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厕(入厕与如厕的区别)

近日,中站融媒陆续接到热心市民来电,反映最近中站区公共厕所上安装的“如厕免费”是不是写错了。

针对“如厕”与“入厕”一词,中站融媒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

“如”,在古语里有“遵从、依照”的意思;而“入”,就是“进入”。如厕,就是解手。但古文中的“如厕”大多是指“到厕所去”的意思,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上厕所,解手。

2010年07月21日中新网有这样一篇报道:

“为解决群众入厕难问题,本市投资800万元新建……”“不收如厕费的新规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许……”上述的语句,我们不时可从媒体上读到。

究竟是“入厕”还是“如厕”?不少人对此争论不休。

“入”,乃是“进入”;“入厕”便是进入厕所,进厕所干什么,当然不言而喻的了。“如,往也。”(见《尔雅》),可见“如”的一种解释是“去,往”。“如厕”,始见于据《左传·成公十年》:“六月丙午,晋侯欲麦,……将食,张(腹胀),如厕,陷而卒。”《史记·鸿门宴》里也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句,指的都是上厕所“方便”。可见“如厕”是一种比较文雅的书面语言,现代人沿用古语,也没有错。

既然“入”和“如”都是进去的意思,“入厕”与“如厕”这两个词就没有什么是非之分。只是“如厕”比较文雅,“入厕”则浅显易懂,更易被人们接受罢了。

针对“如厕”与“入厕”一词,中站融媒也专门采访了中站区环卫处主任仝复宝,仝复宝主任也就此专门做了解释并对热心纠错的市民表示感谢。他说:目前,中站区城区17座公厕全部安装了新的“如厕免费”指示牌,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公厕融入环保、绿色理念,成为中站区街角的一道风景线,让群众的“方便”更“方便”。

中站融媒:许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