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甲子是多少年(一个甲子是多少年-为什么-)

干支纪年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于纪年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大致有四种。

干支纪年法,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大家所熟知的什么甲子、乙丑、庚子等等,都是这样一对一配对起来的,60年为一个甲子(周期),周而复始,反复循环。所以,在古代能够活一个轮回年,就已经是高寿了,因为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却仍能不逾矩。

可能就会有人说了为什么没有“甲丑”年?

这是因为,阳干要配阳支,阴干要配阴支,阴、阳穿插。比如甲为阳乙为阴、子为阳,丑为阴。从这里也能看出,万物皆有阴阳组成。再配上十二生肖,整套纪年体系就形成了,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等。2022年为壬寅虎年。

比起西方纪年,中华文化真的是深不可测,古代人通过对宇宙(天时)、自然(地利)的“窥探”,总结出了一整套带理论的规律。很多人轻视古人,事实上古人的智慧绝不比现代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远超现代人。比如华佗不伤神经的麻沸散,又比如古代巅峰时期的烧瓷技术。

王公纪年

王公纪年,主要体现在秦朝之前,一般都是以君主上台登记之后的第二年,作为这个君主的“元年”。但凡事也有例外,很多君主上台之后,就改为自己的元年。这主要是看现任君主如何对待前任君主的态度。

不管是第一年还是第二年,都是采用这种王公纪年的方式,比如战国时期,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时间是公元前260年左右,此时正是周赧王下五十五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赵孝成王六年,以及其他诸侯王都有自己的日期。每个诸侯国都采用自己君主纪年的方法,其实非常不方便。也不利于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民间。

在汉朝初年的时候,也是沿袭了这种纪年方法。

诸侯国有自己的君主纪年,这实际上是对皇权的一种变相“挑战”,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皇帝之一,汉武帝是完全不能忍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国的权力,避免再次出现老八时期的“七国之乱”,方便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为了集全国子民为一体,备战匈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开创了年号纪年。

年号纪年

年号纪年其实是王公纪年版的一种“升级”。只不过这种升级不是局限于单一的皇帝称号,而是由皇帝直接来制定。这种称号,一旦遇天降祥瑞、战争军事,以及一些天灾人祸什么的,都会进行变更,这种变更年号的行为称为“改元”。

汉武帝设立年号之后,就被历代王朝一直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一辈子用了十一个(最后一个为后元)年号,后面到了唐朝,唐高宗李治用了十四个年号,而唐高宗的夫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年号竟然高达17个,不得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1912年辛亥革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年号纪年的时代,统一采用民国纪年。民国纪年其实跟上述所说的公元纪年方法差不多,毕竟当时受西方影响较大,也是为了引进西方文明,它是以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民国元年,这一年的干支纪年为壬子年。

准确地来讲,中国最后一个年号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采用的“洪宪”。但是时间较短,在往前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清废帝溥仪的年号“宣统”。伪满洲国时期也有年号“康德”,不过从未被承认。到现在为止,日本仍然采用的是年号纪年的方法,毕竟人家是中国人的后代,受中华文化影响颇深。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也长期存在着年号和干支同时使用的情况,一般是皇帝年号在前,干支纪年在后。总之,干支纪年法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终止”,哪怕是现在,在“农历”中依然会有干支纪年。

公元纪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确定了纪年方式为“公元纪年”。这就为以后中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包括我们所使用的“拼音”,都是为了这方面的原因。

然而由于我国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表面”上我们使用的是公历,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讲,尤其是对于老一辈的人,尤其是农民出身。他们基本上都是以农历为主,公历为辅。

农历又称“夏历”,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同时根据古人对太阳、地球、月球的运行规律为依据,产生二十二节气。节气是用来指导民间农业生产活动,由于我国历代王朝都是重农,作为农业大国,农历就显得十分重要。农历的称号始自1970年之后,之前统称为“夏历”。

在民间农历还有一种俗称叫“阴历”。与之对应的就是阳历,阳历也就是公历(公元纪年),所以老百姓一般称呼农历为阴历,称公历为阳历。

刚刚过去的“阳历年”就是元旦,马上到来的“阴历年”,就是我们中华传统的“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此时不管你离家多远,你的心都是在向往年底的团聚。

从年二十九(三十)除夕开始到元宵节之前,统称为过“大年”,从这个角度来讲,农历才是中国老百姓最认可的,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当然,这些“称谓”对于学习中华语言的老外学来讲的确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