去从来没有在实战中听说中将和少将被对手频繁定位成功的情况,而这次却出现了高级人员批量损失的现实,这与战场制信息权的完全失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明明作为基本常识,也不应该在开战后还允许全球鹰在自己头上盘旋。为何就一直没有采取措施呢?说到底,还是对B约有所忌惮。但是这种一时的忍让。


换不了对手的“理解”,却把自己大部分部队,特别是近乎所有高级指挥人员全部暴露在敌人的导弹瞄准之下。因此战争就是战争,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岂能以讨价还价的心态对待对手的战略眼线?事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只能要求后来者充分接受类似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