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破倒是什么意思(倒败的意思)

作者:祁金利,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

小时候在农村,每到秋收后,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放鹰人,他们身上斜挎着一个大布袋,肩上架着一只鹰,样子非常神气。熬鹰通常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据说这样鹰才能被驯服。熬鹰人为此付出了很多辛劳,就等着这秋收后大捞一把,身上背的大布袋就是用来装被鹰抓住的兔子的。

熬鹰人的收获通常是很令人羡慕的,特别是在那个物质比较短缺的年代。但凡事总有意外,我也不止一次听到乡亲们说“兔子蹬鹰”的故事。

秋收后的兔子,由于失去了青纱帐的保护,在田野里一奔跑,就很容易被老鹰发现。正应了那句古诗说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老鹰就像战斗机一般在空中盘旋,计算好距离和角度,然后俯冲下来发动攻击。当然绝大多数兔子都毫无悬念地被老鹰捕获。但也有个别兔子一看来不及跑了,干脆就地翻身躺倒,肚皮朝天,一动不动。就在老鹰伸出利爪要抓到兔子肚皮的一瞬间,兔子两只强有力的后腿向上向前奋力凌空一蹬,使出了兔子蹬鹰的绝杀技,如果正好能蹬在鹰的胸腹部,这鹰会一下子被蹬个半死。即使蹬在翅膀上,也通常会一个趔趄在地上挣扎。利用这空档,兔子就能迅速溜之大吉了。

兔子的这种本领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本能。但如果我们考虑老鹰是强者,而兔子是弱者,就弱者对付强敌的规律来说,这兔子蹬鹰的绝处逢生之技,还真有几分辩证法的味道。

令人赞叹的是,一些兔子在面对强敌时没有被吓傻,而是依然还保持着一种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的劲头。这劲头就是一种血性。

实际上不要说弱者,就是强者,如果在对手面前首先被吓趴下了,那么无论他有多么高超的本领,也是发挥不出来的。兔子蹬鹰是弱者处在绝境条件下的反击之道。对于弱者来说,同强者的对决常常是在绝境。强大的敌人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欺负弱者,就是因为它处于强大的时期。而且往往弱者越是示弱,越是容易招致强敌打击,因为强敌不会等着你强大了再收拾你。

其次,应当辩证地看待强弱。常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强敌,整体是强的,但也不是每个方面都强。弱者,整体是弱的,但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弱。因此对于强弱要有个分析,不能从整体上做机械比较就得出胜负的结论。

我们看看孙刘对曹操的赤壁之战。当时曹操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于是张昭张子布等人都被吓破了胆,主张投降曹操。倒是周瑜、鲁肃、诸葛亮这些人做了具体的分析,听起来八十万大军,实际上来自北方的不过十五六万,而且这些人并不习惯于乘船水战,且到了江南又水土不服,受到瘟疫的威胁。另外,从刘琮处新招降了七八万人,但这七八万人还没有和曹操的军队融合成一条心,所以这二十多万人都是乌合之众。这样一分析,曹军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特别要说明的是,运动是强弱转换的一个关键,因为强弱会在运动中发生变化。如果兔子还是采取常规的办法奔跑逃命,或者趴在那里不动,那依然改变不了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通过翻身的运动,把用来奔跑的后腿化作了可以进攻的强有力武器,于是局势就发生了变化。

比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如果单看双方武器装备的水平,那这仗同样也是没法打的。但是考虑到朝鲜是多山的地形,不适合机械化大部队的展开,于是美军机械化的优势就大打折扣。同时敌人不擅长夜战近战,而我军擅长夜战近战,于是在夜幕下,敌人的优势又进一步削减。如果我们采取了坑道作战这样的方式,能够抗击敌人强大的火力,也就瓦解掉了敌人火力的部分优势。同样的敌人的兵力也会是分散的。通过我们周密的谋划,有可能在运动中造成敌人兵力的分散。在局部战场上,我军完全有可能造成绝对兵力的优势。事实证明恰恰是这样。

高明的军事家或指挥员,会千方百计通过运动的办法,让敌人的长处转化为短处,而用我方的长处克制敌人的短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比比皆是。如敌人占据了坚固的城市,我们就想办法调虎离山诱敌出城。敌人紧密地抱团在一起,让我们无处下手,我们就采取运动的办法,采取围城打援、围城打点、诱敌孤军深入的办法,千方百计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消解优势。

武术中非常讲究步法,有些老拳师往往不把步法教给徒弟,其实就是因为步法就是一种运动,就是一种调动对手的办法,通过运动化解敌人的强势攻击和优势,在运动中寻找敌人的软肋。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来源: 前线客户端