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鹏(吴振鹏烈士后代)

交汇点讯 硝烟已散,但砥砺人心的“雨花英烈精神”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6月3日至4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和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指导,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金陵瞭望》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寻英烈足迹、探初心之源——百年传承·百地寻访·百媒联动”雨花英烈全国寻访的第三站活动在四川举行。

活动中,寻访队一行前往四川省知名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都市烈士陵园参观交流,并探望我党青年运动的先锋吴振鹏烈士的女儿王行。

生命传奇,精神永续

“亲爱的孩子,感谢你在我即将离去的时候,勇敢地来到这个不平的世间,用你的美丽,延续父亲执着的灵魂,演绎一段没有结尾的生命传奇。”当88岁高龄的王行奶奶,缓缓诵读父亲为她留下的家书,在场的寻访队员无不为之动容。她生动而真挚的讲述,将大家的思绪带回了那个时局动荡、风雨飘摇的年代。

1933年5月的一个深夜,中共中央巡视员吴振鹏匆匆返回位于上海的住所,殊不知早已被埋伏在那里的特务和巡捕重重包围。一番激烈的枪战过后,他不幸被捕,押解至南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吴振鹏毫不动摇,在一次审讯前,他拖着病重的身体,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写下一封家书:“亲爱的孩子,你好,我在给你写信,是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第二天,这位满腔热血的青年运动先锋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7岁。吴振鹏牺牲后,家人赎回了他的遗体,并在他贴身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了这封沾满鲜血的家书。

王行说,自己是在父亲英勇就义后二十多天出生的,由于从小失去了父亲,她对这封家书格外珍惜,常常取出来仔细端详,反复诵读。然而,这封家书却“命途多舛”——抗日战争期间,家书的原件在重庆大轰炸中被焚毁,表哥王诗维根据原件抄录的手稿也在动乱中遗失了,每每想到这些,她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好在家书的内容她早已烂熟于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她请来乐山三中的语文老师刘有钿先生,根据儿时的回忆,模仿当年父亲的笔迹,用繁体字写下了一封“家书”,珍藏至今。

“从小长辈们就告诫我,不能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带着父亲的浓浓爱意和满满期许,几十年来,王行始终以英烈楷模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她响应国家号召,扎根乐山教书育人三十多年。退休后,又义务到乐山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通过文艺演出等方式,把雨花英烈、红岩烈士的故事讲述给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们听。如今,步履蹒跚的她,依旧精神抖擞地奔走在宣讲一线:“作为烈士后代,我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据不完全统计,她组织、参与红色主题宣讲、演出二百多场,观众累计超过二十万人次。

2019年底,吴振鹏烈士家乡的确切地址,终于在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吴家嘴找到,吴振鹏的家族侄子吴升赋才得以与王行相认。此后,他一直致力于吴振鹏烈士事迹陈列馆的建设工作。据吴升赋介绍,陈列馆的七个展区即将完成施工,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馆。

雨露润泽,滴水成涓

记者了解到,相比之前两站的寻访活动,此次四川之行还有一批新成员的加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雨滴”志愿者。

“小雨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6年,常年积极开展志愿讲解、志愿红色文艺展演、“小雨滴红色课堂”系列社教课程等志愿服务项目,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在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9年,志愿服务队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小雨滴红色课堂”项目在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上荣获优秀项目银奖。

寻访现场,“小雨滴”志愿者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吴振鹏特称团支部团支书欧杨林将写有志愿者们亲切问候的纪念册交到了王行奶奶的手上,并邀请她一同观看精心录制的祝福视频。看着屏幕里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青春面庞,王行感动得热泪盈眶,她也借此机会向同学们表达了殷切的期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希望你们都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拥有大智慧、大情怀、大德和大爱,积累真才实学,立志成才报国,以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恰逢建党百年,在志愿者和寻访队员的邀请下,王行在“致未来”的信纸上写下了此刻的感想和对未来的期待:“肩负重任,面向未来,我们要牢记英烈的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高原。”

在与王行依依惜别时,参与寻访活动的“小雨滴”志愿者领队、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辅导员李歆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和烈士后人面对面沟通,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吴振鹏烈士为革命献身,为理想赴死的崇高理想信念。”她表示,作为曾经的“小雨滴”志愿者,正是这份信仰,让她选择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有机会将信仰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生,让“小雨滴”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据介绍,在英烈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吴振鹏特称团支部的同学们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实践,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立志做好吴振鹏烈士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抚今追昔,缅怀先烈

苍松翠柏守忠魂,先驱英烈铸丰碑。6月4日,“寻英烈足迹、探初心之源———百年传承·百地寻访·百媒联动”雨花英烈全国寻访队,来到了位于成都市三圣乡锦江198绿道旁的成都市烈士陵园。

从陵园大门步入景观大道,两侧松柏葱郁,脚下砖石整齐。在悼念广场中央矗立着高28米的烈士纪念碑,金色的碑身上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庄严肃穆。环顾广场四周,左侧的金石方碑上记载了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时期发生在成都的重要历史事件,而右侧的浮雕纪念墙上,则镌刻着6499位成都烈士的英名。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一场庄重的纪念仪式在悼念广场上拉开了序幕,所有寻访队员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致以深切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

成都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发生地,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红色资源丰厚。成都市烈士纪念馆共分为9个展厅,展出自辛亥革命以来在成都牺牲的或成都籍为新中国的建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英勇就义、舍生取义的烈士史料和感人事迹。在纪念馆内,寻访队员们参观展陈,聆听讲解,抚今追昔,缅怀先烈。

在参观与座谈过程中,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赤峰、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与军休管处处长翟卫丰、成都市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蓉、副主任王玉军等同雨花英烈全国寻访队围绕史料征集、社教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讨交流。他们表示,希望能以此次寻访活动为契机,加强馆际交流,深化馆际合作,让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更加广泛地传播。

(照片由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提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