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材质是什么原因(PK是什么材质)

#品牌好物#

不太会写导语什么的,那就直接开始吧。

首先简单看看结构缓震和材料缓震的区别。

简单来说材料缓震就相当于在球鞋外底和脚中间塞一块泡沫,而结构缓震就是塞进弹簧。

材料缓震是各种化工产品EVA,PU,P4U或者pebax的发泡,结构缓震则是宏观可见的弹性形变。

SHOX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结构缓震,虽然被称为”气柱“但是里面并没有如Zoom等气垫一样加压充气,SHOX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弹簧。

这里引入一个物理公式:胡克定律F(力)=k(劲度系数)·x(形变量)

耐克的设计师们要做的就是在胡克定律下找到一个平衡点。

弹簧压缩或拉伸量越大,其提供的力就越大。然而球鞋的中底厚度不可能无限高,提供的形变空间只有两三厘米,既然形变量受到了限制,那么耐克的设计师只有在劲度系数上下功夫,于是用高密度的PU发泡柱代替了弹簧,在缓震和回弹间找到了平衡。

然而SHOX的没落显而易见,不管怎么样,搭载了SHOX科技的球鞋高度相较于其它球鞋肯定属于“恨天高”的水准。弹簧必须要有足够的行程才能提供充分的能量反馈,哪怕是高密度PU的SHOX依旧不能免俗。

SHOX BB4 (复刻)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卡特,SHOX的目的就是让人飞的更高,卡特作为SHOX科技的代言人于2000年的死亡之扣算是SHOX的高光时刻,当年的BB4也被耐克前阵子拿出来复刻。恨天高带来稳定性的缺失,我认为这是后来卡特脚踝伤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卡特的球鞋从全掌SHOX到后掌SHOX,它的没落非常明显,它的初衷是帮助起跳,而谁拿后掌发力呢?

也就是说,从卡特的第四代签名鞋开始,前掌改为ZoomAir后,SHOX就光辉不在了。至于NZ,TL什么的跑鞋,这个想想也就知道了。


这是阿迪达斯的A3,也算是半个结构缓震,据说当年耐克还因为A3和阿迪达斯打官司说是抄袭了它的SHOX,有意思。

这里是杂家评谈

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