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备什么意思(备是什么意思)

有一种武器,三国武将都爱用,曹操、刘备、孙权等大佬都说好。

有一种武器,用途多种多用,可以拔出来砍桌子,可以扔老虎,可以扔人,可以当宝剑挥舞。

这种武器,就是手戟。

用手戟砍桌子的,是吕布。

吕布

事情发生在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之后,他派陈登去许都办事。

陈登回来后,吕布的事情没办成,自己却升了官。

吕布暴怒,"拔戟斫几"。

当然,头脑简单的吕布还是被陈登几句话哄好了。

用手戟扔老虎的,是孙权。

孙权

那是关羽围攻襄阳,水淹七军的前一年。孙权在去吴郡的途中,来了打猎的兴致,骑马射虎。

可能射术不好,老虎冲到了孙权的马前,咬伤了他的马。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孙权“投以双戟”,老虎中招退却,随后被孙权的随从活捉。

这只老虎如果争气一点,三国的历史也许会被改写。

用手戟扔人的就多了,按照时间先后,有董卓、孙策、刘备、孙权。

董卓

董卓脾气大,一旦发怒,不考虑后果。收了吕布这个便宜儿子后,有一次被吕布惹怒,“拔手戟掷布”。

吕布可是号称飞将的男人,敏捷度高,轻松避开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吕布虽然委屈,还是当面谢罪,求得了董卓的谅解。他的心里,却从此有了一根刺。

在这种情况下,吕布与董卓侍妾私通也就没有了心理负担(也许对吕布来说,这种事情本来也没什么负担)。这也埋下了吕布杀董卓的种子。

吕布

在罗贯中的笔下,董卓见貂蝉和吕布在凤仪亭卿卿我我,心生怒意,用吕布的方天画戟扔吕布。这其实是小说家的艺术加工。

孙策曾与太史慈单挑,最后孙策拔了太史慈背上的手戟,太史慈夺了孙策的兜鍪。这个故事正史和演义记载得都差不多,说明太史慈也是一个手戟爱好者。

但是,孙策讨伐严白虎时,还有一次当面掷手戟,杀了对方大将,则少有人知。

面对孙策大军,严白虎坚守不出,派其弟严舆去跟孙策谈判。

孙策

严舆号称“能坐跃,劲捷不常”,也就是说弹跳力好。

在谈判时候,孙策先试探性地“引白刃斫席”,严舆却没表现出传说中的弹跳力,只是身体抖动了下。

孙策笑道:听人说你弹跳力好,只是和你开个玩笑,试一下你。

严舆却老老实实回答:

我见刃乃然。

孙策知道了这是只纸老虎,放心地“以手戟投之”,从此鸿门宴上的冤魂,又多了一位。

孙策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其改成了“策飞剑砍之,应手而倒”。过程不一样,结果差不多。

至于刘备用手戟扔人,是在曹操南下荆州的兵荒马乱之时。

逃跑之时,有人说:

赵云已北走。

曹操在北,这个人的意思是赵云投曹操了。

曹操

刘备直接“以手戟擿之”,并且坚定地说:

子龙不弃我走也。

“擿”是扔的意思,能让温文尔雅的刘皇叔作出这种动作,可见这句话多讨人嫌。

赵云也用自己的行为打了进谗言的人的脸:

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

刘备

孙权后来用手戟扔人,其实只能说犯罪未遂:

权大怒,欲便投以戟。

他的手戟并没有扔出去。

除了砍桌子、扔老虎、扔人之外,手戟还有当短武器的用法。

典型是曹操。

曹操

在历史上,曹操没刺杀过董卓,但是曾经偷着进入到十常侍之一的张让家,不知道是不是要刺杀这个奸宦。

不幸的是,曹操的行为被张让发觉。然而曹操也很强横:

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意思是,曹操挥舞手戟,突出重围,从张让家的墙上翻了出去。

不管是行刺还是刺探军情,都不适合背着几米长的大戟,手戟是最好的选择

曹操

然而,在正史中,这么多大佬使用的手戟,在《三国演义》中,却不见记载,多了的,是典韦的手戟:

……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众皆奔走。

这段其实历史上也有原型,连典韦的话也差不多,是吕布与曹操在濮阳大战时候,曹操被吕布军包围时候,典韦和另外数十人为陷阵之士帮助大部队突围的情节。

吕布

但是,《三国志》记载,典韦那时候所持为“长矛撩戟”。撩戟的名称较为少见,有人说是用来投掷。

其有很大可能与手戟不同,因为董卓的“拔手戟掷布”和典韦的“长矛撩戟”,都是陈寿的正文记载,并非裴松之的注,有很大可能是两种东西。

除此之外,《三国志》并没有典韦用手戟的记载,只记载了他用“大双戟”。

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在大众眼中,手戟却变成了典韦的专利。

这只能让人感慨《三国演义》的影响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