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体检套餐应势加入了肿瘤检测项目:肿瘤标志物,很多人拿到自己的健康报告后,也会特别关注这几个指标,如果看到指标后面上升的“小箭头”一定会特别紧张:
(图片来自网络)
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
⊙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随之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用于反映肿瘤的存在或生长情况,目前广泛应用临床,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对于肿瘤的诊断、治疗效果的判定、复发的监测、预后的评估意义重大
目前肿瘤诊断“金标准”仍然是病理学诊断,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取得一部分组织(就是我们对老百姓所说的“肉”)处理后利用显微镜去诊断,而仅有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能确诊为肿瘤,虽然肿瘤标志物没有那么“精准”,但这不代表肿瘤标志物一无是处,常规体检中,不可能为了排除肿瘤人人都去全套大检查:从头到脚的CT或磁共振MR以及胃肠镜等,劳民伤财,代价过大,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但抽血检查却很方便,因此将相对较准确、应用较广的多项肿瘤标志物做血检套餐,尽可能通过血液化验来提供全身多系统中常见的肿瘤“信号”。虽然这种肿瘤标志物检查没有动辄大几千的PET-CT等全面,也没有切下一些组织做病理化验来的精准,但是人家便宜啊!方便啊!不需要割肉啊!当然,土豪请无视,直接上PET-CT等。
体检套餐中常见肿瘤标志物
1 癌胚抗原(CEA)
临床上,经常碰到因为体检发现CEA升高而恐慌来“全面检查”的患者,所以我把它放在首位来阐释。CEA在妊娠期2月起存在胎儿消化系统中,如胃、结肠及胰腺等,出生后其浓度明显下降,在胚胎性肿瘤、胃结肠、肺、乳腺等癌组织中可出现表达。有数据显示, 88-91%胰腺癌、76%肺癌、73%结肠癌以及乳腺癌、卵巢癌均可出现该指标升高,一般>20ng/ml,其他恶性肿瘤亦可见升高:膀胱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一些良性病或约有25-33%的非肿瘤者会出现升高: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部分吸烟的正常人。
2 甲胎蛋白(AFP)
肝癌辅助诊断主要肿瘤标志物,80%原发性肝癌AFP>400ug/L,持续时间>4周,但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中AFP也可升高,但通常不会高于400ug/L。此外,妊娠女性及部分生殖系统疾病患者也可出现AFP升高。
3 糖类抗原125(CA125)
主要用于卵巢癌辅助诊断血清标记物,其他非卵巢位置的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以及一些良性妇科疾病甚至早期妊娠女性均可出现CA125升高。
4 糖类抗原153(CA153)
乳腺癌的主要标记物,部分胰腺癌、肺癌、卵巢癌以及直肠癌、肝癌也可升高,5.5%正常人、一些良性肝病、乳腺病(16%)也有升高。
5 糖类抗原199(CA199)
CA199升高对胰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同样的,也可出现在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以及某些消化道炎症疾病。
6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正常人PSA主要存在于精液中,其浓度(0.5-5.5g/L)约为血清(<0.4ug/L)的100万倍,PSA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最有价值的标志物,每g前列腺癌组织可使血清中PSA升高3ug/L,而每g前列腺组织可使血清中PSA升高0.3ug/L,所以在良性的前列腺疾病中也会升高。
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正常人脑组织中含量最高,其升高多见于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视网膜母细胞瘤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者也可见到升高。
8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升高多见于宫颈鳞癌、肺及头颈部鳞癌。
其他
糖类抗原CA50、CA724、C242等,多用于胃癌、结直肠等消化系统肿瘤辅助诊断,部分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也可见升高。
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恶性肿瘤、部分良性疾病甚至正常人群中都可能出现升高,同时,有些肿瘤患者的相关肿瘤标志物反而没有升高,甚至因检测仪器或者检测试剂不同,也会结果不一致情况,其中影响肿瘤指标结果因素较多,单次单个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诊断意义不大。
所以,当您拿到体检报告时,发现“上升小箭头”,先不要着急:
首 先
看看自己是否属于某些特定人群:长期吸烟、慢性肝炎、妊娠期或近期感染某些部位比如胃肠道、妇科等炎症。
其 次
要看是否仅有一项不正常,同时这个不正常的数值高出正常标准多少,比如癌胚抗原CEA正常为0-5ng/mL,报告上显示数值为5.1或5.2,轻度升高(目前资料提示<5.9可认定为轻度升高),机器一定会为它标上“小箭头”,如果您没什么不舒服,那么它实际意义不大的可能性很大,可以1-3月后同家医院复查,动态观察变化。
最 后
如果多项肿瘤标志物不正常或是您还是不放心或是复查发现指标仍有升高,就诊正规医院,专业医生会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决定是否继续完善影像学(CT或者核磁共振MR)、胃肠镜等检查帮助判断。
癌症被称为“众病之王”,大家仍是“谈癌色变”,所以,癌症筛查、早期发现无疑是诱人的朝阳行业,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一滴血检测恶性肿瘤”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纯属标题党,事实的真相是,所谓“血液活检”目前尚属科研阶段,没有可信服的数据证明这些前沿是可以用做正常人群体检的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有义务带您了解目前医学发展局限性,不要随便跳“高科技”的坑。
总结
◆ 只有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确诊为肿瘤,只是提醒作用;
◆ 体检中发现指标升高,不要过于恐慌,正确面对,就诊正规医院协助判断;
◆ 抽血采用“DNA检测”等各种“高科技名词”的体检肿瘤的坑,不要随便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