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改善可期什么意思(有望边际改善)

本报记者 姜楠

日前,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联合出品的《中国债券市场(2020)》(以下简称“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报告认为,疫情对经济增长的破坏可能尚未结束。

货币流动性方面,报告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多国央行先后均采取了超大规模货币宽松及财政刺激政策,预计未来全球资本流动性边际收紧,美联储对进一步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保持谨慎态度的条件下,美元下行或正接近尾声。在此背景下,预计未来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从美国流至其他经济体的局势会阶段性放缓甚或发生扭转,届时流动性边际收缩或反向转移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压力。

产业供需方面,报告指出,对原油而言,OPEC减产协议执行力度及未来能否延续仍将对未来国际原油供需平衡及油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石油价格战是否会再次升级、美国页岩油复产速度、中东地区地缘政治风险等也将对原油供给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走向复苏,原油需求端有望边际转好,届时决定原油价格走势的核心因素将会从供给侧逐渐转移到需求侧;对煤炭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煤炭、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陆续出清,优质产能逐渐发力,供给并保障生产生活所需,预计未来煤炭等能源类商品供需关系总体上有望维持长期稳定状态,但外部环境扰动、内部环保限产以及季节性需求等短期扰动因素可能对能源类商品供需平衡状态造成一定影响。

突发性因素方面,报告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经济逆全球化明显加剧,世界政治经济及贸易局势不确定性仍然较高,而大宗商品中具有独特避险价值的黄金等贵金属则可能因全球局势的不稳定性及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保持强势。此外,反常性自然气候现象仍有可能在2021年上演,并对农产品市场供给端产生冲击。

综合来看,报告认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前景尚不明确,“逆全球化”浪潮下世界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不稳定性仍较高,社会总供给有限但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期还难以彻底改变,各主要经济体过渡性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明显减弱,全球经济复苏道路漫长曲折,极易受挫。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需求端或仍将疲弱,但边际改善可期;供给端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影响,成本或有所抬升,加之全球低利率或负利率环境大概率将持续,预计未来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虽有一定下行压力但幅度有限,能源、非能源类商品涨跌分化态势或会延续,价格波动将加剧。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