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监控心率叫什么原因(24小时心率监测叫什么)

什么是心电监护仪?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可测得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生理参数,是结合心电监测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对心电异常变化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预警的辅助性诊断设备。

该设备具有心电信息的采集、存储、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并具备精准监测、触屏操控、简单便捷等特点。

而阿呆最近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却发现了这样几种现象:

1

心电监护一直在报警,患者家属听到以后异常紧张,按铃或者跑到护士站:护士啊!我们家心电监护一直在报警!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急匆匆跟着去了一看,血压121/59,安抚了患者及家属,告知没什么问题,宣教了正常值范围,根据患者日常的血压调适了一下监护仪,方缓缓离开。

2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的心率飚到140,心电监护却并没有报警,仔细一看,报警音被关闭,问过上一轮管床的护士,说:患者觉得太吵了,隔壁病床也说影响休息,看着当时患者生命体征挺稳定的,就把声音给关了。

3

患者家属觉得太吵,自己摸索着把监护仪声音关掉了。

4

患者家属看着患者的监护仪可以测血压:嘿,能让我试试不,就一小会,我有点想测一个,又不好意思麻烦护士,万一被拒绝多没面子,自己就把袖带取了下来,嗯,血压果然有点高,又默默给患者绑了回去,回头护士一看监护仪记录,咦,患者平时血压不高怎么那个点忽然高了?连忙问患者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怎么血压那么高,患者忙摆手,啊,这个不是我的血压,是我们家某某的,刚刚他试着测了一下,护士满脑袋问号?下次可不用这么做啦!

咱先抛开最后两点那些熊家属不谈,那些相关的事宜是需要我们给家属进行进一步的宣教的。我们就来从我们自身说起,为什么会出现心电监护频繁报警?或者是心电监护被消音呢?因为临床上有很多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知识了解不充分;没有重视监护仪报警的重要性;或者是心电监护仪误报警。

那么要如何设置心电监护的报警参数呢?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关闭监护仪报警功能呢?

阿呆还是像往常一样,查找了一下咱们微信公众号上的相关资料,发现了“经典小药片”老师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心电监护,这些你可能不懂》。这篇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详细的讲解了关于心电监护报警范围阈值的确定,监护仪报警级别,常见报警原因以及报警设置原则,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报警范围阈值确定

心电监护设置报警范围阈值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医嘱要求、患者的病情及个体的基础生命体征。

王春英、徐军等主编的《实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图解》要求心电监护设置报警范围:心率在自身心率的基础上±30%;血压一般患者在自身基础上±20%,休克患者±10%;血氧饱和度根据慢阻肺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及一般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设置,一般正常值为95%-100%。

顾月群、杨敏、殷雅琴的研究认为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以内患者设置正常范围即可,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如血压高、心率快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或心率增加5%-10%,下限减20%-30%,血压低、心率慢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或心率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血氧饱和度的设置,呼吸衰竭患者设置90%,其他患者一般设置95%以上。

二、监护仪的报警级别

一级报警(红色):如病情变化,须立即处理。

二级报警(黄色):相对可暂缓处理。

技术报警:检查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三、常见的报警原因

血压袖带松解、漏气、管道打折,氧饱和度探头脱落、接触不良,指端血运不良,心电导联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电极片脱落等。

四、报警设置的原则

1 患者的安全。

2 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可以暂时关闭。

4 报警范围的设置不是正常范围,而应该是患者的安全范围。

5 监护室内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要检查一次,确保设置合理。

由此可见,心电监护仪的报警阈值必须要根据医嘱要求、患者的病情及个体的基础生命体征来设置,不可随意设置、更不可关闭。

重点给挑出来了,大家要好好复习呦,如果有更多的兴趣的话,欢迎去原文进一步加深学习呦~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多多关注临床上的细节问题,共同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英,徐军.《实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图解》[M].浙江大学出版社

[2]顾月群,杨敏,殷雅琴.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调查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13(4):326-327.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