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夸是什么意思(浮而不实是什么意思)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长沙,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坚守初心,爱岗敬业,三尺讲台上,他们用心点燃学生的希望,用爱照亮学生前程。

今年是湖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年,长沙市组织全市教师开展了“身边的好老师”征文活动。经各单位积极组织,精心初选、推荐,市教育局共收到征文作品164篇。经组织专家组评审,遴选了61篇作品报送省教育厅,8个作品获一等奖,10个作品获二等奖,16个作品获三等奖,23个作品获优秀奖,长沙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近日,长沙教育推出“身边的好老师”专栏,展现身边教师的感人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读一读来自长沙县松雅湖小学黄笑教师带来的《以师爱诠释初心,用行动铸造师魂-----记“身边的好老师”胡杰》。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的在泥土里腐烂,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一块铀石,可以平庸无奇地沉睡于乱石,也可以迸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
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混沌一世,也可以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
她,正是后者。从教近20年来,她将闪光的青春芳华无私地播撒在三尺讲台,以一言一行践行着对党的承诺——为党的教育事业砥砺前行。她就是长沙县松雅湖小学师德楷模胡杰老师。


她是心中有爱的“知心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近20年来,胡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爱的真谛,履行着爱的承诺。
胡老师爱孩子----她的爱如父母般关怀着学生。十年前她在长沙县福临镇任教时,班上有一名家境贫困的孩子,因家地处偏远,父母双方残疾,家庭经济无比困难。胡老师走完一次家访以后,望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坚定了要帮助这名孩子的决心。她经常自掏腰包买学习用品、衣服,周末带孩子回自家辅导功课。甚至后来,胡老师调入城区,仍一直资助着她的学费、生活费。三年前,孩子妈妈身患重病,急需一笔数万元的手术经费,又是胡老师慷慨解囊,甚至发动亲戚朋友进行爱心捐助。去年得知孩子到县城学校参加高考,胡老师不辞辛劳,全然不顾自己还饿着肚子,中午一下课就赶紧跑回家用心做了丰盛可口的饭菜送去考点,让这位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体会到了有家人呵护和陪伴的温暖。正因为一直有着这位慈母般老师的关心,这个孩子一直积极乐观,学习勤奋,去年已考入师范大学。胡老师用自己的言行深深影响着这个孩子,让她立志:未来当一个像胡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胡老师爱孩子----她心里装着的都是学生。前两年,她因生二胎休产假,暂离讲台。班上的许多学生经常性地发信息与她聊学习、聊班级趣事、聊烦恼,言语中饱含着对老师的思念,胡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并加以引导。考虑到这批学生进入了六年级,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她毅然地提前结束产假,丢下了还在吃母乳的孩子回到了工作岗位。


胡老师爱孩子----她如“知心姐姐”般关爱着学生。她是一个总能让孩子放心信赖的人,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麻烦首先想到的是她;她是一个总能让孩子倍感温暖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用她温柔的目光关注着每一个孩子;她是一个总能让孩子找着方向的人,她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引导着他们学习怎么做人。她曾经的班上有个孩子因父母不和,经常吵架,所以性格偏激,脾气大。每次一不愉快,就表现得特具攻击性。胡老师从一年级起就想尽办法来引导孩子,从没有半点嫌弃。多少次面对如此“暴躁”的孩子,其他老师束手无策时,她总能耐心劝服;多少次面对其他孩子和家长为此直摇头时,她总是斩钉截铁地坚信孩子会改变;多少次走进该孩子家庭,与其家长耐心、诚心、细心地交流沟通,才终于让家长意识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哪怕是面对这个孩子“狂躁”冲撞,差点导致身怀六甲的她摔倒在地时,她第一时间都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稍有进步的他可能又会自暴自弃,回到原点,许多次与孩子交流时讲到动情处她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胡老师整整六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孩子的各种行为和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不会说“对不起”的他会换位思考了,会开始关心和照顾身边的人,孩子的家庭氛围也改变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小学毕业时,这个孩子特意写了一张贺卡亲自送给胡老师,上面写道:“谢谢您,胡老师。您是我一辈子的恩师,我永远会记得您对我的好!”
爱是阳光,能融化坚冰;爱是雨露,能润泽万物;爱真神奇,能点石成金。心中有爱的胡老师就是一朵最美的花,总是开在安静的地方,默默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她的爱无处不在,用她的磁场力影响着一波又一波的“赏花者”。

她是真诚沟通的“合伙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只愿一生育桃李,不问辛苦为谁忙。胡老师不光是学生的“知心人”,更像是家长的合伙人,基于共同愿景,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她把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建立家校同盟,并鼓励家长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孩子。每周与班级四分之一以上孩子谈心;每月进行主题“家长沙龙”活动;每学期与每个孩子进行面对面交流;每年与孩子和家长一起进行“成长总结会”已成为常态。曾记否,她一手拿着牛奶瓶喂奶,一手还在接听焦急的家长电话;曾记否,她全然不顾自己的孩子还在吊水,马不停蹄地在外寻找与家长赌气的学生;曾记否,每逢周末、节假日,只要家长有难处,她必出手帮助,她的家因此也成了“托儿所”。
班上有一女孩,她妈妈个性有点特别。从一年级起,就不太管教孩子,但一到期末又特别看中孩子的分数。如果孩子没考好,就会打骂,孩子因此时常情绪低落。为此,胡老师多次主动跟家长沟通,可家长非但不领情,还出言不逊。胡老师没有跟家长计较,一如既往地关心、呵护着这个孩子。只要她有一点进步,胡老师都会给予大大的赞扬。就这样,胡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家长逐渐意识到自己教育方法不妥,心中对人不信任的冰块渐渐融化,也开始正视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在毕业时,这位家长还特意写了一段长长的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谢。现在,隔一段时间就会向胡老师汇报自家孩子的近况,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胡老师就是这样用她亲切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感动着家长,影响着家长,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每到节日,她手机里总会收到许多毕业多年的孩子及其家长们发来的感谢和祝福语。胡老师一直收藏着,她说,这些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认可,也是她坚持沟通的最大动力。

她是学生思维的“点灯人”,独辟蹊径、别有洞天。

提起我们学校的“数学大咖”,大家立马就会想到她——全校公认的“胡教授”。并非数学科班出身的她钻研教学、善于启发,自成一体的“灵动课堂”让师生们称赞有加。
“数学是什么?是思维、是生活、是快乐,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这是胡老师眼中的数学。她注重用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提升,让孩子们站在课堂中央,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她设计的数学活动:“PASS数数”、“过山车数数”、“万里长征”万数书写挑战赛、假期数学“作业超市”、“数学日记”、“数学漫画”……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亲近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并用数学去解释生活、指导生活。
在很多年前,胡老师曾因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思维导图。她特别喜欢思维导图的条理性、结构性、发散性,便立即钻研相关书籍,逐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后来,她尝试把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中来,在数学课中她常常引导孩子来“画”数学。如在“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她在黑板中心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写上:6的乘法口诀。再引导孩子展开学习,一句口诀就加上一片花瓣的外形,相关的算式就是大花瓣下的小花瓣。就这样,通过孩子们接力赛似的思考,花瓣多起来了,课堂的知识点完美地呈现了。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举一反三,通过积极思考对花瓣图进行改装,有的把花变成一棵树,总结的知识点就是树上一片片美丽的树叶;有的把花变成一个可爱的机器人,提炼出的重点就是机器人的四肢……师生们沉浸在思维导图的魅力中,乐此不疲。
这样形式的课堂也曾被一些老师和家长提出了质疑:数学课不是“美术”课,这种五颜六色的导图会不会太耽误学生的时间,影响孩子们数学学习的严谨性?胡老师深刻感受到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益处,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她把自己的困惑跟同校的数学组老师们分享、交流。在学校的支持下,她和部分数学老师争取到了一个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汤娜老师带领数学组老师们历经四年时间进行实验、研究,用行动和研究证明了思维导图结合教学的高效性,更大大撬动了数学思维大门。现在学校不但是她们课题组老师用思维导图,其它学科老师也纷纷尝试结合思维导图来教学。我们学校的“思维导图”这朵大花在她的引领,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绽放得无比美丽。


在三尺讲台上,胡老师是学生的点灯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点亮学生智慧的心灯,点起教育的启悟之火,照亮了学生求知的道路。

她是眼中有光的“追梦人”, 不忘初心、默默奉献。

“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梭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却觉得幸福。”这段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胡老师曾以“教育无他,唯念兹在兹”为题,把自己在教育上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在全县青年教师培训上做过一次分享交流。
她在自己的发言稿中写到:“多年来,我就一直特别感恩我的生活。在工作上,因才学有限,没什么作为,但我绝对是秉承着‘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生活上,因家庭具体情况每天算是忙碌不堪,时常小难大磨之事也常光顾着我,扰心着我,但我一直相信:只要心向阳光,心存善爱,心之所定,我就是幸福的。我热爱我的这份职业和我的生活,并为之努力付出。不忘初心,慎终如始。既然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就要常把它放在心上,学会安于相守,不浮夸,不矫情,不抱怨,努力为之,必定就有幸福感所在。‘教育无他,唯念兹在兹’,我是真心喜欢,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始终想着自己的职责,工作中把‘教育’二字放在心中,想着、念着,也一直为之追求、奋进着。”朴实无华的语言,却将她的满腔教育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肃然起敬!


有一种美妙的生物叫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叫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种博大的情怀叫奉献——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胡杰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默默奉献的好老师。她像一首诗,韵味长存;似一幅画,清新高雅;如一棵松,正直伟岸;是一座碑,坚实高大。





总编辑丨亦小秋

校 对丨晓 白

编 辑丨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