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和省道分别每小时限速多少公里(国道限速每小时多少千米)

作者:向长河 国际问题学者

一到假期,大堵车、交通事故的新闻总是让人闹心。面对报复性回暖的旅游热、探亲热,人流与车流叠加,热点地区和路线想不堵车很难。不过,若是人们能尽量按规矩来,恐怕有些堵车与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笔者在德国待过近三年,有些开车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慢,不一定就意味着安全。德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境内大部分高速路段不限速。驱车行驶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时速180公里是常态,且常会有时速超过200公里的车辆不断从左边车道呼啸而过。

德国是个讲究效率的国度,人们习惯于开快车。这些年曾有官员提出高速限速,但遭到大多数人反对,德国总理默克尔也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反对高速限速。而且,即便在限速路段,德国人也习惯于顶速开车。德国的国道、省道一般限速100公里/小时,城里道路一般限速50公里/小时,人们都是顶速开,“龟速”或稍慢一点会招致后面司机强烈抗议。

尽管开快车,但德国车祸的发生率并不比高速限速的国家高。如果按照死亡率计算,德国是西方国家中交通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德国道路交通事故共导致3275人死亡。同一年美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6万人,是德国的10倍以上,而美国人口只有德国的4倍。法国人口比德国少近2000万,但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德国要多1000多人。

高速不限速,建造技术过硬是基础。德国是世界上最先建造高速公路的国家,高速公路设计、路基建造与沥青浇筑等都有独到之秘。由于追求不限速,高速的坡度、曲度和转弯半径都有更高要求。德国的高速公路比不少国家的公路都要厚很多,是美国洲际公路平均厚度的两倍。正因为如此,高速行车车胎抓地感很强,不会有颠簸之感,而且路面的排水与渗水功能极强,即便下暴雨也很少看到路面有积水。

能开快车的关键在于人们普遍都守规矩。笔者曾到访绝大部分欧洲国家,体会是德国司机最规矩。高速开车能常态保持200公里/小时的车速,关键是大家按道行车,守规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德国高速一般是三车道,货车、大客车、军车走最右侧第三道,轻易不走中间道和超车道;小客车走中间道,一般保持在时速140公里-200公里之间,只准左侧超车,且不准长时间占超车道(一旦被警察和摄像头记录,会被重罚),小客车时速低于140公里也得走最边道。

不限速也体现了德国人貌似矛盾的性格:一方面是要自由,想开多快就开多快,哪怕是飞机的速度;另一方面是恪守规矩,人们深知只有守规矩车才能快起来。记得一次带国内朋友驱车前往新天鹅堡,路遇几十公里的大堵车,两三个小时之内没发现一辆社会车辆从应急车道抢道前行,让朋友们大为感慨。

交规是死的,人才是决定交通好坏的最大变量,驾车人具有很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矩意识,是让交通秩序好起来的关键因素。在欧洲,与德国相比,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邻国交通法规更严格,但这些国家的人开车远没有德国人规矩。比如,意大利不仅高速限速,而且严格规定白天必须开大灯。然而,但凡到过意大利的人都知道,当地人开车不守规矩名声在外。罗马人开车,遇红灯过线停车是常规,基本上过线三分之二个车身才觉得“不吃亏”。记得一次从罗马开车赴庞贝古城,一路上看到高速变道人们基本不打方向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在法国,摩托车在车缝间“示威式游行”,是让异乡来客印象最深的一幕……

仅仅经过十多年,中国一举跨入汽车社会,以至于不少人还不能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矩意识。与德国相比,中国的交规大同小异,甚至更为严格,但关键是驾车人能否严格遵守。拿欧洲实行的最普遍的“让右原则”来说,其实我国交规中也有同样的规定——在没交通信号的路口,右方道路来车先行。然而,似乎很少有人知道此规定并贯彻,不少人都以为是“直行优先”。再比如“拉链原则”——当遇到堵车或车行极为缓慢时,两股车流在路口合二为一,无论道路宽窄,德国人会遵循一边一辆车交替汇入的原则,如同拉链。我们同样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谁猛谁先行”往往是常态。

总之,开车不是越慢越好,守规矩才是王道。我们一些城市道路之宽阔世上少有匹敌,但放眼望去,总有少数车辆随意乱窜不按车道走,驾车人浑不在意。高速公路上常见大卡车、大客车和“龟速”车辆长期占用超车道,逼得许多车辆只能从右边超车,不仅大面积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而且产生新的安全隐患。笔者常常想,按照现有道路条件,如果大家都像德国司机那样规矩开车、顶速开车,咱们的道路通行能力与通行效率也应当能够大幅提高。(向长河)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