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几十年来最混乱、最难以预测的宏观经济时代。”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塞思·卡彭特
对塞思·卡彭特的这句话,我深感赞同,人们以前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宏观经济情景——全球经济衰退的浪潮已经出现在了海平面上,而通过膨胀的巨潮还没有退去。
中国的经济现在不能多说。但是,绝大多数国人无论你处在什么行业,对经济的感受都是清晰无误的。市场是向前看的,但是又看不了那么远。目前可以预期到了中国经济会在下半年出现反弹。而在更长期的层面上,目前表现出来的一些因素是市场仍在长期忧虑的关键点。这方面还需要看到明显的改善迹象才行。
中国不能多说,就说下美国吧。
美国现在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是,通胀能控制得住吗?以及,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和财政刺激退潮是否会引发经济衰退?
现在美国的核心通胀是5.6%,这个太高了,美联储需要把他控制到2%以下(至少)。那么就需要大幅度的加息。
美国GDP 在第一季度收缩。罪魁祸首是库存和出口。然而,疲软的出口警告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4 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 42.8 万,延续了一系列非常强劲的就业增长。但就像在欧洲一样,我们还没有看到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而且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拖累可能很明显。此外,抵押贷款利率 12 年来首次超过 5%,加上新房短缺推动价格越来越高, 住房负担能力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当然,美联储已经发出了一系列相当激进的加息信号,随着资产负债表开始收缩,今年联邦基金利率将超过 2.5%。美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尽管目前它看起来还行,但是方向是在走向收缩的。
美国经济在收缩的路上,能走得多远?这是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对美国股市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美国的上市公司而言,经济复苏带来的利润增长面临逆转,不断走高的利率,市场环境也会对股指带来巨大压力。
对于欧洲而言,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已经上升。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急剧飙升相当于对欧洲消费者加税。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前景越来越确定。欧元区今年下半年的增长显然比上半年更糟糕。伴随着这些不利因素,高通胀促使欧洲央行将政策正常化。结束量化宽松并将存款利率提到零在以往不太可能使欧洲陷入衰退,但是目前的时机实在不好。市场是向前看的,欧元区主权债务的抛售很可能只是收紧金融状况的开始。
最关键和最难以预测的,是几大经济体之间的互相影响。
①我们预测中国经济在下半年会有复苏和反弹,但是如果此时遇到美国和欧洲经济开始出现衰退怎么办?这会直接影响中国目前的主要经济驱动因素——出口。房地产能不能复苏还不确定,但是中国肯定是要大搞基建,基建的增长能够对冲欧美放缓带来的出口下降吗?
②现在预期美国通胀可能见顶,因为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很强烈,最近美国的二手车市场暴跌就是一个迹象,但是如果碰到中国下半年大搞基建,又会把原材料价格拉上去,怎么办?
③供应链问题还没有解决,今年的旺季甚至可能会更加严重,波罗的海综合指数连续4周上涨,达到7周以来新高;而主要领涨的海岬型BCI 指数,单周飙涨逾35%。
④俄乌危机还没有解决,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最好的情况是,虽然一切都在边缘,但是幸运的没有过线——中国GDP在第二季度出现温和的环比收缩,但不断加大的财政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消退为随后的反弹留出空间。欧洲对俄罗斯石油的禁运是可控的,俄乌危机得到缓解,通胀真正见顶没有继续受到产业链冲击等事件的冲击,全球经济实现软着陆。
但是正如塞思·卡彭特所说,我们生活在几十年来最混乱、最难以预测的宏观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衰退的因素已摆在桌面上。这些不幸的星星排成一线是有可能的,因此风险会上升,但这不是我所能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