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袂成云(联袂成云的读音)

金秋9月,2018年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拉开帷幕。敦煌城宾客满座,联袂成云。莫高窟下,迎来一个特殊的客人,贵州茅台集团。

对茅台人而言,来敦煌不是做客,而是回家。因“飞天”商标之故,敦煌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茅台的精神故乡。

自1958年茅台“飞天”商标注册至今,时光已逾60载。文化茅台首次回“家”,既是寻根,亦是溯源。

横跨2500公里的遇见

刘随红正为上大学的路费发愁,老师兴冲冲走进来说,有一家叫做茅台的企业,可以为她提供奖学金,帮助她走进校园。

刘随红家境贫寒,茅台的襄助,对于她来说,如雪中送炭。她从甘肃的家里出发,雄浑苍凉的边塞风光变成江南景色,在上海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街边一间商店里,她见到了茅台酒,酒瓶上是她无比熟悉的飞天图案——来自家乡敦煌的莫高窟。

刘随红坐在教室里刻苦学习之时,2018年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茅台以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亮相。

敦煌成为茅台的精神故乡,已有60年。1958年,茅台面对一个难题:出口海外市场,需要有国际化元素的商标。来自敦煌壁画的“飞天”形象,刹那间点燃了火花。当年8月,茅台酒出口商标“飞天”牌在上海办理注册。从此飞天和茅台变成浑然一体的词组。转眼60年,可能没有多少人想到,相距2500公里的两种古老文化载体,一旦结合,竟演绎出一段中国名酒走天下的佳话。

“敦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见证。”茅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指出,不管是商业贸易,还是生产经营,经济社会的繁荣,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影响,更离不开包容亲和的人文氛围和渠道。

相隔2500公里的融合

茅台北面300多公里处,重庆驶出的中欧班列,截止到9月10日,已经开行738列30265车,成为古丝绸之路上流动不息的现代风景。

历史早已给出明证,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影响着全球大格局的走向。镶嵌了敦煌这颗明珠的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正是东西文明往来的战略通道。

而茅台酒和丝绸、瓷器一样,是承载了民族精魂的文明使者。因为这份传播东方文明的切切心愿,让敦煌与茅台走到了一起。

敦煌赠予茅台的,何止是飞天的翩翩舞姿。玉门和阳关两座千年城隘,见证了从张骞到玄奘再到无数先人的文明探寻之旅;小麦传入,改变了白酒酿制工艺;盛唐之年的频密往来,更是丰富了中国酒文化……

从河西走廊蜿蜒而来的小麦,落地赤水河谷,在独特的土壤和气候中,在茅台踩曲姑娘的翩跹跃动中,变成饱含生机的金黄曲饼。

用曲酿酒,实际上是让谷物糖化,再将糖化后获得的葡萄糖“酒精发酵”,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是两个交替进行的过程,被称为“复式发酵法”,是中国的独创。

而以人力踩曲,获得曲药的最优密度,以及复杂的时间管理和环境控制,则是茅台坚守的古老传统。

小麦这种古老的作物,在欧洲变成啤酒,在中亚变成面食,在茅台变成经年厚酿。由西而东,小麦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小麦只是中西文化交流宏大叙事的一角。《太平寰宇记》中有写到,西域“蒲萄酒”唐贞观年间传入。恰巧的是,播州同样始置于贞观之时。李白在《对酒》诗中写:“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这位性情飘逸的大诗人在夜郎故地也曾留下许多足迹。中西文明传播,究竟是如何互相渗透影响,今天已经难寻踪迹,但懂酒之人会发现,品赏红酒与品赏茅台酒的方法多有异曲同工之处;茅台酒也和红酒一样,要经过数年陈酿,令香气更加饱满,酒质更为醇厚。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白酒独特工艺,仿佛是中西酿酒文明的混合体。而在茅台国酒博物馆内,关于酒的时光和句子,被一一镌刻,令茅台文化因之而绵长。

相距2500公里的感念

相隔千山万水,敦煌与茅台因为飞天而一往情深。

多年来,茅台一直以感恩之心遥望敦煌。不仅因为这是飞天故里,更因为这里对文化的守望,对人文的敬重,令视工匠、传统与文化为生命的茅台,心怀向往。此番支持文博会,是为人文交流担责,更是一段新的文化寻根。

“我们高度重视敦煌文博会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影响力。作为国家级、国际性文化战略平台,敦煌文博会对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古老的“黄金路口”,在今天焕发了新的活力,”李保芳说。

不止在敦煌。沿丝绸之路,茅台的足迹越发深远。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茅台展示动人魅力的闪亮舞台。旧金山世纪回访、香遇非洲、香誉澳洲……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令飞天茅台身姿越发曼妙。

传说中飞天是可以翱翔四海、浑身散发迷人香气的精灵。或许不是茅台选择了飞天,而是飞天选择了茅台,从敦煌的古老石窟中轻灵跃下,随茅台酒香翩翩四海,而人们每次品饮茅台,总有种神奇的感觉,从胸中升腾而起,让人有去往世界尽头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