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作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环,其责任之重,不言而喻。群众利益无小事,小标的案件涉案金额虽小,却一样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最直接的体验。
申请执行人宗某某和被执行人张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张某某偿还1000元后,不再履行剩余的200元及其他法律义务,无奈,宗某某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标的虽然只有200元及30米电缆线,但执行过程比较复杂。首次执行时张某某只偿还了16米电缆线,双方因剩余14米电缆线产生了纠纷。因为电缆线型号、规格都不清楚无法确定价格,双方对标的物价值产生歧义,争论不休。
执行干警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同时通过网络查询,咨询专业人士,计算出14米电缆线市场价值约为70元左右。但被执行人张某某认为电缆线不值70元,因此拒不履行。为化解矛盾,执行干警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调解,耐心细致地劝导双方当事人,让他们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几番调解后,双方对立的情绪有所缓和。执行干警又释法明理,告知被执行人张某某按照司法鉴定,几千元的鉴定费还需自己承担。最终被执行人愿意偿还剩余案款,双方握手言和,案件执行完毕。
“小标的”的实现,体现着“大民生”的关怀。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小标的额的案件。但对定边法院来说,所有案件都是一样重要。不论标的大小都会运用多种措施,尽心尽力去执行,使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定边法院 霍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