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读音)

10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科研攻关的中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技术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完毕,平均亩产达1046.3公斤。袁隆平表示,未来他的团队将向每公顷20吨(折合每亩约1333公斤)的目标努力。

从1976年的亩产231公斤到1998年424公斤,再到如今突破1000公斤,杂交水稻在高产路上凯歌不断。高产背后,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发的不断突破。

水稻高产,种子是关键。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但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曾一度被认为没有这种优势。

1961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的早稻田里发现一株特异稻株“鹤立鸡群”,“十几个八寸长的稻穗向下垂着,挑了一穗来数,籽粒竟有230粒。”第二年,根据这株特异稻株的第二代分离现象,袁隆平推断其为天然杂交水稻稻株,证明水稻具有杂种优势。1966年,《科学通报》上刊登袁隆平撰写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了国家科委有关人员的重视。在政府指导下,由袁隆平、尹华奇和李必湖3人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成立,主攻水稻雄性不育。

经过攻坚克难,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成功,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此即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也是我国的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三系杂交稻是三种具有特殊能力的水稻配合所生产出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水稻是雌雄同花作物,要想让它杂交,就要找到或培育一个雄蕊没有生育能力的母水稻,即雄性不育系(不育系)。第二步,给母水稻找一个特定的“丈夫”,它的核基因型与不育系相同,但细胞质基因正常可育,用它给不育系授粉,生出来也是雄蕊没有生育能力、仍能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母本,如此使雄性不育性不断遗传下去(保持系);在此基础上,再给母本找另一个特定的“丈夫”(恢复系),它一般要比母本高大,也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具有能够恢复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核基因,它与不育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稻正常可育且长得比父母都要健壮,并且高产优质。

这项技术育出的品种具有稳定育性,但育种所需的恢复系、保持系材料难以获得,就好像在成千上万个水稻材料中,只有A和B才适合“结婚”,而B还藏在“茫茫稻海”里,若要相遇,不仅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还需要很多运气。

第二代杂交水稻技术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与“三系法”的“一妻二夫”且为“包办婚姻”不同,“两系法”实行的是“一妻一夫制”:“妻子”对光照和温度敏感,在夏季的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这时,用恢复系和它杂交,生产用于大田里的种子。到了秋季,在短日照、低温下,“妻子”又变成了正常的水稻,自交结实,生产用于下年作为母本的种子。“两系法”配组自由较第一代大大提高,A可以和其他所有水稻“结婚”,选择面大大提高,但非常容易受生长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则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限,两系不育系可能因天气原因导致制种失败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稳定不育的,且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它让杂交水稻实现了真正的“婚姻自由”。

不仅如此,第三代杂交水稻还改掉了喜欢大肥大水,对生态环境和种植技术“挑剔”,导致普通农民“驾驭”不了等“坏毛病”。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干部、第三代杂交水稻清竹村基地项目负责人甘宗恒介绍,清竹村当地的种植环境并不特别,海拔不到百米,他们也没有对田里的水稻过分精耕细作,不管是播种移栽、田间管理还是病虫害防治,使用的技术和投入的精力与普通农民正常种植差别并不大。

“我国目前水稻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普通农民在一般条件下种植一些优秀的第二代杂交水稻品种可以达到600到700公斤的亩产,但在同样种植条件和环境下,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亩产可以达到800公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